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中学生摘得中国科协主席奖 |
系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最高奖 |
|
2024年08月01日·海西晨报·
第A02版
·
重点关注
晨报讯(记者 白若雪 钟宝坤)7月29日,以“勇担时代使命 助力高水平自立自强”为主题的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天津圆满落幕。来自厦门一中的陈泽齐同学在竞赛中斩获分量最重、含金量最高的中国科协主席奖。
中国科协主席奖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设置的最高奖项,用以奖励大赛中最突出、最优秀的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本届大赛有4名选手摘得中国科协主席奖,他们分别来自辽宁、上海、福建和捷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赛中,厦门8支学生参赛队伍全部获奖,摘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4个科技辅导员项目摘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竞赛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
本届大赛由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赛共吸引全国700余名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以及60余名国际代表参赛。412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作品和201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入围终评。
延伸阅读
厦门积极构建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竞赛体系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23年以来,厦门全面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树立厦门科技创新品牌“苏颂工程”(即科技创新引领工程),重大成果项目不断涌现,城市综合创新实力实现“新跃升”:去年9月2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厦门位列全球“科技集群”第80位、“科技强度”第81位,较上年分别提升11位、12位;去年11月22日,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发布《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其中全球领先科研城市及都市圈名单显示,厦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上升25位,跃升至全球第38位。
今年年初,厦门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若干措施》,进一步聚焦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发力做大科技创新资源增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此外,厦门将培养未来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竞赛体系。厦门全市高质量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市科协、市教育局与市科技局等单位共同组建科学顾问专家库,构建社会化科普课堂,打造标准化竞赛体系,成功打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三大系列52项青少年科技品牌赛事。
厦门中学生摘得中国科协主席奖
系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最高奖
晨报讯(记者 白若雪 钟宝坤)7月29日,以“勇担时代使命 助力高水平自立自强”为主题的第3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天津圆满落幕。来自厦门一中的陈泽齐同学在竞赛中斩获分量最重、含金量最高的中国科协主席奖。
中国科协主席奖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设置的最高奖项,用以奖励大赛中最突出、最优秀的青少年科技创新项目。本届大赛有4名选手摘得中国科协主席奖,他们分别来自辽宁、上海、福建和捷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赛中,厦门8支学生参赛队伍全部获奖,摘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4个科技辅导员项目摘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竞赛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
本届大赛由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赛共吸引全国700余名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以及60余名国际代表参赛。412项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作品和201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入围终评。
延伸阅读
厦门积极构建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竞赛体系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023年以来,厦门全面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树立厦门科技创新品牌“苏颂工程”(即科技创新引领工程),重大成果项目不断涌现,城市综合创新实力实现“新跃升”:去年9月27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厦门位列全球“科技集群”第80位、“科技强度”第81位,较上年分别提升11位、12位;去年11月22日,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发布《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其中全球领先科研城市及都市圈名单显示,厦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上升25位,跃升至全球第38位。
今年年初,厦门正式发布了《关于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若干措施》,进一步聚焦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发力做大科技创新资源增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此外,厦门将培养未来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构建充满活力的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竞赛体系。厦门全市高质量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市科协、市教育局与市科技局等单位共同组建科学顾问专家库,构建社会化科普课堂,打造标准化竞赛体系,成功打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三大系列52项青少年科技品牌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