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分钟撒网式搜索 查处违规放生 |
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提醒,请依法放生水生生物,以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
|
2024年04月11日·海西晨报·
第A03版
·
城市读本
 |
执法人员现场向当事男子宣传科学放生知识。许晓煜 摄 |
|
晨报记者 陈起鸿 通讯员 林添兴
一男子本想通过放生“涨功德”,但缺乏科学指导的随意放生,反而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近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依法查处这样一起违法放生行为。
据了解,当天执法队员在初次“扑空”的情况下,沿和平码头展开撒网式搜索,历经40多分钟终于查获违法放生人员。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放生不是简单地把鱼放入大海,背后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学问。”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提醒,请依法放生水生生物,以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现场:
用40分钟找到涉事男子
4月2日13时50分,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接到群众举报电话,称有人在和平码头进行违规放生活动。5名执法队员迅速出动,10分钟内便抵达和平码头。通过仔细搜查,现场并未发现存在放生行为。
队员根据经验判断,正常情况下短时间无法这么快完成放生,大概率是放生人发现执法队员后又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放生。执法队员果断扩大搜索范围,在周边进行了广泛搜索。
14时30分,执法人员在海湾公园附近岸线发现放生行为。现场,一名中年男子正通过滑道将鱼类送入大海,其身旁放置了多个塑料盆,梭子蟹、褐菖鲉、斑纹犁头鳐三类鲜活鱼蟹正在盆中活动。该男子称,他是思明区居民,从八市购买了多种鱼类,“想为厦门海域丰富海洋物种”,所以决定自行进行放生活动。
“该违规放生的男子我们很眼熟,去年就被我们抓到过放生行为。”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四级主任科员蒋扬表示,执法队员对该男子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向其现场科普了科学放生的概念。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下一步,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将继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常态化打击违法放生行为,织密日常巡逻网,切实有效保护厦门海洋生态环境。支队还将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加强执法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市民合法、科学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提醒:
科学放生守护海洋生态
那么,市民该如何做到合法、科学放生呢?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提醒,《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以及厦门市出台的《厦门市海洋环境保护若干规定》都有明文规定及系统规范。
首先,放生水生生物要确保其资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用于增殖放流的人工繁殖的水生生物物种,应当来自有资质的生产单位。其中,属于经济物种的,应当来自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生产单位;属于珍稀、濒危物种的,应当来自持有《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的苗种生产单位。
其次,市民想要进行放生,需提前15天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备。《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展规模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的,应当提前15日向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增殖放流的种类、数量、规格、时间和地点等事项,接受监督检查。
据了解,如果未按规定报备擅自进行规模性放流活动的,将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渔业执法机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放流未列入增殖放流物种名录内的物种,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渔业执法机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40分钟撒网式搜索 查处违规放生
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提醒,请依法放生水生生物,以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
执法人员现场向当事男子宣传科学放生知识。许晓煜 摄 |
|
晨报记者 陈起鸿 通讯员 林添兴
一男子本想通过放生“涨功德”,但缺乏科学指导的随意放生,反而给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近日,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依法查处这样一起违法放生行为。
据了解,当天执法队员在初次“扑空”的情况下,沿和平码头展开撒网式搜索,历经40多分钟终于查获违法放生人员。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放生不是简单地把鱼放入大海,背后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学问。”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提醒,请依法放生水生生物,以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
现场:
用40分钟找到涉事男子
4月2日13时50分,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接到群众举报电话,称有人在和平码头进行违规放生活动。5名执法队员迅速出动,10分钟内便抵达和平码头。通过仔细搜查,现场并未发现存在放生行为。
队员根据经验判断,正常情况下短时间无法这么快完成放生,大概率是放生人发现执法队员后又转移到其他地方进行放生。执法队员果断扩大搜索范围,在周边进行了广泛搜索。
14时30分,执法人员在海湾公园附近岸线发现放生行为。现场,一名中年男子正通过滑道将鱼类送入大海,其身旁放置了多个塑料盆,梭子蟹、褐菖鲉、斑纹犁头鳐三类鲜活鱼蟹正在盆中活动。该男子称,他是思明区居民,从八市购买了多种鱼类,“想为厦门海域丰富海洋物种”,所以决定自行进行放生活动。
“该违规放生的男子我们很眼熟,去年就被我们抓到过放生行为。”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四级主任科员蒋扬表示,执法队员对该男子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向其现场科普了科学放生的概念。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下一步,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将继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常态化打击违法放生行为,织密日常巡逻网,切实有效保护厦门海洋生态环境。支队还将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加强执法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市民合法、科学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提醒:
科学放生守护海洋生态
那么,市民该如何做到合法、科学放生呢?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提醒,《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以及厦门市出台的《厦门市海洋环境保护若干规定》都有明文规定及系统规范。
首先,放生水生生物要确保其资质。《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用于增殖放流的人工繁殖的水生生物物种,应当来自有资质的生产单位。其中,属于经济物种的,应当来自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生产单位;属于珍稀、濒危物种的,应当来自持有《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的苗种生产单位。
其次,市民想要进行放生,需提前15天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报备。《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单位和个人自行开展规模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的,应当提前15日向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增殖放流的种类、数量、规格、时间和地点等事项,接受监督检查。
据了解,如果未按规定报备擅自进行规模性放流活动的,将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渔业执法机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放流未列入增殖放流物种名录内的物种,由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所属的渔业执法机构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