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20分钟”背后的双向奔赴 |
2024年05月29日·海西晨报·
第A02版
·
重点关注
|
晨报记者 彭怡郡
近来,“公园20分钟效应”流行,越来越多年轻人把公园绿地当作能量“快充站”。在思明区,越来越多公园“绿起来”“美起来”“火起来”,城区品质日益提升,民生幸福也持续加码。
思明人最喜欢的老牌公园——中山公园虽近百岁,但历经多次改造提升,在保留历史韵味的同时,焕发出年轻活力。厦门山海健康步道串联起思明多个公园,实现游山、观城、望湖、看海,融合多重体验。厦门市园林植物园今年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园内多肉植物区、雨林世界、闽台植物区等16个植物专类园种类齐全,穿林见海的百米观景扶梯成为来厦必玩的打卡点……
近来,思明试点“公园+”模式,让传统静态参观变为参与、体验、互动,打造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绿色福利,思明人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鸿山公园、狐尾山公园、莲花公园的“茶桌仔”,让接地气的茶文化再度回归生活,重聚城市烟火气;南湖公园、金榜公园增设儿童乐园或健身设施,适儿化、适体化改造满足不同群体需要;中山公园内,一场场公园达人秀大放异彩,“近邻”单位在此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
散落各处的公园绿地“穿针引线”,绣出思明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旅景点,把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融入思明人的生活。民之所向的绿色期盼与触手可及的“公园自由”,何尝不是一种“双向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