反诈战线上的 “行家里手” |
翔安公安分局马巷派出所社区民警付向华创新社区警务模式,助力平安社区建设 |
| ||
|
晨报记者 张雅雯 通讯员 于鲁川
付向华,1980年9月出生,江西高安人,2018年转业进入公安队伍,现任翔安公安分局马巷派出所社区民警,多次获得嘉奖,先后被评为“反诈能手”“优秀公务员”。
逢人便笑脸相迎,对本职工作如数家珍……这是记者对付向华的第一印象。
付向华是马巷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负责火炬(翔安)产业园、翔安数字经济产业园片区。成为民警前,他曾是一名军人。自2020年接手社区警务工作以来,他探索社区警务工作新形式、好做法,不断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手段,进一步提升社区治安治理和服务能力水平。“反诈能手”“敢想敢干、有勇有谋”……这些都是群众及同事对他的评价。
创新举措 构筑反诈安全防线
付向华所在辖区有1600余家企业,从业人员17万余人,人流量大、外来人口多,治安要素较为复杂,是网络诈骗案件的高发区。刚担任社区民警时,一向善于思考总结的付向华,便广泛征集“金点子”,以便有效地开展工作。他运用科技手段赋能反诈工作,依托辖区科技企业开发“园区智慧反诈平台”,将相关反诈骗视频及理论知识嵌入平台,要求企业组织入职员工观看、学习和考试。
反诈工作,宣传是基础,防范是关键。除日常的宣讲外,付向华还积极创新反诈宣传方式,结合辖区当前诈骗的高发类型、主要手法及防范措施,亲自出镜拍摄反诈骗宣传小视频,并将其发布在“园区智慧反诈平台”,令宣传更接地气,更为群众所接受。
“短视频宣传效果显著。”付向华告诉记者,2023年9月,马巷派出所接到一条紧急反诈预警劝阻指令,某企业的一名职工疑似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接报后,付向华火速赶到现场,该职工说,她经常在智慧反诈平台及园区内看见普法短视频,知晓这是诈骗就没有转账。
此外,付向华制定奖惩机制,不仅对反诈骗工作开展有力、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同时对不够重视、工作不够有力的企业,依据《企业事业单位内部安全保卫条例》相关条款依法进行相应处罚。据介绍,2023年,辖区内先后有7家企业被依法进行了相应的警告处罚。值得一提的是,“对企业依法进行相应处罚”这一做法属全国首创。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付向华的努力,2023年其负责的园区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同比下降40.5%。
组建队伍 助力纠纷高效化解
火炬(翔安)产业园、翔安数字经济产业园警情约占马巷派出所警情的一半,其中又以矛盾纠纷警情占比较大。如何实现警情“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和“化解在一线,矛盾不出厂”?付向华有妙招。他在园区内的3家千人企业里组建“心防小队”,形成派出所“派单”、付向华“接单”、群众“消单”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2022年1月,火炬(翔安)产业园内一家企业报警称,公司门口有人闹事。接到报警后,付向华第一时间前往,并联系“心防小队”一同抵达现场。“心防小队成员涵盖多个部门,由企业内的人事、安保等骨干人员组成,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当日,在付向华及“心防小队”成员的共同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
这是公安力量与社会力量“共建共治”建设的一个缩影。“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付向华认为,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警民同向而行,能发挥更大的力量。
2023年4月,辖区内一男子有轻生意向。接警后,付向华迅速前往当事人所在位置。经了解,该男子是园区某企业的一名职工,因亲人连续离世,遂产生了轻生的想法。“这种时候,熟人开导更有效果。”于是,付向华立即联系心防小队成员对男子进行安抚,并安排心防小队成员护送男子回家。
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据介绍,自心防小队成立以来,企业矛盾纠纷调解能力明显提高,相关警情下降了52%。
“泡”在园区 倾听民意解民忧
“平日里我都会进企业走访,努力打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谈起如何开展社区工作,付向华表示,就是要多走访,从而增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要“治安+服务”,一个都不能丢,既要保证园区的平安和谐,又要听得到居民的心声,为他们做好服务。
多年以来,付向华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坚持常态化沉在社区,时常进园区、入企业走访宣传,全面搜集掌握辖区动态,做到“人熟、地熟、情况熟”,真正练就“走得进群众家门、坐得下群众板凳、拉得起群众家常、帮得上群众求助”的基本功。
“泡”在园区的日子里,付向华和辖区群众早已“配合默契”。他是大家身边的“定海神针”,大家有事都找他,都愿意相信他。
2023年9月,付向华接到多位居民报警称,翔安大道进岛方向亭洋路段疑似有老人、小孩迷路。付向华随即沿着路段寻找。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查找,他在翔安大道主道旁绿化带边找到了迷路的老人和小孩,并将他们安全送回家。
在为群众办好一桩桩、一件件小事后,付向华与群众“越走越近”,不仅为“进百家门、建百家群、知百家情、办百家事”夯实工作基础,同时为“两队一室”警务运行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023年7月,付向华在企业开展宣传“一标三实”活动时,接到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指令,一网上在逃人员在某企业内有活动轨迹。付向华马上前往该企业,确认此人系网上在逃人员。“因企业工作人员都认识我,所以我开展工作很顺利。”付向华告诉记者,从接到指令到抓获在逃人员,他仅用了五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