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珠光青瓷故乡——同安窑》《同安窑系——珠光青瓷》作者杜志政 |
揭秘珠光青瓷背后故事 |
| ||
| ||
■晨报记者 叶子申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厦门开放大学)
陈心晖
早在宋元时期,珠光青瓷已作为闽南地区的古陶瓷文化瑰宝,在海丝之路上璀璨发光。那么,何为珠光青瓷?珠光青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学界普遍将珠光青瓷称为“同安窑系”的产物?近日,记者专访《珠光青瓷故乡——同安窑》《同安窑系——珠光青瓷》作者杜志政,为您揭开背后的故事。
记者:很多人好奇,珠光青瓷是什么?它有哪些特点?
杜志政:什么是珠光青瓷,概括地说,就是青黄釉刻划花篦纹青瓷。标准的珠光青瓷应涵盖以下四点:釉色青黄,以同安汀溪窑枇杷黄为正宗,允许稍有偏差;釉面光亮、透明、开片、玻璃质;装饰技法为刻花、划花,或双面或单面;装饰纹样以梳篦纹为典型纹样,以“米”字形荷花纹为标志性纹样。
当然,以上四点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对待。不过,“米”字形荷花纹似乎仅在这一青瓷中出现,其他白瓷、青白瓷以及越窑、耀州窑青瓷均未发现,似乎是陶瓷发展到这一阶段在烧造珠光青瓷这一局域范围内特定的“产物”,所以我们认为,只要青瓷中有“米”字形荷花纹出现,则基本认定其为珠光青瓷。
此外,珠光青瓷还具备两个特征:一是底足裸露无釉,或多或少,有的施“半釉”,有的施釉至足跟,但至少是圈足内无釉。二是胎色为灰白色,或深或浅,深者近黑色,浅者近白色,但浅者再浅也不会是白胎。以上两个特征,不仅在珠光青瓷上显现,而且在很多宋代瓷窑里也常见,所以未当作珠光青瓷的构成要素。
记者:有人说,珠光青瓷在国内较少发现,反而在海外发现较多。这是为什么?
杜志政:珠光青瓷在国内少有发现,已是众所周知。如果我们将目光往海边转移,则时有发现古代珠光青瓷碎片,厦门翔安澳头古渡口、厦门岛五通码头、泉州晋江安海建筑工地(底部为海滩淤积)等均有一定数量的珠光青瓷碎片出现。这些碎片应为当时通过各海岸码头转往外销港口时遗留的遗迹。
珠光青瓷在日本、菲律宾等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均有出土,尤其是日本镰仓海岸、唐津山麓遗址和太宰府附近、福冈湾底以及福山草户庄等地的镰仓时代遗址等都有大量出土,也印证了珠光青瓷的大量外销。
从中国水下考古成果中,我们也可看到珠光青瓷的外销踪影。2008年,福建沿海水下考古调查队在莆田南日岛龟礁一号沉船遗址考古出水一批陶瓷和铜钱,其中有珠光青瓷20多件(片),很多还有“米”字形标志性纹饰。该船应是从福州港出发经莆田海域,再经泉州港往东南亚方向去的。
记者:历史上,珠光青瓷在国内不少地方的窑中都有烧制,但为什么学界普遍将珠光青瓷称为“同安窑系”的产物?
杜志政:之前所称同安窑系,仅仅是因珠光青瓷首先在同安汀溪窑发现,自此,大批海内外学者等接踵而至,开展调查研究。当然,这类青瓷不仅在同安,在福建其他地区以及浙江、广东等地均有烧造,但学术界普遍将这类青瓷统称为同安窑系青瓷。
截至目前,我曾经对全国百余窑口进行调查,发现有珠光青瓷的窑口50个,其规模、质量参差不齐。但同安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当时工匠们看好同安,大批集聚定居在汀溪烧窑,不断发展、创新、壮大、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同安窑烧制的珠光青瓷存在几大特点,是其他窑所不及的:一是同安窑珠光青瓷纹饰种类繁多,工匠想象力超群。仅一种荷莲纹就有多种多样,这在其他窑均不多见。二是同安窑珠光青瓷纹样洒脱、奔放,刻划技法挥洒自如,似“大师”制作。三是同安窑珠光青瓷生产集中、规模宏大。四是同安窑影响范围广,主要分布在同安、漳浦、南安、惠安,属厦漳泉闽南金三角地带,而同安恰好位于此三角几何中心。
我们再结合故宫古陶瓷研究中心收集的全国各地的瓷窑标本展示来看,珠光青瓷以福建产品种类最多、规模最大、总体质量较好。同安窑以其窑场规模之大、窑群之密集,其烧造的珠光青瓷造型之秀丽、釉色之纯正、纹饰之多样、刻划工艺之美妙,堪称“最”。因此,珠光青瓷以“同安窑系”命名,并确立同安窑在珠光青瓷窑系中的中心地位,是恰如其分和当之无愧的。
记者:历史上,厦门的珠光青瓷窑分布在哪里?有哪些特点?
杜志政:截至目前,福建省内共发现有珠光青瓷窑(群)35个,分布在各县市区。在厦门,主要是同安区汀溪窑,集美区磁窑,海沧区上瑶窑、困瑶窑、东瑶窑等。
其中,汀溪窑(群)遗址位于同安区汀溪镇汀溪水库及褒美村、古坑村一带。汀溪本窑即汀溪水库瓷窑遗址,包含汀溪水库及周边,大坝上下以及两侧翼连绵的多个山包(体),已发现瓷窑多座。所见多为龙窑,顺山坡而建,半地穴式,砖砌。遗迹连绵分布,堆积层甚厚,窑渣、窑砖、碎瓷片遍地皆是。
集美区磁窑位于集美侨英街道东安社区磁窑山,山体卧虎状,头枕西南,尾向东北。遗迹分布自山体西南角沿山坡往中段约100米,从村后墙沿山坡向山顶约50米,皆有窑渣碎瓷片;往山尾(虎尾)方向约200米处有一沟壑,堆积层裸露甚厚,现存面积约1000平方米。两处相加,该窑遗迹面积共约6000平方米。
海沧区的困瑶窑位于困瑶村毛穴广自然村,烧造年代为宋代,遗迹分布面积约2万平方米。上瑶窑位于海沧区古楼农场上瑶自然村后山南麓,遗迹分布面积约5000平方米,从已有资料看,该窑主烧青瓷、青白瓷和陶器,器形有碗、盏盘、洗、盆、罐、壶、钵、缸、网坠、瓦等。东瑶窑位于海沧区东孚镇东瑶村和周瑶村。烧造年代为南宋至元代。由于两村相连,窑址也相连,当地群众称为东窑和周窑,也称为“姐妹窑”。
记者:近年来,在厦门各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珠光青瓷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作为珠光青瓷研究者,对于这项非遗,您有哪些期待?
杜志政:一方面,成立珠光青瓷文化研究中心(会),吸纳众多从事或者热爱珠光青瓷的人士共同参与,包括海内外专家学者,通过举办珠光青瓷文化学术交流等活动,做好珠光青瓷史绩研究,以及当前发展珠光青瓷文化意义的研究,让珠光青瓷在国际上再度闪光。
创建珠光青瓷博物馆,将各界收藏的珠光青瓷标本全面展示出来,用以研究,同时也和文旅结合,向外界全面开放,为厦门增加一张新的历史文化名片。
规划设立珠光青瓷产业园区。组织相关部门对建设珠光青瓷文化创意产业园进行论证、规划,尽快启动建设,为珠光青瓷文化创业者解决必要的用地或场所问题。允许珠光青瓷及相关产业企业、民间团体买地或租地,重点是明确地权,以保障企业能办理相关的证照手续,让创业者吃下定心丸,敢于投资、乐于投资。
定期举办珠光青瓷国际研讨会。邀请海内外珠光青瓷文化爱好者、专家学者及业界精英共同参与,探索珠光青瓷的千年魅力与未来之路,为珠光青瓷的产业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声音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影视动画学院专任教师谷五兰:
校企共建
促陶艺发展
为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双向并行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学生实习实训、未来就业提供更多渠道,自2018年起,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校企共建的陶艺大师工作室在南校区投用。工作室面积约300平方米,系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引进丹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双方共建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室投用时邀请中国陶协国家级评委、厦门陶艺家协会会长洪树德担任学术主持,福建省雕塑学会理事陈旭明负责日常管理及教学,面向影视动画学院及校内外专业团体、爱好者进行陶瓷制作工艺非物质文化的培训、演示,同时也是校内外人员专业研讨、对外服务、说课、学术探讨等活动场地。工作室开办以来,共计有300多人次接受了工作室的教学辅导,或进行陶艺制作体验。
近年来,工作室取得了不少成绩:2020年度,本人主编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陶瓷工艺与制作》校本教材获得“优质课程”荣誉;同年该课程立项厦门城市职业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课程思政”示范课项目;工作室指导学生完成的陶艺作品参加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总决赛,获得三等奖;2022年11月《陶瓷设计与制作》微课完成……工作室的投用为我校艺术设计专业与厦门文创行业搭建了良好的合作桥梁,为学生技能发展、扩展就业空间产生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