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翔安专场举行 |
活力动力双提升 新城建设展新姿 |
|
|
2024年11月21日·海西晨报·
第A02版
·
重点关注
晨报讯(记者 张雅雯 通讯员 叶晓菲)昨日,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翔安区专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翔安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有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翔安区着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地区生产总值从303亿元增长到887.2亿元,财政总收入从22.1亿元增长到115.1亿元,连续4年入围“中国工业百强区”,获评“全国高质量发展十佳城区”。今年1月—9月,全区6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市前二,其中GDP增长7.4%,连续3年居全市第一。
在“激活力、添动力”方面,翔安区以工业为基础,先后引进天马、中创、盛屯等百亿级龙头项目,培育出2条500亿级的产业链。该区以创新为引领,加快引进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等机构,打造“环厦大科技创新圈”;以园区为载体,持续推动火炬(翔安)产业园、翔安工业园开发建设,打造全省首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全省唯一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建成投用。
在“建新城、焕新貌”方面,翔安区加快重大片区建设,推动翔安新城奥体、国博中心竣工投用,同翔高新城市头、东寮片区逐步成型,翔南片区快速铺开,全区城镇化率从57.7%提升至72.3%,常住人口从37.3万人增加到77万人。
在“攻难点、塑亮点”方面,翔安区深入实施“益企服务”,累计惠企减负超300亿元,行政审批服务网上可办率达100%;主动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率先全市设立台青社区融合公寓、惠台金融服务中心;推动海翔码头正式复航,实现“金门货、翔安通”。
在“重民生、解民忧”方面,翔安区落实稳就业扶持政策,累计新增就业超20万人次;成立全省首个区属普惠性教育集团,厦门实验小学、双十中学等一批名校落地办学,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超12万个;市第五医院、翔安医院连续入围“省单100强”,全区床位数实现翻番。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翔安专场举行
活力动力双提升 新城建设展新姿
晨报讯(记者 张雅雯 通讯员 叶晓菲)昨日,厦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翔安区专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翔安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有关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翔安区着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地区生产总值从303亿元增长到887.2亿元,财政总收入从22.1亿元增长到115.1亿元,连续4年入围“中国工业百强区”,获评“全国高质量发展十佳城区”。今年1月—9月,全区6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市前二,其中GDP增长7.4%,连续3年居全市第一。
在“激活力、添动力”方面,翔安区以工业为基础,先后引进天马、中创、盛屯等百亿级龙头项目,培育出2条500亿级的产业链。该区以创新为引领,加快引进上海张江高校协同创新研究院等机构,打造“环厦大科技创新圈”;以园区为载体,持续推动火炬(翔安)产业园、翔安工业园开发建设,打造全省首个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全省唯一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建成投用。
在“建新城、焕新貌”方面,翔安区加快重大片区建设,推动翔安新城奥体、国博中心竣工投用,同翔高新城市头、东寮片区逐步成型,翔南片区快速铺开,全区城镇化率从57.7%提升至72.3%,常住人口从37.3万人增加到77万人。
在“攻难点、塑亮点”方面,翔安区深入实施“益企服务”,累计惠企减负超300亿元,行政审批服务网上可办率达100%;主动融入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率先全市设立台青社区融合公寓、惠台金融服务中心;推动海翔码头正式复航,实现“金门货、翔安通”。
在“重民生、解民忧”方面,翔安区落实稳就业扶持政策,累计新增就业超20万人次;成立全省首个区属普惠性教育集团,厦门实验小学、双十中学等一批名校落地办学,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超12万个;市第五医院、翔安医院连续入围“省单100强”,全区床位数实现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