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壁画《长城颂》主创程向军揭秘作品背后的故事 |
历时近一年 画稿修改20多次 |
|
|
2024年11月07日·海西晨报·
第A04版
·
城市读本
晨报记者 叶子申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大型漆壁画《长城颂》创作文献展将于11月8日至12月4日在厦门市美术馆展出,全景式展示这一中国现代美术精品工程的创作过程。那么,这件作品有怎样的创作故事?漆壁画《长城颂》创作文献展为何落户厦门?昨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漆壁画《长城颂》主创程向军接受记者采访,揭秘创作该作品背后的故事。
画稿经过20多次修改
大型漆壁画《长城颂》高15米、宽40米,面积达600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幅漆壁画。它由程向军教授带领50余人的团队历时约一年创作而成。
早在2019年,中宣部就曾通过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向全国艺术工作者征集画稿,后来又在2020年4月初委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继续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序厅设计壁画画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共出了30多个方案,经过反复评选,程向军的方案脱颖而出。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创作好《长城颂》,程向军多次登长城采风。“画稿经过20多次修改后,才确定最终版本。”程向军说,“很多细节都反复推敲,有时候我累到吃饭时睡着,团队成员经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程向军介绍,最终的《长城颂》画稿采用中国绘画鸟瞰式构图,画面分成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近景由古松及明长城烽火台、山石造型构成,中远景由绵延不断的群山构成,以表现长城在崇山峻岭之巅起伏的雄姿。山中溪水汇聚成河流,寓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选铝蜂窝板作壁画胎板
程向军表示,漆壁画《长城颂》采用传统漆画技法原理,通过在铝箔粉上刻线,控制整个画面造型,运用多层罩染透明漆,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为了避免室内眩光干扰欣赏壁画,《长城颂》采用大量的材料肌理,将光滑的漆面眩光分散,使壁画达到高贵、厚重、雅致的视觉效果。
由于传统漆板是由木胎制成,尺寸误差较大,材料稳定性不好,易变形,安装也很困难。为解决这一工艺难点,程向军大胆构想,通过国内专家技术论证,决定选用铝蜂窝板作为壁画胎板。“铝蜂窝板不仅减轻了墙体负荷,不易变形,而且误差小,能使画面整体平整。”为了更好安装,程向军将作品分割成100块2米×3米的铝蜂窝板,通过嵌入式安装,以达到更好的观感。
文献展首次亮相选在厦门
大型漆壁画《长城颂》面世以来,受到各界关注。此次在厦门举办《长城颂》创作文献展,是该作品结项之后首次通过展览解密其背后的故事。
程向军说,本次创作文献展第一次亮相就选择厦门,是因为厦门是全国漆画艺术发展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这里聚集了许多优秀的漆画作者;同时,中国美术家协会唯一设在北京之外的漆画艺术委员会也在这里。因此,在厦门举办漆壁画《长城颂》创作文献展,“是向厦门人民汇报,向我们漆画界的同行汇报”。
那么,创作文献展上观众能看到什么?“展览分为序厅、再塑雄姿、巍巍巨龙、结语四个部分,展出大量有关《长城颂》创作过程的绘图手稿、图片视频、内心感悟、艺术评价等资料,并通过声光电等方式,全方位重现从构思到采风、从绘画到安装的创作过程,力图让观众多角度、沉浸式了解和体验这一壁画巨制。”程向军说。
据介绍,策展团队还通过引入3D科技,将平面静态画作转化为栩栩如生的三维沉浸式、动态式空间,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长城颂》带来的震撼效果。
漆壁画《长城颂》主创程向军揭秘作品背后的故事
历时近一年 画稿修改20多次
晨报记者 叶子申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大型漆壁画《长城颂》创作文献展将于11月8日至12月4日在厦门市美术馆展出,全景式展示这一中国现代美术精品工程的创作过程。那么,这件作品有怎样的创作故事?漆壁画《长城颂》创作文献展为何落户厦门?昨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漆壁画《长城颂》主创程向军接受记者采访,揭秘创作该作品背后的故事。
画稿经过20多次修改
大型漆壁画《长城颂》高15米、宽40米,面积达600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幅漆壁画。它由程向军教授带领50余人的团队历时约一年创作而成。
早在2019年,中宣部就曾通过中国文联、中国美术家协会向全国艺术工作者征集画稿,后来又在2020年4月初委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继续为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序厅设计壁画画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一共出了30多个方案,经过反复评选,程向军的方案脱颖而出。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创作好《长城颂》,程向军多次登长城采风。“画稿经过20多次修改后,才确定最终版本。”程向军说,“很多细节都反复推敲,有时候我累到吃饭时睡着,团队成员经常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程向军介绍,最终的《长城颂》画稿采用中国绘画鸟瞰式构图,画面分成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近景由古松及明长城烽火台、山石造型构成,中远景由绵延不断的群山构成,以表现长城在崇山峻岭之巅起伏的雄姿。山中溪水汇聚成河流,寓意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选铝蜂窝板作壁画胎板
程向军表示,漆壁画《长城颂》采用传统漆画技法原理,通过在铝箔粉上刻线,控制整个画面造型,运用多层罩染透明漆,以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为了避免室内眩光干扰欣赏壁画,《长城颂》采用大量的材料肌理,将光滑的漆面眩光分散,使壁画达到高贵、厚重、雅致的视觉效果。
由于传统漆板是由木胎制成,尺寸误差较大,材料稳定性不好,易变形,安装也很困难。为解决这一工艺难点,程向军大胆构想,通过国内专家技术论证,决定选用铝蜂窝板作为壁画胎板。“铝蜂窝板不仅减轻了墙体负荷,不易变形,而且误差小,能使画面整体平整。”为了更好安装,程向军将作品分割成100块2米×3米的铝蜂窝板,通过嵌入式安装,以达到更好的观感。
文献展首次亮相选在厦门
大型漆壁画《长城颂》面世以来,受到各界关注。此次在厦门举办《长城颂》创作文献展,是该作品结项之后首次通过展览解密其背后的故事。
程向军说,本次创作文献展第一次亮相就选择厦门,是因为厦门是全国漆画艺术发展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这里聚集了许多优秀的漆画作者;同时,中国美术家协会唯一设在北京之外的漆画艺术委员会也在这里。因此,在厦门举办漆壁画《长城颂》创作文献展,“是向厦门人民汇报,向我们漆画界的同行汇报”。
那么,创作文献展上观众能看到什么?“展览分为序厅、再塑雄姿、巍巍巨龙、结语四个部分,展出大量有关《长城颂》创作过程的绘图手稿、图片视频、内心感悟、艺术评价等资料,并通过声光电等方式,全方位重现从构思到采风、从绘画到安装的创作过程,力图让观众多角度、沉浸式了解和体验这一壁画巨制。”程向军说。
据介绍,策展团队还通过引入3D科技,将平面静态画作转化为栩栩如生的三维沉浸式、动态式空间,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长城颂》带来的震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