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家”助力 拥军优属落到实处 |
翔安区以细腻之心提供精准服务,佳音频传暖人心 |
| ||
|
晨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叶玉树 徐晓航
“八一”建军节期间,社会各界纷纷向退役军人致以崇高敬意,厦门市翔安区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切实将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并将这份深情厚谊与崇高敬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关心关爱行动。
近日,厦门市翔安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携手,联合发布了《关于落实优先受理优抚对象宅基地申请等相关事宜的通知》。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厦门市拥军优属办法》的深入细化与有力执行,彰显了翔安区对退役军人无私奉献精神的尊崇,更是优抚对象特别是退役军人在这个特殊节日里收到的最温馨、最贴心的礼物。
长期以来,翔安区始终将军民团结作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不断推动拥军优属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军人、关爱军人的良好氛围。
政策解急难
绿色通道暖人心
翔安区一名老兵曾在武警部队挥洒青春汗水,于1990年退役。他的儿子承袭了这份家国情怀,于2013年光荣入伍,却因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导致婚事迟迟未定。这件事一直压在老兵的心头,正在他一筹莫展之时,他选择了向“娘家”——翔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寻求帮助。
翔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迅速响应,携手区镇力量,共同为这对军人父子排忧解难。
终于,在多方不懈努力下,老兵所在的翔安区民安街道于7月30日正式推出《民安街道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宅基地建房绿色通道实施方案(试行)》,在全区率先实施军人军属宅基地优先建房的新举措。此举不仅是对军人无私奉献的崇高致敬,更是对军人家庭实际困难的关心帮扶。
该实施方案的出台,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包括老兵父子在内军人军属的心田。它明确规定了可优先受理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在宅基地建房的申请,构建起一条从政策到需求的快速通道,确保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
情暖老兵
66年漂泊终圆梦
今年7月15日,一面承载着深深感激之情的锦旗,被年过八旬的退役军人老陈送到翔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老陈紧紧握住翔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手,泪光中带着幸福的笑容,他说:“从19岁开始,我离家66载,今天,我终于心安了。感谢你们,让我找到了家。”
原来,老陈自1958年3月从同安县马巷镇何厝村(今翔安区民安街道何厝社区)踏上征途,前往大嶝岛某部队服役。他英勇无畏,荣获战时三等功,退役后在外地某兵工厂就职,默默奉献四十余载,直至光荣退休。他心系故土,希望回到厦门,却因对户籍政策了解不深、缺失落户所需材料等问题,难圆归乡落户梦。这份遗憾如影随形,成为年过八旬的老陈心中一块重石。
转机出现在今年4月。老陈怀揣一丝希望,踏入了翔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面对这位满怀乡愁的老兵,翔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迅速响应,携手公安、街道、社区等多部门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公安民警从历史的尘埃中翻寻线索,从繁琐的档案中抽丝剥茧,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一份份关键的落户材料重见天日。7月2日,阳光正好,老陈在家人的陪伴下走进了马巷派出所的大门。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随着户籍手续的顺利办理,66年的漂泊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他,终于落户了。
老陈为翔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送来了锦旗,上面写着“服务老兵,情暖人心”。对此,翔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毛永革表示:“这面锦旗是对我们工作的最高赞誉,也是对我们肩上责任的又一次提醒。我们将继续秉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每一位老兵送去温暖与关怀。”
“娘家”助力
伤残军人驾校获新生
今年早春时节,退役军人小朱满怀感激之情,手执一面锦旗,踏入翔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他郑重地将这份沉甸甸的心意递至工作人员手中,眼中闪烁着泪光与坚定:“衷心感谢你们,是你们让我的驾校重获新生,这不仅是对我个人事业的拯救,更是对退役军人创业梦想的守护。”
小朱是一位六级伤残军人,退役后选择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自主创业,经营驾校。然而,2023年他的创业路遭遇挑战:因租赁的训练用地缺乏土地产权证明,加之交通部门备案条件的升级,他的驾校陷入了无法完成经营备案、面临被迫关闭的困境。面对这份倾注了13年心血与汗水的事业即将夭折的难题,小朱心中满是不舍与不甘,最终,他选择向翔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伸出求助之手。
得知小朱的困境后,翔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迅速响应,安排工作人员深入现场调研。他们了解到,小朱的驾校不仅连续两年荣获“厦门优质驾校”及“厦门优质驾校20强”等殊荣,更以其守法经营、口碑载道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基于这些事实,翔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与主管部门紧密合作,共同为小朱的驾校寻找出路。
经过不懈努力,终于传来喜讯:驾校成功完成了经营备案,重新焕发生机,迎来了新的春天。这一刻,小朱激动不已。
“有难题,找‘娘家’!”小朱深情地说,“是翔安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给了我亲人般的关怀与支持,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我将倍加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工作,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驾驶员,用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厚爱与社会的期待。”
不难看出,翔安区以细腻之心,织就了一张张精准服务的网。作为政策的实施者,更是退役军人的倾听者与困难化解者,翔安区让这群昔日守护家园的勇士,在人生新篇章里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