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军人本色 续写城管荣光 |
厦门城管执法系统退役军人着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
| ||
| ||
|
在全市城管执法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告别“橄榄绿”、穿上“城管蓝”,时刻不忘初心,用责任担当,扮靓城市容颜;他们在工作中继承和发扬部队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优良作风,充分发挥了退役军人和党员骨干的中流砥柱作用。他们就是厦门城管执法系统退役军人。 “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厦门城管执法系统退役军人满怀激情,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源源不断地汲取力量,铆足干事创业的劲头,守正创新、务实担当、投身服务,深化和拓展“厦门实践”,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晨报记者 晋君 通讯员 夏玉林
思明区城管执法局梧村中队副中队长田志军:
勇于担当 发扬“绣花匠”精神
思明区城管执法局梧村中队副中队长田志军,1995年12月入伍,1997年12月入党,2015年12月转业。
在部队服役期间,田志军荣立3次“三等功”,转业后他在区城管执法局年度考评3次获得优秀。
二十载军营生活的洗礼,令田志军磨炼了意志,塑造了品格。他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出色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
重拳出击 打通生命通道
近期,厦门市12345平台收到了来自英才商厦业委会的感谢件,他们感谢梧村中队拆除了英才商厦内的违建,更感谢田志军在这项工作中的辛勤付出。
原来,英才商厦部分业主在楼道违规设置铁门,占用公共消防通道,不仅影响通风、采光,还埋下安全隐患。在梧村街道牵头下,梧村中队与辖区派出所等单位密切协作,开展整治工作。
面对居民对这次拆除违建是否公平的担心,田志军严密组织、排除干扰、统一标准,做到应拆尽拆。仅用一天半时间,中队就拆除了大厦内20层65户私自加装的铁门,打通消防通道,排除安全隐患。他还安排队员定期巡查,杜绝回潮。田志军说:“消防通道是人民群众重要的生命通道,消除安全隐患,我们责无旁贷。”
通力协作 护航民生项目
最近,金榜南三里88号一处正在打造的“口袋公园”遇到了“拦路虎”。原来,这里曾是一片闲置的空地,周边只有一处民宿。民宿主人连大爷今年70多岁,平时习惯了在空地上堆放杂物。见项目施工人员进驻,连大爷一时无法接受,持续对施工进行阻挠,还将两辆车停在施工现场。
为此,田志军与中队党员干部发扬“绣花匠”精神,多次上门对连大爷进行宣传劝导。了解到连大爷担心公园建成后会影响民宿采光后,梧村中队委派田志军协调相关部门,根据连大爷的需求,适当调整了建设方案。最终,连大爷挪走车辆并表示愿意配合公园的施工。
海沧区城管执法局市容中队中队长朱志谦:
踏实肯干 创新工作方法
海沧区城管执法局市容中队中队长朱志谦,1995年入伍,1997年入党,2015年转业。
在部队期间,朱志谦养成了踏实肯干的做事风格,曾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转业后,岗位在变,但朱志谦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未变。他在2021年获评厦门市“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获评海沧区2023年度“最美退役军人”。
疏堵结合 破解治理难题
牢记军魂,履职尽责。身为退役军人的朱志谦积极投身城市管理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城管的初心和使命、责任与担当。
地铁海沧湾公园站是海沧进岛方向第一个大枢纽站,这里也是电动车和共享单车乱停放的“重灾区”。为彻底整治这一乱象,朱志谦组织中队队员成立了20人的地铁专班,在早中晚高峰期,定时定岗到海沧12个人流量较大的地铁口执勤,劝导市民、归整车辆、疏导交通……
在朱志谦看来,执法要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朱志谦说:“在市容中队的协调下,市政园林部门在地铁海沧湾公园站2号口规划了1000平方米的电动车和共享单车停车位,并在地铁口设置了隔离带,既美观又不影响市民出行,大大缓解了乱停放现象。”
贴心服务 摊贩送来锦旗
在领导眼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交给朱志谦。只要是交代给他的事情,他就一定会想办法解决好。在工作中,朱志谦总是边干边思考,摸索出了一套独到的调解办法,除了在中队成立“行政调解委员会”,还开创“社区+城管”的工作模式,让城管真正成为居民身边的“城市管家”。
朱志谦在巡查时注意到,一名流动摊贩时常摆摊占道经营卖水果。该摊贩是一名老人,曾多次向中队反映,自己想在合法的区域摆摊经营,却一直找不到摊位。朱志谦先是对老人进行了耐心的劝导。之后,为了解决老人的生计问题,朱志谦积极动员某摊规点内的一名水果摊贩,将其多占用的空间让出50厘米,还协调拆除了临近摊位的一块广告牌,共腾出1平方米的空间给老人摆摊。后来,老人来到中队为朱志谦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翔安区城管执法局民安中队党支部书记、中队负责人郑仲魁:
亲力亲为 保持军人本色
翔安区城管执法局民安中队党支部书记、中队负责人郑仲魁,2000年入伍,2004年6月入党,2015年转业。
在领导和同事心目中,郑仲魁是一名忠诚、干净、有担当的优秀执法干部。而在群众心目中,郑仲魁是一名刚正不阿、公正公平的执法人员。
扮靓“门面” 游客宾至如归
下潭尾湿地公园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背后就离不开郑仲魁和民安中队队员的辛勤付出。
郑仲魁将城市管理与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带领队员在下潭尾湿地公园开展流动摊贩整治和停车秩序管理。他还主动为公园提供专业指导意见,积极对接国贸文旅管理处,强化对下潭尾湿地公园“门面”的精细化管理,在园区内设置垃圾分类桶、便民凳子、自助售货机等。
心系百姓 投身志愿服务
“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郑仲魁当兵时就学会的道理。投身城市管理工作后,郑仲魁带领民安中队支部党员成立了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翔安区组织的义务献血活动。郑仲魁本人连续五年参与献血,还在端午、中秋等节日为山亭社区孤寡和空巢老人送去慰问品。
作为一名从基层连队成长起来的军官,郑仲魁养成了在工作中亲力亲为的作风。上周六,原本是他休息的日子,因为要迎接检查,他一大早就从岛内的家中来到翔安,沿着检查路线自查,并把发现的问题告知值班队员。当时天下着雨,队员们却在执法过程中,发现郑仲魁在路边一只手打着伞,一只手撕着乱张贴的广告,那场景十分令人动容。
干好一件事容易,始终不渝干好一件事却很难。郑仲魁在城管岗位上始终保持苦干实干的浓厚军人本色,用自己的青春诠释城管人对这座城市最真挚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