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上火”,如何“去火”? |
2024年02月21日·海西晨报·
第A06版
·
城市读本
晨报讯(记者 曾昊然)春节少不了大鱼大肉,再加上嗑瓜子、撸串、熬夜,一不小心就“上火”了,不是口腔溃疡就是嗓子痛,怎么办?
厦门市中医院中医特色诊疗部主治医师谢怡琳介绍,“上火”并不是单指某个疾病或者某个症状,而是多种症状的俗称。中医认为,所谓“火”是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上火”是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所致,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因此也称内热。
谢怡琳提醒,出现“上火”症状,可多吃清火食物。“实火”可多吃有清热泻火作用的食物,如白萝卜、冬瓜、油菜、菠菜、苋菜、槐花等。“虚火”多吃具有滋阴清热作用的食材,如枸杞、百合、银耳、莲藕、鸭肉、桑椹子、鳖甲、燕窝等。同时,要少吃椒盐、麻辣、油腻等重口味食物。不要吃太多瓜子、坚果,水果糖分多,不宜多吃。不要熬夜,要保持心情舒畅,适当运动,不吸烟,尽量不喝酒。若调整情绪、饮食和生活习惯后仍不能缓解,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