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入展名单公示 |
厦门8位书法家9件作品拟入展 |
|
|
2024年04月08日·海西晨报·
第A07版
·
两岸文创
 |
郑登南刻字作品《金山松石》 |
|
 |
朱国振《“莫对从来”联》 |
|
晨报讯(记者 叶子申)近期,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入展名单公示。福建省37位书法家共计42件作品拟入展。其中,厦门市8位书法家共计9件作品拟入展,入展人数在福建省位列前茅。
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创办于1980年,每4年举办一届,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界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已成为引领书法审美、价值认同和发展方向的重要载体,成为凝聚广大书法家、集中展现当代书法艺术精品的权威平台。本届展览既重视基本功和技法的锤炼,又注重作品的气韵和内涵。
据悉,本届展览入围复评作品共17368件,其中篆书1631件、隶书2814件、楷书3798件、行书4284件、草书3252件、篆刻1091件、刻字498件。经评委会严格评审,共评出入展作品965件,其中篆书88件、隶书134件、楷书215件、行书237件、草书182件、篆刻76件、刻字33件。
据介绍,此次厦门拟入展的作品共计9件,分别为朱国振的篆书《“喜无怕有”联》和草书《“莫对从来”联》、张卿明的隶书《节录千字文》、罗岚的楷书《温庭筠〈利州南渡〉》、叶韶霖的行书《叶昌炽语石二则》、郑莹艳的行书《留春草堂诗钞》、曾林的行书《王文治〈舟宿瓜渚同壮眉仲〉》、胡江波的行书《杨维桢诗一首》、郑登南的刻字《金山松石》。
朱国振是此次唯一一位有两件作品拟入展的厦门书法家。朱国振出生于1988年,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书法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厦门市老年大学讲师,曾获得第七届厦门市文学艺术奖一等奖。他曾有2件作品在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中入展。朱国振告诉记者,此次拟入选的篆书《“喜无怕有”联》和草书《“莫对从来”联》,都是对联,规格都是八尺大,创作于去年12月。“当时写得比较顺利,差不多都在半天之内写完了。”朱国振说,此次两幅作品拟入展,觉得很幸运,以后会持续创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郑登南是厦门市书协副主席,《金山松石》是他创作于2022年年底的刻字作品。“金山松石是‘厦门二十景’系列之一,位于黄厝的台湾民俗村内,景区大多以石为主角,奇岩怪石,似神似物,形成‘石的世界’。”郑登南告诉记者,从2022年开始,他就计划要以“厦门二十景”为题材创作刻字作品,《金山松石》是他“刻得比较轻松的”,沿袭了福建早期刻字的特点,在构图和布局上均有创意,完成整件作品花了10天左右时间。接下来,他还将继续“厦门二十景”系列刻字工作。
叶韶霖是厦门日报书画院院长,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各类大型国展中频频入展乃至获奖,受书法界和收藏界广泛瞩目。有人形容,他的行书是“杏花春雨江南”的婉约,巧妙地将帖学的洒脱优雅融进了汉碑的静穆浑厚,显得十分独特。
市文联相关人士表示,近年来,厦门市书法、篆刻水平稳步提升,涌现出一批优秀艺术创作者,在各类赛事、展览、公益活动等取得亮眼成绩。接下来,厦门市将搭建更多艺术交流平台,邀请名家来厦,进一步促进厦门书法、篆刻艺术家创作水平提升。
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入展名单公示
厦门8位书法家9件作品拟入展
 |
郑登南刻字作品《金山松石》 |
|
 |
朱国振《“莫对从来”联》 |
|
晨报讯(记者 叶子申)近期,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入展名单公示。福建省37位书法家共计42件作品拟入展。其中,厦门市8位书法家共计9件作品拟入展,入展人数在福建省位列前茅。
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创办于1980年,每4年举办一届,是由中国文联和中国书协主办的中国书法界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已成为引领书法审美、价值认同和发展方向的重要载体,成为凝聚广大书法家、集中展现当代书法艺术精品的权威平台。本届展览既重视基本功和技法的锤炼,又注重作品的气韵和内涵。
据悉,本届展览入围复评作品共17368件,其中篆书1631件、隶书2814件、楷书3798件、行书4284件、草书3252件、篆刻1091件、刻字498件。经评委会严格评审,共评出入展作品965件,其中篆书88件、隶书134件、楷书215件、行书237件、草书182件、篆刻76件、刻字33件。
据介绍,此次厦门拟入展的作品共计9件,分别为朱国振的篆书《“喜无怕有”联》和草书《“莫对从来”联》、张卿明的隶书《节录千字文》、罗岚的楷书《温庭筠〈利州南渡〉》、叶韶霖的行书《叶昌炽语石二则》、郑莹艳的行书《留春草堂诗钞》、曾林的行书《王文治〈舟宿瓜渚同壮眉仲〉》、胡江波的行书《杨维桢诗一首》、郑登南的刻字《金山松石》。
朱国振是此次唯一一位有两件作品拟入展的厦门书法家。朱国振出生于1988年,毕业于鲁迅艺术学院书法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厦门市老年大学讲师,曾获得第七届厦门市文学艺术奖一等奖。他曾有2件作品在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览中入展。朱国振告诉记者,此次拟入选的篆书《“喜无怕有”联》和草书《“莫对从来”联》,都是对联,规格都是八尺大,创作于去年12月。“当时写得比较顺利,差不多都在半天之内写完了。”朱国振说,此次两幅作品拟入展,觉得很幸运,以后会持续创作,不断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郑登南是厦门市书协副主席,《金山松石》是他创作于2022年年底的刻字作品。“金山松石是‘厦门二十景’系列之一,位于黄厝的台湾民俗村内,景区大多以石为主角,奇岩怪石,似神似物,形成‘石的世界’。”郑登南告诉记者,从2022年开始,他就计划要以“厦门二十景”为题材创作刻字作品,《金山松石》是他“刻得比较轻松的”,沿袭了福建早期刻字的特点,在构图和布局上均有创意,完成整件作品花了10天左右时间。接下来,他还将继续“厦门二十景”系列刻字工作。
叶韶霖是厦门日报书画院院长,他的书法作品在全国各类大型国展中频频入展乃至获奖,受书法界和收藏界广泛瞩目。有人形容,他的行书是“杏花春雨江南”的婉约,巧妙地将帖学的洒脱优雅融进了汉碑的静穆浑厚,显得十分独特。
市文联相关人士表示,近年来,厦门市书法、篆刻水平稳步提升,涌现出一批优秀艺术创作者,在各类赛事、展览、公益活动等取得亮眼成绩。接下来,厦门市将搭建更多艺术交流平台,邀请名家来厦,进一步促进厦门书法、篆刻艺术家创作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