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泾源小记者走进集美学村和鼓浪屿 |
感受人文底蕴 领略秀美风光 |
|
|
2025年01月14日·海西晨报·
第A08版
·
特别报道
|
宁夏泾源小记者与《集美报》嘉庚书房小记者面对面唱歌、吟诗。记者 谢祯 摄 |
|
|
走进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 记者 白若雪 摄 |
|
|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 泾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
|
晨报记者 白若雪 颜司雅
林舒凡
昨日,“山海情、公益心,向光前行!”宁夏泾源小记者厦门研学活动继续开展,孩子们带着热情与好奇,走进集美学村和鼓浪屿,感受人文底蕴,领略秀美风光。
本次活动由厦门日报社、厦门市东西部协作办指导,海西晨报社、泾源县融媒体中心主办,厦门市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共青团泾源县委员会、泾源县闽宁办、泾源县教育体育局、厦门各区融媒体中心协办,厦门市湖里区金山街道商会特别支持。
探访集美学村
感受嘉庚精神
当天上午,25名宁夏泾源小记者与10名《集美报》嘉庚书房小记者一同走进钟灵毓秀的集美学村,深入了解陈嘉庚光辉事迹,感受嘉庚精神。
集美鳌园位于集美学村东南角海滨,由陈嘉庚亲自设计、督建而成。园中建筑和雕刻包含中外古今、天文地理、科学技术、书法绘画、动物植物、工农业生产等诸多方面,均体现陈嘉庚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社会教育思想。
走进鳌园,高大巍峨的集美解放纪念碑便映入眼帘,小记者们拾级而上,跟随讲解人员了解相关历史。“陈嘉庚先生太伟大了!”小记者们深入了解陈嘉庚捐资助教的往事后,涌现出深深的崇敬之情。“之前听妈妈讲过陈嘉庚的事迹,知道他是一位爱国华侨,修建了很多学校,一直很敬佩他。这次参观鳌园,我对陈嘉庚的了解更多了。”泾源县第三小学六年级学生张灏妍和记者分享了她拍摄的照片。
参观完鳌园后,小记者们搭车前往集美学村的标志性景点——龙舟池。他们漫步池边,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聆听学村故事。陈嘉庚不仅致力于兴办教育、建设故乡,还积极推广民族体育文化,将龙舟赛活动引入集美学村。龙舟赛延续至今,是嘉庚精神不断传承与发展的见证。
矗立于龙舟池畔的嘉庚建筑群吸引了小记者们的目光。海西晨报社对外传播部主任、《公益周刊》主编谢祯为小记者们介绍了这些经典建筑历经岁月洗礼的往事。小记者们被气势宏伟的建筑群折服,纷纷拿出手机记录。
漫步美丽琴岛
品味文化交融
铜镀金象驮转花钟、铜镀金四豹驮人打钟、西洋军乐摇琴……昨日下午,宁夏泾源小记者们走进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一件件精美文物仿佛会说话,跨越时空,带领孩子们踏上一场文化交流之旅,领略宫廷珍藏和异域风情。
小记者们穿梭在各个展厅,目不暇接。“这些文物真的太漂亮了,技艺精湛、细节精美,很震撼。”就读于泾源县第二中学七年级的伍子萱认真聆听讲解,她惊叹道:“在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古人却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真的让我很佩服。”
随后,小记者们登上鼓浪屿,感受琴岛的独特魅力。鼓浪屿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岛上有近千座不同历史时期建筑。孩子们还聆听了马约翰体育场的故事、了解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英勇事迹。所见所闻,让孩子们对鼓浪屿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鼓浪屿文化交融的魅力。
“鼓浪屿的海滨风光与浓厚的文化底蕴相融合,我特别喜欢”“鼓浪屿太美了,郁郁葱葱的植被,各种风格的建筑,让人应接不暇”“第一次看到大海,原来冬天的大海是调皮的,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软绵绵的,特别舒服……”小记者们纷纷表示,鼓浪屿之行不仅让他们看到了美景、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激发了他们探索历史文化的热情。他们希望今后有更多机会参与此类活动,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
声音
泾源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阎红菊:
续写闽宁一家亲的故事
孩子们把说不完的感受都写进了日记。累并快乐着,每一个研学点都让孩子们眼前一亮,期待的眼神、欢喜的心情、撒开脚丫飞奔的快乐感染着大家。
厦门和泾源虽然相隔数千公里,但隔不住厦门人民对泾源孩子们的挂念。厦门的老师千里迢迢来到泾源,为教育界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教学理念,让泾源的孩子们有了不一样的课堂体验。
感谢海西晨报社为泾源的孩子们提供此次机会,从在泾源的校园里聆听厦门老师的精彩课程,到在厦门和小记者们交流、实地探访厦门的魅力,不一样的体验给了孩子们不一样的感触。泾源县首届小记者团的孩子们纷纷表示,一定好好学习,锻炼强健体魄,发挥好小记者的作用,宣传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泾源,讲述山海情,播撒爱的种子,续写闽宁一家亲的故事。(记者 白若雪)
《集美报》嘉庚书房小记者 王予彤:
结交来自宁夏的新朋友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集美报》嘉庚书房小记者团研学活动,感到非常开心。我们走进集美鳌园,深入了解陈嘉庚的爱国事迹,他真的太伟大了!还有一件欣喜的事,就是我结交了来自宁夏的新朋友,并向他们介绍了我的学校——集美小学,希望他们可以常来集美玩。
(记者 颜司雅 林舒凡)
宁夏泾源小记者走进集美学村和鼓浪屿
感受人文底蕴 领略秀美风光
|
宁夏泾源小记者与《集美报》嘉庚书房小记者面对面唱歌、吟诗。记者 谢祯 摄 |
|
|
走进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 记者 白若雪 摄 |
|
|
孩子们在沙滩上玩耍。 泾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
|
晨报记者 白若雪 颜司雅
林舒凡
昨日,“山海情、公益心,向光前行!”宁夏泾源小记者厦门研学活动继续开展,孩子们带着热情与好奇,走进集美学村和鼓浪屿,感受人文底蕴,领略秀美风光。
本次活动由厦门日报社、厦门市东西部协作办指导,海西晨报社、泾源县融媒体中心主办,厦门市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共青团泾源县委员会、泾源县闽宁办、泾源县教育体育局、厦门各区融媒体中心协办,厦门市湖里区金山街道商会特别支持。
探访集美学村
感受嘉庚精神
当天上午,25名宁夏泾源小记者与10名《集美报》嘉庚书房小记者一同走进钟灵毓秀的集美学村,深入了解陈嘉庚光辉事迹,感受嘉庚精神。
集美鳌园位于集美学村东南角海滨,由陈嘉庚亲自设计、督建而成。园中建筑和雕刻包含中外古今、天文地理、科学技术、书法绘画、动物植物、工农业生产等诸多方面,均体现陈嘉庚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社会教育思想。
走进鳌园,高大巍峨的集美解放纪念碑便映入眼帘,小记者们拾级而上,跟随讲解人员了解相关历史。“陈嘉庚先生太伟大了!”小记者们深入了解陈嘉庚捐资助教的往事后,涌现出深深的崇敬之情。“之前听妈妈讲过陈嘉庚的事迹,知道他是一位爱国华侨,修建了很多学校,一直很敬佩他。这次参观鳌园,我对陈嘉庚的了解更多了。”泾源县第三小学六年级学生张灏妍和记者分享了她拍摄的照片。
参观完鳌园后,小记者们搭车前往集美学村的标志性景点——龙舟池。他们漫步池边,一边欣赏风景,一边聆听学村故事。陈嘉庚不仅致力于兴办教育、建设故乡,还积极推广民族体育文化,将龙舟赛活动引入集美学村。龙舟赛延续至今,是嘉庚精神不断传承与发展的见证。
矗立于龙舟池畔的嘉庚建筑群吸引了小记者们的目光。海西晨报社对外传播部主任、《公益周刊》主编谢祯为小记者们介绍了这些经典建筑历经岁月洗礼的往事。小记者们被气势宏伟的建筑群折服,纷纷拿出手机记录。
漫步美丽琴岛
品味文化交融
铜镀金象驮转花钟、铜镀金四豹驮人打钟、西洋军乐摇琴……昨日下午,宁夏泾源小记者们走进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一件件精美文物仿佛会说话,跨越时空,带领孩子们踏上一场文化交流之旅,领略宫廷珍藏和异域风情。
小记者们穿梭在各个展厅,目不暇接。“这些文物真的太漂亮了,技艺精湛、细节精美,很震撼。”就读于泾源县第二中学七年级的伍子萱认真聆听讲解,她惊叹道:“在技术不发达的时代,古人却能创造出这样的作品,真的让我很佩服。”
随后,小记者们登上鼓浪屿,感受琴岛的独特魅力。鼓浪屿素有“万国建筑博物馆”的美誉,岛上有近千座不同历史时期建筑。孩子们还聆听了马约翰体育场的故事、了解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英勇事迹。所见所闻,让孩子们对鼓浪屿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深刻体会到鼓浪屿文化交融的魅力。
“鼓浪屿的海滨风光与浓厚的文化底蕴相融合,我特别喜欢”“鼓浪屿太美了,郁郁葱葱的植被,各种风格的建筑,让人应接不暇”“第一次看到大海,原来冬天的大海是调皮的,光着脚丫踩在沙滩上,软绵绵的,特别舒服……”小记者们纷纷表示,鼓浪屿之行不仅让他们看到了美景、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也激发了他们探索历史文化的热情。他们希望今后有更多机会参与此类活动,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
声音
泾源县教育体育局副局长 阎红菊:
续写闽宁一家亲的故事
孩子们把说不完的感受都写进了日记。累并快乐着,每一个研学点都让孩子们眼前一亮,期待的眼神、欢喜的心情、撒开脚丫飞奔的快乐感染着大家。
厦门和泾源虽然相隔数千公里,但隔不住厦门人民对泾源孩子们的挂念。厦门的老师千里迢迢来到泾源,为教育界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教学理念,让泾源的孩子们有了不一样的课堂体验。
感谢海西晨报社为泾源的孩子们提供此次机会,从在泾源的校园里聆听厦门老师的精彩课程,到在厦门和小记者们交流、实地探访厦门的魅力,不一样的体验给了孩子们不一样的感触。泾源县首届小记者团的孩子们纷纷表示,一定好好学习,锻炼强健体魄,发挥好小记者的作用,宣传家乡,让更多的人了解泾源,讲述山海情,播撒爱的种子,续写闽宁一家亲的故事。(记者 白若雪)
《集美报》嘉庚书房小记者 王予彤:
结交来自宁夏的新朋友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集美报》嘉庚书房小记者团研学活动,感到非常开心。我们走进集美鳌园,深入了解陈嘉庚的爱国事迹,他真的太伟大了!还有一件欣喜的事,就是我结交了来自宁夏的新朋友,并向他们介绍了我的学校——集美小学,希望他们可以常来集美玩。
(记者 颜司雅 林舒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