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南“阿搭嫂”为何打动人心? |
戏曲电影《阿搭嫂》被多个电影奖项青睐,拍摄故事让人动容 |
|
2024年11月29日·海西晨报·
第A05版
·
城市读本
|
戏曲电影《阿搭嫂》剧照。 |
|
|
戏曲电影《阿搭嫂》剧照。 |
|
晨报记者 叶子申
近日,厦门出品的首部戏曲电影《阿搭嫂》喜讯连连——继入围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评委会提名名单后,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三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上,又荣获香港电影紫荆花奖戏曲电影单元“最佳编剧奖”,以及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戏曲电影奖等多项评委会提名。
闽南“阿搭嫂”到底有何魅力,因而被多个重要电影奖项“相中”?昨日,记者采访了《阿搭嫂》的主创、导演等,了解这部戏曲电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集成各版本精华
创作力求“尽善尽美”
戏曲电影《阿搭嫂》由曾学文编剧、程箓执导、朱伟捷作曲,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晶晶领衔主演。该片为2020年中国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拍摄项目,改编自高甲戏《阿搭嫂》,由厦门文广影业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出品,厦门市海峡同根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讲述了古道热肠、好打抱不平、大大咧咧的闽南“阿搭嫂”一连串令人“喜中带涩”的故事。该片历经4年筹备、拍摄与制作,于今年6月全国公映。
曾学文曾三度获得“曹禺奖”,他告诉记者,其最初创作高甲戏《阿搭嫂》剧本是在2005年。“当时我是希望通过这部戏曲让大家关注一些社会现象并引发思考。”曾学文告诉记者,从2006年起,高甲戏《阿搭嫂》由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创排后,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常演不衰。经过多番打磨提升后,《阿搭嫂》还衍生出多种版本,曾获多项大奖。
在戏曲舞台“火了”之后,电影版《阿搭嫂》于2020年开始筹备拍摄,于2022年3月31日开机,集成舞台版本精华,同时又结合电影表达方式进行了丰富和提升。而为写好电影剧本,曾学文也做了许多思考。“电影和戏曲的剧本创作不太一样,它是用镜头来说话的。因此,我根据导演的要求,对剧本进行了全方位的修改,增加了倒叙、插叙、人物内心独白等,进行反复打磨。”曾学文说,剧中有好几段高甲戏唱段,也是根据电影需要重新进行唱词创作,以达到“尽善尽美”。
程箓是京剧科班出身,曾执导过京剧电影《大闹天宫》,但此次执导戏曲电影《阿搭嫂》是他首次导演闽南语戏曲电影。“这对我来说,难度挺大的。”程箓告诉记者,高甲戏《阿搭嫂》在舞台上演了18年,有多个不同版本。这次拍摄电影,他们特意选了一个版本来“打底”,再糅合其他几个版本的精华。“个中取舍,都需要经过多番讨论和修改。”程箓说。
演员们非常敬业
有老演员累得睡着了
戏曲电影《阿搭嫂》在拍摄过程中,也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程箓说,电影是分镜头拍摄的,有许多特写镜头,演员脸部表情要特别丰富,很多需要现场临时排练。此外,不同于舞台上动作转换连贯,电影经常使用定格镜头,因此演员更需要具备即兴表演的功力,可能一个镜头要重复拍好几遍才能达到要求。
“虽然演员们都是第一次拍电影,但他们很快进入电影的表演状态,表现非常好。”程箓告诉记者,尤其是主演吴晶晶老师,她原本是唱青衣的,结果演了这个女丑,“跨行当如此之大”。吴晶晶不单单是“跨行当”,还加入了一些老旦小生的唱法和身段,让“阿搭嫂”这个角色成为她独有的风格,“实在不简单”。
在电影中扮演“秀才”的高甲戏演员纪亚福,为演好角色,可以说是“拼了”。据介绍,他已70多岁,为了演好角色,很多动作都是亲力亲为,比如背着百来斤重的孩子又唱又跳,却从不喊累。“有一场戏,纪老师需要躺在地上,群众围观看热闹,围着他争吵。我们NG了好几遍,突然听到了呼噜声,才发现纪老师已经累得睡着了。”程箓说。
一部优秀的电影,音乐也很重要。戏曲电影《阿搭嫂》的作曲是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原主任、一级作曲朱伟捷,为贴合电影的后期剪辑,又能保持音乐完整性,他对舞台版《阿搭嫂》音乐做了较大调整。尽管这样做难度很大,但他一段一段地修改,努力贴合电影的音乐表达。
电影艺术形式
让演员有更多即兴发挥
作为电影《阿搭嫂》的主演,吴晶晶也有许多体会。吴晶晶说,虽然在舞台上演绎过无数次“阿搭嫂”,但这次是她第一次拍电影,感觉“累并快乐着”。
“电影的表演方式与舞台完全不同,舞台上基本上都是一遍过。拍摄电影不一样,有时候短短一句台词,也要分成两三个镜头来拍摄,这也为我提供了更多即兴发挥的空间。”吴晶晶坦言:“这次演得特别过瘾,电影的最终呈现效果也令人满意。”
戏曲电影《阿搭嫂》入围了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评委会提名名单,在本届“金鸡奖”颁奖典礼入场仪式上,吴晶晶也跟着团队一起走红毯,感受被聚光灯关注的荣光。虽然最后没有成功拿奖,但吴晶晶却表示“很知足”。她开心地表示,演这部戏,她“‘丑’了18年”,此次获得“金鸡奖”评委的肯定,她有一种“‘丑’到尽头就是美的感悟”。
吴晶晶认为,“丑角”虽然“貌不惊人”,但舞台表现要求“层次丰富、情感丰富”。因此,在她看来,“丑角”同样精彩且重要。“我希望能通过‘阿搭嫂’这个角色,向更多人介绍福建文化和高甲戏的美。”吴晶晶说。
闽南“阿搭嫂”为何打动人心?
戏曲电影《阿搭嫂》被多个电影奖项青睐,拍摄故事让人动容
|
戏曲电影《阿搭嫂》剧照。 |
|
|
戏曲电影《阿搭嫂》剧照。 |
|
晨报记者 叶子申
近日,厦门出品的首部戏曲电影《阿搭嫂》喜讯连连——继入围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评委会提名名单后,在不久前举办的第三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上,又荣获香港电影紫荆花奖戏曲电影单元“最佳编剧奖”,以及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戏曲电影奖等多项评委会提名。
闽南“阿搭嫂”到底有何魅力,因而被多个重要电影奖项“相中”?昨日,记者采访了《阿搭嫂》的主创、导演等,了解这部戏曲电影创作背后的故事。
集成各版本精华
创作力求“尽善尽美”
戏曲电影《阿搭嫂》由曾学文编剧、程箓执导、朱伟捷作曲,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吴晶晶领衔主演。该片为2020年中国戏剧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拍摄项目,改编自高甲戏《阿搭嫂》,由厦门文广影业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出品,厦门市海峡同根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讲述了古道热肠、好打抱不平、大大咧咧的闽南“阿搭嫂”一连串令人“喜中带涩”的故事。该片历经4年筹备、拍摄与制作,于今年6月全国公映。
曾学文曾三度获得“曹禺奖”,他告诉记者,其最初创作高甲戏《阿搭嫂》剧本是在2005年。“当时我是希望通过这部戏曲让大家关注一些社会现象并引发思考。”曾学文告诉记者,从2006年起,高甲戏《阿搭嫂》由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创排后,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常演不衰。经过多番打磨提升后,《阿搭嫂》还衍生出多种版本,曾获多项大奖。
在戏曲舞台“火了”之后,电影版《阿搭嫂》于2020年开始筹备拍摄,于2022年3月31日开机,集成舞台版本精华,同时又结合电影表达方式进行了丰富和提升。而为写好电影剧本,曾学文也做了许多思考。“电影和戏曲的剧本创作不太一样,它是用镜头来说话的。因此,我根据导演的要求,对剧本进行了全方位的修改,增加了倒叙、插叙、人物内心独白等,进行反复打磨。”曾学文说,剧中有好几段高甲戏唱段,也是根据电影需要重新进行唱词创作,以达到“尽善尽美”。
程箓是京剧科班出身,曾执导过京剧电影《大闹天宫》,但此次执导戏曲电影《阿搭嫂》是他首次导演闽南语戏曲电影。“这对我来说,难度挺大的。”程箓告诉记者,高甲戏《阿搭嫂》在舞台上演了18年,有多个不同版本。这次拍摄电影,他们特意选了一个版本来“打底”,再糅合其他几个版本的精华。“个中取舍,都需要经过多番讨论和修改。”程箓说。
演员们非常敬业
有老演员累得睡着了
戏曲电影《阿搭嫂》在拍摄过程中,也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程箓说,电影是分镜头拍摄的,有许多特写镜头,演员脸部表情要特别丰富,很多需要现场临时排练。此外,不同于舞台上动作转换连贯,电影经常使用定格镜头,因此演员更需要具备即兴表演的功力,可能一个镜头要重复拍好几遍才能达到要求。
“虽然演员们都是第一次拍电影,但他们很快进入电影的表演状态,表现非常好。”程箓告诉记者,尤其是主演吴晶晶老师,她原本是唱青衣的,结果演了这个女丑,“跨行当如此之大”。吴晶晶不单单是“跨行当”,还加入了一些老旦小生的唱法和身段,让“阿搭嫂”这个角色成为她独有的风格,“实在不简单”。
在电影中扮演“秀才”的高甲戏演员纪亚福,为演好角色,可以说是“拼了”。据介绍,他已70多岁,为了演好角色,很多动作都是亲力亲为,比如背着百来斤重的孩子又唱又跳,却从不喊累。“有一场戏,纪老师需要躺在地上,群众围观看热闹,围着他争吵。我们NG了好几遍,突然听到了呼噜声,才发现纪老师已经累得睡着了。”程箓说。
一部优秀的电影,音乐也很重要。戏曲电影《阿搭嫂》的作曲是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原主任、一级作曲朱伟捷,为贴合电影的后期剪辑,又能保持音乐完整性,他对舞台版《阿搭嫂》音乐做了较大调整。尽管这样做难度很大,但他一段一段地修改,努力贴合电影的音乐表达。
电影艺术形式
让演员有更多即兴发挥
作为电影《阿搭嫂》的主演,吴晶晶也有许多体会。吴晶晶说,虽然在舞台上演绎过无数次“阿搭嫂”,但这次是她第一次拍电影,感觉“累并快乐着”。
“电影的表演方式与舞台完全不同,舞台上基本上都是一遍过。拍摄电影不一样,有时候短短一句台词,也要分成两三个镜头来拍摄,这也为我提供了更多即兴发挥的空间。”吴晶晶坦言:“这次演得特别过瘾,电影的最终呈现效果也令人满意。”
戏曲电影《阿搭嫂》入围了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评委会提名名单,在本届“金鸡奖”颁奖典礼入场仪式上,吴晶晶也跟着团队一起走红毯,感受被聚光灯关注的荣光。虽然最后没有成功拿奖,但吴晶晶却表示“很知足”。她开心地表示,演这部戏,她“‘丑’了18年”,此次获得“金鸡奖”评委的肯定,她有一种“‘丑’到尽头就是美的感悟”。
吴晶晶认为,“丑角”虽然“貌不惊人”,但舞台表现要求“层次丰富、情感丰富”。因此,在她看来,“丑角”同样精彩且重要。“我希望能通过‘阿搭嫂’这个角色,向更多人介绍福建文化和高甲戏的美。”吴晶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