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4日·海西晨报·
第A07版
·
城市读本
|
百岁“茶事功勋”李冬水。 |
|
晨报记者 谢晓婉
昨日,厦门市茶叶协(学)会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聚会——“全国科研创新茶事功勋”李冬水的百岁庆生会,这位神采奕奕的老茶人和厦门茶界人士分享了他的茶叶人生。
年轻时
为抗战从马来西亚回国
思维灵活、谈吐清晰、底气十足……李冬水一开口,让人很难相信这位老人已经百岁有余。早在十几年前,88岁的他只身前往马来西亚;4年前,96岁的他又瞒着家人一个人前往武夷山;时至今日,他仍然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传奇故事。
李冬水出生于泉州安溪,9岁跟随养父去马来西亚读书。在马来西亚,年仅12岁的李冬水就积极筹赈支援抗战,更是为了参加抗日战争选择回到中国并于1944年报名参军。日本投降后,没来得及上战场的李冬水留在老家安溪,任西坪区区长兼区中队中队长。
1952年,李冬水调到省农业厅,主抓全省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开始了自己的“茶叶人生”。
大半生
沉下茶园专注茶叶发展
“全国科研创新茶事功勋”荣誉称号,是对李冬水的肯定。“那时候,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下乡。”李冬水回忆道,20世纪50年代交通不便,他下乡全凭两条腿,1953年,他曾经为了去福清了解情况,来回走了700多公里,整整走了十几天。
不过,出于对茶行业的热爱,李冬水十分热衷“下乡”,和茶农吃住在一块。在和茶农的频频走动中,李冬水发现和解决了许多问题:发现并推广了福鼎大白茶;发现的短穗扦插繁育技术在全国茶区推广应用,并转接到世界主要产茶国;制定科学修剪和合理采摘、培植“壮、宽、密、茂”丰产树冠的方案,促进茶叶产量大幅度提高……
李冬水一边探索一边思考,在《福建农业》等刊物上发表了二十余篇专业文章,当时茶学泰斗张天福曾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很用心,我每一篇都看得很认真。”
老习惯
每天固定要喝一泡茶
“能够从事茶叶事业,是我的运气,我感到特别幸福。”李冬水说,在下乡的时候,喝茶是他的“每日事”,特别是住在茶叶站,泡茶都是从早泡到晚;现在年纪大了,他喝茶的量少了,但习惯仍旧没有变,每天固定要喝一泡茶。
李冬水笑道,身边的3位百岁老人包括张天福都是老茶饕,所以茶行业是健康的事业,希望有更多人参与。而李冬水也用他的“革新”思想,鼓励茶人投身茶叶的科研、创新事业。
“茶事功勋”李冬水:
百岁老茶人的“茶叶人生”
|
百岁“茶事功勋”李冬水。 |
|
晨报记者 谢晓婉
昨日,厦门市茶叶协(学)会举办了一场特殊的聚会——“全国科研创新茶事功勋”李冬水的百岁庆生会,这位神采奕奕的老茶人和厦门茶界人士分享了他的茶叶人生。
年轻时
为抗战从马来西亚回国
思维灵活、谈吐清晰、底气十足……李冬水一开口,让人很难相信这位老人已经百岁有余。早在十几年前,88岁的他只身前往马来西亚;4年前,96岁的他又瞒着家人一个人前往武夷山;时至今日,他仍然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地跟大家分享自己的传奇故事。
李冬水出生于泉州安溪,9岁跟随养父去马来西亚读书。在马来西亚,年仅12岁的李冬水就积极筹赈支援抗战,更是为了参加抗日战争选择回到中国并于1944年报名参军。日本投降后,没来得及上战场的李冬水留在老家安溪,任西坪区区长兼区中队中队长。
1952年,李冬水调到省农业厅,主抓全省茶叶技术推广工作,开始了自己的“茶叶人生”。
大半生
沉下茶园专注茶叶发展
“全国科研创新茶事功勋”荣誉称号,是对李冬水的肯定。“那时候,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下乡。”李冬水回忆道,20世纪50年代交通不便,他下乡全凭两条腿,1953年,他曾经为了去福清了解情况,来回走了700多公里,整整走了十几天。
不过,出于对茶行业的热爱,李冬水十分热衷“下乡”,和茶农吃住在一块。在和茶农的频频走动中,李冬水发现和解决了许多问题:发现并推广了福鼎大白茶;发现的短穗扦插繁育技术在全国茶区推广应用,并转接到世界主要产茶国;制定科学修剪和合理采摘、培植“壮、宽、密、茂”丰产树冠的方案,促进茶叶产量大幅度提高……
李冬水一边探索一边思考,在《福建农业》等刊物上发表了二十余篇专业文章,当时茶学泰斗张天福曾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很用心,我每一篇都看得很认真。”
老习惯
每天固定要喝一泡茶
“能够从事茶叶事业,是我的运气,我感到特别幸福。”李冬水说,在下乡的时候,喝茶是他的“每日事”,特别是住在茶叶站,泡茶都是从早泡到晚;现在年纪大了,他喝茶的量少了,但习惯仍旧没有变,每天固定要喝一泡茶。
李冬水笑道,身边的3位百岁老人包括张天福都是老茶饕,所以茶行业是健康的事业,希望有更多人参与。而李冬水也用他的“革新”思想,鼓励茶人投身茶叶的科研、创新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