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对话厦门特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世锐 |
脚步放慢一点 内功练扎实一些 |
|
扎实修炼内功,回归企业经营本身,这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晨报记者 王温萍
背着双肩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这是记者初见厦门特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世锐时的印象。尽管如今公司发展已经步入正轨,他依然保持“轻装上阵”的习惯,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套换洗衣物、一个洗漱包,就是他的“标配”。“我就是一个说走就走的人,背上万能的双肩包就能走南闯北,开拓公司业务。”王世锐说。
从2014年创办厦门特仪科技有限公司,到如今公司发展成研发制造光电显示、半导体多领域工业自动化检测设备的行业翘楚,王世锐的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今天,让我们一起听听这位理工科出身白手起家创业者的故事。
谈创业
由做贸易转而自主研发
和许多刚毕业的学子一样,2006年,从中南大学机械专业毕业的王世锐“按部就班”地来到厦门友达光电,成为一名光学检测师。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他任职期间参与建立友达光电厦门实验室整套检测体系,为企业节省了1000万余元的设备检测成本。
当时,看着价值50万美元昂贵的检测设备,王世锐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这些检测设备真的值这么多钱吗?我们能不能自己研发检测设备呢?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14年,王世锐创立了厦门特仪科技有限公司。“当时公司只有6张小桌子、10个茶杯,起初以做设备贸易为主,公司整体运营还算可以。”不甘为别人做嫁衣,几经思索,王世锐决心尝试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自主研发检测设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2015年起,特仪科技成为冠捷、天马微、友达、宸鸿等业内头部客户的供应商。2019年,公司获得国内首条极小尺寸MicroOled全自动检测设备订单,并获得厦门国资高新科创Pre-A轮投资,步入高速发展阶段。
谈生活
最大的爱好是健身和阅读
在员工眼中,王世锐是一个睿智、善良的老板。王世锐的助理告诉记者,公司里不论哪个年龄段的员工都亲切地喊王世锐“锐哥”。“无论做什么事情,锐哥从来都是提前规划好,每次和他沟通都非常顺畅。”这名助理说。
正如王世锐所说的,“IT男”的性格就是简单直接,这样的性格也拉近了他和员工的距离。
而这样务实的老板,内心也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王世锐告诉记者,上学期间,他一直是班级里诗写得最好的理科生,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健身和阅读。他特别喜欢王阳明的心学。在他看来,通过内观自省,可以找到自己内在的力量和资源,激发应对挑战的勇气和智慧,这一份力量可以让他在遇到困难时更加坚毅。
谈厦门
厦门是他的“第二个家”
交谈中,王世锐多次提到厦门。他告诉记者:“公司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厦门的光电产业链。”
他说,目前厦门是全国唯一的国家光电平板显示产业集群试点城市。作为厦门首条千亿产业链,平板显示产业是打造“4+4+6”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厦门已实现玻璃基板、面板、模组、整机等上下游全产业链布局。
“厦门优良的营商环境、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各项引才政策,让许多像特仪科技一样的企业在这片沃土生根发芽。虽然我是福州人,但厦门已经成为我的‘第二个家’。”王世锐说。
谈发展
以前求速度 现在重内功
面对当下越来越“卷”的行业竞争态势,王世锐说:“以前追求速度,现在要注重修炼内功。脚步放得更慢一些,每一步走得更扎实,才是企业未来的生存之道。”
他表示,如今公司在接项目时会更加谨慎,以前追求营收,现在更重视利润。
除了持续深耕屏显行业检测设备领域,王世锐表示,一些大家忽视的“小众赛道”,比如半导体行业,也是未来公司发展的重点之一。
据悉,2023年,特仪科技推进Micro显示订单突破亿元级别,新能源和半导体业务斩获5000万元级别订单,总营收突破3亿元。
新的一年,特仪科技又将取得哪些新突破?答案或许就藏在王世锐一次又一次的“背包之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