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为漆线雕技艺的传承发展提出建议: |
在转型创新中“重生” |
| ||
| ||
| ||
| ||
| ||
| ||
|
漆线雕独特的技艺,蕴含着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是厦门这座城市的财富。不过,在历史发展中,漆线雕也遭遇了市场困境、传承人陆续减少的情况,如何创新发展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
近日,记者采访了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贡献”荣誉获得者庄南燕,厦门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蔡氏漆线雕技艺传习所副所长黄曾恒,厦门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蔡氏漆线雕技艺传习所理事长张学平等专家,为您全面呈现漆线雕技艺的特色和工艺,并为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提出建议。
●晨报记者 叶子申 刘清华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陈心晖
●实习生 朱子豪
传统基础上“脱胎换骨”
记者:提起漆线雕,目前在厦门可谓无人不知。您怎么看待这门工艺?
庄南燕:毫无疑问,漆线雕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其可以考证的历史,也已经有300多年。但这又是一门全新的手工艺,它在传统的基础上“脱胎换骨”,焕然一新。这门手工艺原来是用彩绘、金箔和一种很特别的叫作漆线的装饰艺术来制作神佛雕像,一般就叫作“漆线妆佛”。历经300年发展,形成了一套完全属于它自身的表现手法。
黄曾恒:从名字上看,“漆线雕”至少传达了两个信息:一个是以漆线来为雕塑作品做装饰,是漆线加雕塑的意思;另一个信息则更重要,它指的是漆线工艺本身具备的艺术特征,它的效果如错彩镂金,它能在各种质地的表面上做成一片锦绣,细密繁复,看似云霞雕色,所以就叫“漆线雕”。
工艺发展前景广阔
记者:请谈谈漆线雕在闽南、厦门的发展情况。
庄南燕:漆线雕的故乡就在闽南。主要是厦门、泉州一带沿海地区。现在世界各地发现的漆线雕佛像,也都是随着闽南地区下洋的华侨的足迹传播的。
黄曾恒:到清朝中期,闽南漆线雕的生产就集中在同安马巷镇了,大小作坊不计其数。其中重要的是蔡氏的“西竺轩”,到如今已经传了十几代了。此外还有“小西天”“化西天”等许多作坊名号。而蔡氏的“西竺轩”除了老铺之外,又有“华记”“美记”分出,后来搬迁到厦门城内,设立新厂。几十年来,蔡氏漆线雕工艺和厦门这座城市一起成长,具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产品制作相当复杂
记者:请介绍一下漆线雕的制作工艺。
黄曾恒:漆线雕为纯手工制作,相当繁复,工序上由原来简单的条、雕、刻发展到条、盘、缠、堆、雕、镂等10种纯手工工艺流程,一件产品需耗时几个月甚至数载的专业制作时间。传统的漆线雕制作包括雕塑、粉底、漆线装饰、妆金填彩等4个方面。就作品的创作设计而言,雕塑是首要的;就艺术的特殊美感而言,漆线装饰的技艺才是关键。漆线雕用陈年砖粉和大漆、熟桐油等原料调和,经反复舂打成为柔软而又富于韧性的泥团,俗称“漆线土”,再由手工搓成“漆线”,然后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用“漆线”盘、结、绕、堆,雕出各种精致而浮凸的纹样、图形,其独特的技艺为厦门独有,是福建省厦门市传统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张学平:以下是制作漆线雕的几道主要工序:
1.备料:漆线雕的材料采用桐油、天然大漆和砖粉等多种材料混合而成。砖粉经与天然漆、桐油等材料混合后,经过几个小时的捶打,就形成像面团一样软硬适中,可搓、可塑的漆线团料。
2.搓线:为了表现各种图纹、形状,用特别的搓板,由手工搓成各种粗细不同的柔软而有弹性的漆线。
3.盘绕:最好用盘绕图案,以粗细不同的线紧密地制作出层次丰富而繁复的纹样,并且重重叠叠。在光照下极为立体,以线条极尽精微地表现出卷云、柔水、繁花、缠草。
4.装金填彩:将24K金箔贴在已完成的漆线纹样上。需要的话,用颜料进行填彩,使漆线雕颜色更加丰富。
经过这4道程序,一件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漆线雕作品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漆线雕工艺关注线条的审美特质,形态丰富多变,在创作中随心所欲而达到极高境界,中国工艺美术中的线条美在这里得到升华。漆线雕以线条盘结,而以浮雕形式展现,精细之处毫厘不爽,所有细节都非常严谨。可以说,手工是漆线雕的灵魂。
出现技术人员断层
记者:在新一代的传承方面,漆线雕行业遇到哪些困境?
张学平:目前,漆线雕的从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岛内、海沧、同安等地,共百来人。这个数据正在逐渐递减。另外,老一辈艺人正在老去,愿意沉浸于此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漆线雕技艺已经开始出现技术人员断层的危机。
黄曾恒: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希望政府可以出资,将漆线雕的传习场所打造成“未来大师”的孵化地,挑选具有一定潜力、热衷于漆线雕创作的青年人才进行着力培养。同时,按照“一人一策”,出台完善的扶持体系,从多方面保障青年传承人的福利,让他们免去生存的后顾之忧,全身心创作漆线雕。
着力迎合市场需求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市场上开始出现一些漆线雕创新产品,这应该也是从业者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进行的转型之举?
张学平:从2023年开始,蔡氏漆线雕尝鲜元宇宙,将漆线雕产品开发成数字藏品进行销售,取得较好反响。我们至今推出了3批数字藏品,比较出名的是根据漆线雕《神武大元帅》《远古的呼唤》《郑成功》等开发的数字藏品,第一次上线就被“秒杀”,很受欢迎。
同时,我们还推出“十二生肖”漆线雕作品,这个作品通过3D建模技术,设计并制作出漆线雕胚底,再通过传统的盘线、上色等工艺创作成型,实现了新兴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2022年,我们还和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合作,将漆线雕名作《陈元光圣王像》中的一顶唐官帽,与王者水晶底座结合,设计出“筑梦之冠”,受到业界关注。
记者:未来,在持续宣传和推广漆线雕方面,有哪些建议?
张学平:建议在一些大型的公共场所、大型会议场所、机场、车站、酒店等众多室内空间,挂摆放置具有代表意义的大型漆线雕作品,让厦门市民、来厦游客等能直观地了解厦门民间技艺,进一步关注漆线雕的发展。同时要和文旅市场深度融合,引进专业院校人才或与专业院校人才团队开展合作,设计出更符合时代符合市场需求的漆线雕作品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