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张警官在,特别有安全感” |
碧山派出所民警张忠锦深受辖区居民信赖 |
|
2024年11月08日·海西晨报·
第A08版
·
城市读本
 |
张忠锦(右)和同事在辖区巡逻。 |
|
 |
国庆期间,张忠锦给小游客送红旗。 |
|
 |
张忠锦(右)走访辖区商家。 |
|
晨报记者 张玲玲
今年49岁的张忠锦是碧山派出所案件办理队的一名民警。半个月前,他在值班时突发心脏病,万幸的是被同事们及时发现送医,有惊无险。这位被誉为派出所“老黄牛”的民警因此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碧山所辖区的百姓十分惦念他,牵挂着他的身体状况。
他是办案队里最年长、最有经验的民警,是有情有智的“百姓娘家人”,是舍不得给人添麻烦的好同事,是言传身教、亲厚待人的好师傅……从警26年,在碧山派出所8年,张忠锦尽职尽责。近日,张忠锦告诉记者,他的身在家休养,心却已飞回所里,期待着早日重返岗位。
百姓说:
他设身处地为民解忧
近日,记者来到张忠锦家中,只见他本就消瘦的脸颊更凹陷了,但他的眼神、语气仍旧温柔。
据介绍,张忠锦是1998年入的警。26年来,他在多个派出所流转,社区、治安、户籍、法制、办案等岗位都待过。2016年,他受益于厦门公安“夫妻团圆”政策,从杏滨派出所调入碧山派出所,把家也安到了厦港街道。
“我们辖区有张警官这样认真负责的好警察,特别有安全感。”一家酒店的经理告诉记者,今年7月的一天下午,一名外地客人到酒店用餐时忘记锁车,后备厢里的高档烟酒等物品被盗。张忠锦接警处理此案,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就通知酒店到派出所领取被盗物品。后来,酒店方才得知,张忠锦和同事驱车追到广东,连夜将3名犯罪嫌疑人带回厦门审讯,一天一夜没有休息。
张忠锦也是调解矛盾纠纷的一把好手。大学城和下澳仔业主的矛盾有20年之久:大学城业主要求建围栏,下澳仔居民则以围栏影响通行为由阻拦,双方起冲突,报了警。张忠锦出警后,几句话就让双方平静下来,并派出代表谈判。经过3次调解,张忠锦提出了一个大家都赞同的办法——在围栏中间为下澳仔居民留一个门,这样既保障了大学城业主的利益,也方便了下澳仔居民出行,圆满化解了这起陈年纠纷。大学城小区物业主任王小龙说,张警官的处理公平公正,大家都信任他。
同事说:
他兢兢业业甘于奉献
碧山派出所是典型的景区所,求助警情多。张忠锦处理过不少找人找物的警情,也为游客解决过各式各样的烦心事,虽然都是小事,但张忠锦从不“小视”,而是始终尽心尽力地为民服务,不少市民游客都记住了这个不太爱说话的警察。
警情多,处理时间长,但张忠锦工作效率却很高。张忠锦不爱麻烦别人,不愿意给同事增加工作量,他说,大家工作都很忙碌,有事儿还是尽量自己“消化”。同事们都说,张忠锦是队里辛勤工作的楷模。
今年3月中旬,张忠锦经历了“三连案”,每三天处理一起刑事案件,每起都在几个小时内告破,还有一起是“案中案”——他在处理一起打架警情时,敏锐察觉受害人表情不自然,进一步深挖发现,受害人身上还背负着另一起刑事案件。每一起案件办理都要经过审讯、提交材料、送押等手续,因案件时限有要求,张忠锦基本都需要通宵处理。他时常连续加班,连所里的电工师傅都知道。
徒弟说:
他倾囊相授言传身教
新警杨梓涛是张忠锦的徒弟。杨梓涛告诉记者,他和张忠锦的师徒情在一年前就结下了。去年2月,还在读警校的杨梓涛来到碧山派出所实习,当时师徒结对,杨梓涛和张忠锦结为师徒。实习期的100多天,师徒同吃同住同值班,张忠锦将办案经验倾囊相授。杨梓涛敬佩于张忠锦的敬业——有一次,为了一起案件,张忠锦出差半个月,回来买不到高铁票,坐了20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硬座;第二天,张忠锦就回所里上班了。张忠锦说,案件不等人,必须以工作为先。
杨梓涛说,师傅很暖,就像父亲一样照顾他、保护他,不仅经常从家里给他带营养汤补身体,而且出警遇到危险情况时,也总让他躲在身后。
不久前,入警刚28天的杨梓涛因帮助群众获赠一面锦旗,他高兴极了,第一时间拿给师傅看。张忠锦告诉杨梓涛,派出所没有轰轰烈烈的大案,但每一起案件都要认真对待,百姓的肯定也是一种荣誉。
爱人说:
他不浪漫但温暖踏实
张忠锦的家就在厦港街道,离碧山派出所直线距离不过几百米,但是他常常无暇回家。张忠锦的爱人李紫红在厦港街道从事党建工作,夫妻俩在同一栋楼里办公,却极少见面。李紫红说,即使之前两个单位在一个食堂就餐,因为张忠锦吃饭时间不固定,他俩很少能在一起吃饭。结婚10多年,夫妻俩从来没有一起外出旅游过。虽然张忠锦不善表达感情,生活中也不讲究浪漫,但是李紫红欣赏张忠锦的踏实、上进、心中有大爱。作为警嫂,李紫红支持张忠锦的工作,在生活上也尽心照顾他。
今年5月6日,张忠锦和16岁的儿子同一天过生日。为了给父子俩庆生,李紫红做了一桌子菜。就在张忠锦下班前,一个被骗的群众来到派出所报案。由于案情复杂,张忠锦笔录做了5个小时,直到晚上11点才回家。此时,桌上饭菜已经凉了,儿子也已经睡下了。但张忠锦没有后悔,他说群众来一趟派出所不容易,民生无小事,小案不小办,尽心尽力才能无愧于心。
“有张警官在,特别有安全感”
碧山派出所民警张忠锦深受辖区居民信赖
 |
张忠锦(右)和同事在辖区巡逻。 |
|
 |
国庆期间,张忠锦给小游客送红旗。 |
|
 |
张忠锦(右)走访辖区商家。 |
|
晨报记者 张玲玲
今年49岁的张忠锦是碧山派出所案件办理队的一名民警。半个月前,他在值班时突发心脏病,万幸的是被同事们及时发现送医,有惊无险。这位被誉为派出所“老黄牛”的民警因此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碧山所辖区的百姓十分惦念他,牵挂着他的身体状况。
他是办案队里最年长、最有经验的民警,是有情有智的“百姓娘家人”,是舍不得给人添麻烦的好同事,是言传身教、亲厚待人的好师傅……从警26年,在碧山派出所8年,张忠锦尽职尽责。近日,张忠锦告诉记者,他的身在家休养,心却已飞回所里,期待着早日重返岗位。
百姓说:
他设身处地为民解忧
近日,记者来到张忠锦家中,只见他本就消瘦的脸颊更凹陷了,但他的眼神、语气仍旧温柔。
据介绍,张忠锦是1998年入的警。26年来,他在多个派出所流转,社区、治安、户籍、法制、办案等岗位都待过。2016年,他受益于厦门公安“夫妻团圆”政策,从杏滨派出所调入碧山派出所,把家也安到了厦港街道。
“我们辖区有张警官这样认真负责的好警察,特别有安全感。”一家酒店的经理告诉记者,今年7月的一天下午,一名外地客人到酒店用餐时忘记锁车,后备厢里的高档烟酒等物品被盗。张忠锦接警处理此案,没想到第二天早上就通知酒店到派出所领取被盗物品。后来,酒店方才得知,张忠锦和同事驱车追到广东,连夜将3名犯罪嫌疑人带回厦门审讯,一天一夜没有休息。
张忠锦也是调解矛盾纠纷的一把好手。大学城和下澳仔业主的矛盾有20年之久:大学城业主要求建围栏,下澳仔居民则以围栏影响通行为由阻拦,双方起冲突,报了警。张忠锦出警后,几句话就让双方平静下来,并派出代表谈判。经过3次调解,张忠锦提出了一个大家都赞同的办法——在围栏中间为下澳仔居民留一个门,这样既保障了大学城业主的利益,也方便了下澳仔居民出行,圆满化解了这起陈年纠纷。大学城小区物业主任王小龙说,张警官的处理公平公正,大家都信任他。
同事说:
他兢兢业业甘于奉献
碧山派出所是典型的景区所,求助警情多。张忠锦处理过不少找人找物的警情,也为游客解决过各式各样的烦心事,虽然都是小事,但张忠锦从不“小视”,而是始终尽心尽力地为民服务,不少市民游客都记住了这个不太爱说话的警察。
警情多,处理时间长,但张忠锦工作效率却很高。张忠锦不爱麻烦别人,不愿意给同事增加工作量,他说,大家工作都很忙碌,有事儿还是尽量自己“消化”。同事们都说,张忠锦是队里辛勤工作的楷模。
今年3月中旬,张忠锦经历了“三连案”,每三天处理一起刑事案件,每起都在几个小时内告破,还有一起是“案中案”——他在处理一起打架警情时,敏锐察觉受害人表情不自然,进一步深挖发现,受害人身上还背负着另一起刑事案件。每一起案件办理都要经过审讯、提交材料、送押等手续,因案件时限有要求,张忠锦基本都需要通宵处理。他时常连续加班,连所里的电工师傅都知道。
徒弟说:
他倾囊相授言传身教
新警杨梓涛是张忠锦的徒弟。杨梓涛告诉记者,他和张忠锦的师徒情在一年前就结下了。去年2月,还在读警校的杨梓涛来到碧山派出所实习,当时师徒结对,杨梓涛和张忠锦结为师徒。实习期的100多天,师徒同吃同住同值班,张忠锦将办案经验倾囊相授。杨梓涛敬佩于张忠锦的敬业——有一次,为了一起案件,张忠锦出差半个月,回来买不到高铁票,坐了20多个小时的绿皮火车硬座;第二天,张忠锦就回所里上班了。张忠锦说,案件不等人,必须以工作为先。
杨梓涛说,师傅很暖,就像父亲一样照顾他、保护他,不仅经常从家里给他带营养汤补身体,而且出警遇到危险情况时,也总让他躲在身后。
不久前,入警刚28天的杨梓涛因帮助群众获赠一面锦旗,他高兴极了,第一时间拿给师傅看。张忠锦告诉杨梓涛,派出所没有轰轰烈烈的大案,但每一起案件都要认真对待,百姓的肯定也是一种荣誉。
爱人说:
他不浪漫但温暖踏实
张忠锦的家就在厦港街道,离碧山派出所直线距离不过几百米,但是他常常无暇回家。张忠锦的爱人李紫红在厦港街道从事党建工作,夫妻俩在同一栋楼里办公,却极少见面。李紫红说,即使之前两个单位在一个食堂就餐,因为张忠锦吃饭时间不固定,他俩很少能在一起吃饭。结婚10多年,夫妻俩从来没有一起外出旅游过。虽然张忠锦不善表达感情,生活中也不讲究浪漫,但是李紫红欣赏张忠锦的踏实、上进、心中有大爱。作为警嫂,李紫红支持张忠锦的工作,在生活上也尽心照顾他。
今年5月6日,张忠锦和16岁的儿子同一天过生日。为了给父子俩庆生,李紫红做了一桌子菜。就在张忠锦下班前,一个被骗的群众来到派出所报案。由于案情复杂,张忠锦笔录做了5个小时,直到晚上11点才回家。此时,桌上饭菜已经凉了,儿子也已经睡下了。但张忠锦没有后悔,他说群众来一趟派出所不容易,民生无小事,小案不小办,尽心尽力才能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