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贴近群众 金融宣教有声有色 |
厦门农行金融消保驿站共建数量达17家,位居全市金融机构前列 |
|
2024年03月15日·海西晨报·
第T04版
·
特别报道
 |
厦门农行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 |
|
 |
面对面宣讲,让金融知识入脑入心。 |
|
晨报记者 王温萍 通讯员 钟宇翔
您注意到身边的金融消保驿站了吗?自去年3月起,厦门首批落地的59个金融消保驿站覆盖岛内外,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记者了解到,2023年,厦门农行与社区、街道、学校、派出所等共建14家金融消保驿站,累计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宣传活动67场次。2024年“3·15”期间,厦门农行新增共建3家金融消保驿站,以17家驿站的共建数量位居全市金融机构前列。
17家金融消保驿站深入群众
今年3月13日,厦门农行高殿支行携手高殿社区居委会开展金融消保驿站揭牌暨党建共建签约仪式。便民服务站大厅内,宣传标语醒目生动,金融知识手册内容丰富实用,金融消保宣传教育氛围浓厚。工作人员通过金融知识讲堂、有奖知识问答等形式,向社区居民科普金融消费者八大权益、“三适当”等,并就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进一步提升了金融知识宣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深化金融消保宣教与社区共建。
近年来,厦门将“近邻”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内核,用“大党建”激活“微治理”。而金融消保驿站是厦门银行业保险业贴近社区居民、推进金融教育宣传工作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的具体举措。
厦门农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依托金融消保驿站,延伸服务触角,持续增强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打通金融教育宣传工作“最后一公里”。记者了解到,今年“3·15”期间,除高殿社区金融消保驿站外,厦门农行还和湖里区湖边社区、翔安区金山小学新增共建两家金融消保驿站,由此驿站总数达17家,在全市金融机构中保持领先。
开展多层次多元化宣传活动
根据不同共建单位特点,厦门农行详细制订金融消保驿站年度宣传计划,打造大众化、阵地化、常态化宣传品牌,推动消保驿站发挥实效;深入社区,聚焦“一老一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元化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厦门农行集美支行走进灌口坑内村金融消保驿站,以“普通话+闽南话”宣讲的方式,将防范养老诈骗的要点、假币鉴别技巧等更清晰地传递给村民。这样深入人心的方式充分调动了村民学习的积极性,拉近了农行宣讲员与村民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村民的防范意识。
如何增进老年人福祉、解决老百姓养老领域急难愁盼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厦门农行主动作为,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以暖心服务守护“银发族”幸福。记者了解到,厦门农行松柏支行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参与共建单位莲岳社区举办的“红莲近邻一家亲”结对助老志愿服务,以“N+1”结对认领方式,为高龄独居空巢、行动不便等特殊长者提供帮扶。
厦门农行湖里支行依托马垅金融消保驿站,举办“小小银行家”活动,围绕“了解人民币,爱护人民币”的主题,展开了一堂生动的金融小课堂。厦门农行工作人员结合新版人民币公众防伪特征,通过实物对照、现场互动等,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人民币;同时,结合当前反诈热点,向孩子们讲解了常见的诈骗犯罪手法,增强青少年防范诈骗的意识,进一步扩大了反假反诈知识宣传的覆盖面。“孩子通过情景扮演的方式收获了金融知识,有趣又有意义。”现场一名家长告诉记者。
金融
小课堂
强化“三适当”
守护消费安全
什么是“三适当”原则?“三适当”原则就是把“合适”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合适”的渠道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简单地说,就是要确保产品、服务与消费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强化“三适当”原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是为了守护消费者的安全。
风险测评是落实“三适当”原则的重要手段。通过风险测评,消费者可以了解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偏好和合适的产品,避免盲目跟风、冲动投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厦门农行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进行风险测评时要保持审慎态度。要如实填写风险测评问卷,不要为了获取更高收益而故意隐瞒或夸大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要认真阅读测评结果,避免投资超出承受能力的产品。
贴近群众 金融宣教有声有色
厦门农行金融消保驿站共建数量达17家,位居全市金融机构前列
 |
厦门农行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 |
|
 |
面对面宣讲,让金融知识入脑入心。 |
|
晨报记者 王温萍 通讯员 钟宇翔
您注意到身边的金融消保驿站了吗?自去年3月起,厦门首批落地的59个金融消保驿站覆盖岛内外,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记者了解到,2023年,厦门农行与社区、街道、学校、派出所等共建14家金融消保驿站,累计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宣传活动67场次。2024年“3·15”期间,厦门农行新增共建3家金融消保驿站,以17家驿站的共建数量位居全市金融机构前列。
17家金融消保驿站深入群众
今年3月13日,厦门农行高殿支行携手高殿社区居委会开展金融消保驿站揭牌暨党建共建签约仪式。便民服务站大厅内,宣传标语醒目生动,金融知识手册内容丰富实用,金融消保宣传教育氛围浓厚。工作人员通过金融知识讲堂、有奖知识问答等形式,向社区居民科普金融消费者八大权益、“三适当”等,并就居民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进一步提升了金融知识宣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深化金融消保宣教与社区共建。
近年来,厦门将“近邻”作为城市基层党建的内核,用“大党建”激活“微治理”。而金融消保驿站是厦门银行业保险业贴近社区居民、推进金融教育宣传工作与基层治理同频共振的具体举措。
厦门农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依托金融消保驿站,延伸服务触角,持续增强金融知识普及力度,打通金融教育宣传工作“最后一公里”。记者了解到,今年“3·15”期间,除高殿社区金融消保驿站外,厦门农行还和湖里区湖边社区、翔安区金山小学新增共建两家金融消保驿站,由此驿站总数达17家,在全市金融机构中保持领先。
开展多层次多元化宣传活动
根据不同共建单位特点,厦门农行详细制订金融消保驿站年度宣传计划,打造大众化、阵地化、常态化宣传品牌,推动消保驿站发挥实效;深入社区,聚焦“一老一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元化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厦门农行集美支行走进灌口坑内村金融消保驿站,以“普通话+闽南话”宣讲的方式,将防范养老诈骗的要点、假币鉴别技巧等更清晰地传递给村民。这样深入人心的方式充分调动了村民学习的积极性,拉近了农行宣讲员与村民之间的距离,增强了村民的防范意识。
如何增进老年人福祉、解决老百姓养老领域急难愁盼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厦门农行主动作为,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以暖心服务守护“银发族”幸福。记者了解到,厦门农行松柏支行投身社区志愿服务,参与共建单位莲岳社区举办的“红莲近邻一家亲”结对助老志愿服务,以“N+1”结对认领方式,为高龄独居空巢、行动不便等特殊长者提供帮扶。
厦门农行湖里支行依托马垅金融消保驿站,举办“小小银行家”活动,围绕“了解人民币,爱护人民币”的主题,展开了一堂生动的金融小课堂。厦门农行工作人员结合新版人民币公众防伪特征,通过实物对照、现场互动等,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人民币;同时,结合当前反诈热点,向孩子们讲解了常见的诈骗犯罪手法,增强青少年防范诈骗的意识,进一步扩大了反假反诈知识宣传的覆盖面。“孩子通过情景扮演的方式收获了金融知识,有趣又有意义。”现场一名家长告诉记者。
金融
小课堂
强化“三适当”
守护消费安全
什么是“三适当”原则?“三适当”原则就是把“合适”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合适”的渠道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简单地说,就是要确保产品、服务与消费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
强化“三适当”原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是为了守护消费者的安全。
风险测评是落实“三适当”原则的重要手段。通过风险测评,消费者可以了解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偏好和合适的产品,避免盲目跟风、冲动投资,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厦门农行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进行风险测评时要保持审慎态度。要如实填写风险测评问卷,不要为了获取更高收益而故意隐瞒或夸大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要认真阅读测评结果,避免投资超出承受能力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