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村长”治理社区有良方 |
莲前派出所社区警务队队长董永炟一心沉在社区,居民满意度高 |
|
2024年04月25日·海西晨报·
第A05版
·
城市读本
 |
董永炟带着队员深入群众了解问题。记者 唐光峰 摄 |
|
 |
董永炟,198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2009年9月入警,现为厦门市公安局莲前派出所社区警务队队长。先后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荣获厦门市优秀公务员、厦门市公安局个人嘉奖等荣誉。 |
|
晨报记者 张玲玲
在洪文社区,厦门市公安局莲前派出所社区警务队队长董永炟的“知晓率”很高,连小孩都知道他,居民都亲切地称他为“董村长”。“董村长”守着辖区里人口最多、治安态势最复杂的社区,一干就是6年。这个热心的东北汉子爱管事、会管事,在社区治理上有一套“良方”,居民满意度高。
“铁脚板”踏遍大街小巷
洪文社区原是一片城中村,人口流动性大,管理难度高。董永炟整天泡在社区,用“铁脚板”踏遍大街小巷,与居民们熟悉了,也了解到社情民意,每天上万的微信步数和手机里满满的通话记录,也成了他生动的“工作日志”。
洪文社区旧村改造后,店铺林立、人流密集,特别是宝龙一城商圈有很多大型商场和住宅楼。董永炟用科技赋能社区基础工作,大力开展智慧社区建设,率先推广智能门禁等系统,为治安管理提供助力。
“婆婆嘴”解矛盾化纠纷
董永炟是东北人,“会唠嗑”成了他拉近警民距离的优势。他以学习“枫桥经验”为抓手,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凭借一张“婆婆嘴”巧解矛盾化解纠纷。董永炟创新建立的“莲心”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加入自创的“进门上前笑脸迎”“坐下递上‘莲心’茶”等带着烟火气的工作法,使着急上火的群众能迅速“消消火、静静心”。一年来,他参与快处快调不同类型矛盾纠纷达176起。
董永炟还牵头社区、老人协会、党员群众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队伍,着力化解城中村各类矛盾纠纷,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黏合剂”发动群众共治
几万人的社区,只靠一个社区民警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董永炟深知这个道理,把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作为推动公安工作的基本功,发挥“黏合剂”作用,组建“莲心好厝边”平安志愿者队伍,吸引辖区1.6万余名群众实名注册。
董永炟还积极应用“互联网+群防群治”系统和“厦门百姓”App,高效调度群防力量,下沉掌握社情民意,形成“警民共治、群防联动”的工作格局。
“董村长”治理社区有良方
莲前派出所社区警务队队长董永炟一心沉在社区,居民满意度高
 |
董永炟带着队员深入群众了解问题。记者 唐光峰 摄 |
|
 |
董永炟,1986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2009年9月入警,现为厦门市公安局莲前派出所社区警务队队长。先后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荣获厦门市优秀公务员、厦门市公安局个人嘉奖等荣誉。 |
|
晨报记者 张玲玲
在洪文社区,厦门市公安局莲前派出所社区警务队队长董永炟的“知晓率”很高,连小孩都知道他,居民都亲切地称他为“董村长”。“董村长”守着辖区里人口最多、治安态势最复杂的社区,一干就是6年。这个热心的东北汉子爱管事、会管事,在社区治理上有一套“良方”,居民满意度高。
“铁脚板”踏遍大街小巷
洪文社区原是一片城中村,人口流动性大,管理难度高。董永炟整天泡在社区,用“铁脚板”踏遍大街小巷,与居民们熟悉了,也了解到社情民意,每天上万的微信步数和手机里满满的通话记录,也成了他生动的“工作日志”。
洪文社区旧村改造后,店铺林立、人流密集,特别是宝龙一城商圈有很多大型商场和住宅楼。董永炟用科技赋能社区基础工作,大力开展智慧社区建设,率先推广智能门禁等系统,为治安管理提供助力。
“婆婆嘴”解矛盾化纠纷
董永炟是东北人,“会唠嗑”成了他拉近警民距离的优势。他以学习“枫桥经验”为抓手,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凭借一张“婆婆嘴”巧解矛盾化解纠纷。董永炟创新建立的“莲心”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机制,加入自创的“进门上前笑脸迎”“坐下递上‘莲心’茶”等带着烟火气的工作法,使着急上火的群众能迅速“消消火、静静心”。一年来,他参与快处快调不同类型矛盾纠纷达176起。
董永炟还牵头社区、老人协会、党员群众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队伍,着力化解城中村各类矛盾纠纷,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达100%。
“黏合剂”发动群众共治
几万人的社区,只靠一个社区民警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董永炟深知这个道理,把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作为推动公安工作的基本功,发挥“黏合剂”作用,组建“莲心好厝边”平安志愿者队伍,吸引辖区1.6万余名群众实名注册。
董永炟还积极应用“互联网+群防群治”系统和“厦门百姓”App,高效调度群防力量,下沉掌握社情民意,形成“警民共治、群防联动”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