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交流合作 共同迈向深蓝 |
2023年度厦门海洋新兴产业创新联盟大会暨轮值主席换届会议成功召开 |
|
2024年04月12日·海西晨报·
第A04版
·
城市读本
 |
涉海校企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许晓煜 摄 |
|
晨报记者 陈起鸿
昨日下午,厦门海洋新兴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举办2023年度联盟成员大会暨轮值主席换届会议。会上总结了联盟2023年度工作,通报了联盟章程修订内容及说明,同时宣布新增执委会成员名单。
本次换届后,厦门欧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华侨大学成为联盟第六届轮值主席单位,厦门市吉龙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和厦门医学院成为联盟第六届轮值副主席单位。
厦门海洋新兴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于2018年11月,由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厦门大学、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卫星定位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6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目前已吸纳联盟成员单位156家,旨在进一步挖掘厦门海洋优势资源,激活海洋创新动能,促进厦门海洋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回顾:
招商引资等方面成果丰硕
翔安海畔,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吸引海洋高新企业纷至沓来;厦门国际海洋周成功举办,厦门海洋“智造”备受赞誉……充分发挥海洋智囊团作用,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2023年,联盟在招商引资、建章立制、研讨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联盟主席单位代表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总经理林木荣介绍,2023年联盟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鼓励企业及科研院所参与入驻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配合市海洋发展局充实招商储备库。据统计,目前共有19个项目纳入市招商平台,计划投资额59.3亿元,联动项目15个,计划投资额25.5亿元,其中完成新增合同签约项目11个,签约金额约7.4亿元。
此外,联盟成员还积极参与2023厦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集中展示涉海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和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共有18个项目集中签约,意向投资额超60亿元。
展望:
打造厦门“智造”金招牌
今年3月,《厦门经济特区海洋经济促进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出台,为厦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法治保障。而《规定》出台的背后,凝聚着华侨大学法学院专家团的心血。回顾《规定》起草历程,华侨大学副校长王丽霞表示,以联盟为载体,华侨大学努力扮演好“智囊团”角色。《规定》起草初期,华侨大学便第一时间成立专项课题组,开展深入调研,提炼重点难点,数次组织联盟企业进行讨论及论证,并根据市人大等上级机构意见反复修改,最终促成《规定》出台。
搭桥梁、促交流,激活海洋创新动能。谈及2024年计划,王丽霞表示,联盟计划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活动,加强成员间的学习交流和对外考察。在此基础上,联盟将邀请专家成员定期开展学术报告分享会,分享科研新进展;组织联盟成员参观业内龙头企业,丰富成员间的交流互动,加强联盟凝聚力,共同推动联盟工作再上新台阶。
“联盟积极促进校企双方交流与短板互补,为提升厦门海洋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侯炜对联盟的工作成效予以肯定。他还表示,长期以来,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为涉海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扶持,致力于将厦门海洋“智造”的金字招牌做大做强。
加强交流合作 共同迈向深蓝
2023年度厦门海洋新兴产业创新联盟大会暨轮值主席换届会议成功召开
 |
涉海校企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许晓煜 摄 |
|
晨报记者 陈起鸿
昨日下午,厦门海洋新兴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举办2023年度联盟成员大会暨轮值主席换届会议。会上总结了联盟2023年度工作,通报了联盟章程修订内容及说明,同时宣布新增执委会成员名单。
本次换届后,厦门欧米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华侨大学成为联盟第六届轮值主席单位,厦门市吉龙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和厦门医学院成为联盟第六届轮值副主席单位。
厦门海洋新兴产业创新联盟成立于2018年11月,由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厦门大学、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卫星定位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等6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目前已吸纳联盟成员单位156家,旨在进一步挖掘厦门海洋优势资源,激活海洋创新动能,促进厦门海洋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回顾:
招商引资等方面成果丰硕
翔安海畔,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吸引海洋高新企业纷至沓来;厦门国际海洋周成功举办,厦门海洋“智造”备受赞誉……充分发挥海洋智囊团作用,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2023年,联盟在招商引资、建章立制、研讨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联盟主席单位代表厦门金达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总经理林木荣介绍,2023年联盟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鼓励企业及科研院所参与入驻厦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配合市海洋发展局充实招商储备库。据统计,目前共有19个项目纳入市招商平台,计划投资额59.3亿元,联动项目15个,计划投资额25.5亿元,其中完成新增合同签约项目11个,签约金额约7.4亿元。
此外,联盟成员还积极参与2023厦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集中展示涉海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和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共有18个项目集中签约,意向投资额超60亿元。
展望:
打造厦门“智造”金招牌
今年3月,《厦门经济特区海洋经济促进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出台,为厦门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法治保障。而《规定》出台的背后,凝聚着华侨大学法学院专家团的心血。回顾《规定》起草历程,华侨大学副校长王丽霞表示,以联盟为载体,华侨大学努力扮演好“智囊团”角色。《规定》起草初期,华侨大学便第一时间成立专项课题组,开展深入调研,提炼重点难点,数次组织联盟企业进行讨论及论证,并根据市人大等上级机构意见反复修改,最终促成《规定》出台。
搭桥梁、促交流,激活海洋创新动能。谈及2024年计划,王丽霞表示,联盟计划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活动,加强成员间的学习交流和对外考察。在此基础上,联盟将邀请专家成员定期开展学术报告分享会,分享科研新进展;组织联盟成员参观业内龙头企业,丰富成员间的交流互动,加强联盟凝聚力,共同推动联盟工作再上新台阶。
“联盟积极促进校企双方交流与短板互补,为提升厦门海洋新质生产力贡献力量。”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侯炜对联盟的工作成效予以肯定。他还表示,长期以来,厦门市海洋发展局为涉海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扶持,致力于将厦门海洋“智造”的金字招牌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