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享春日 农耕拾趣 |
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开启春季研学之旅 |
|
2025年03月25日·海西晨报·
第A07版
·
特别报道
 |
齐心协力犁地忙。 |
|
 |
抡起木槌打糍粑。 |
|
 |
“浑水摸鱼”乐趣多。 |
|
 |
非遗扎染惊喜多。 |
|
 |
挑扁担运粮接力。 |
|
 |
田间插秧乐陶陶。 |
|
晨报记者 陈起鸿 通讯员 易奕
春意盎然的三月,正是踏青好时节。近日,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走进厦门天竺山研学基地、三五丘七彩田园,化身“小农人”,种下秧苗、采摘蔬果,汲取农业知识,体验趣味游戏,享受了一场沉浸式的春季研学之旅。
从书香四溢的课堂到硕果丰收的田野,让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全力推进“励志教育”办学特色,注重激活学生成长型思维,通过创造性劳动激发学生成就感,也让学生领悟“劳动创造价值”的自强内核,让自立意识扎根于真实劳动场景中。
童手插秧 趣探农耕世界
当天,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前往厦门天竺山研学基地。他们在田野间撒欢、在泥泞中摸鱼,在非遗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每一项精心设计的活动都成为孩子们收获成长、快乐与感动的珍贵印记。
活动伊始,孩子们迈入一片湿润柔软的泥土地,开启了他们的农耕初体验。大家挽起裤腿、卷起衣袖,小心翼翼地将一株株秧苗插入泥中,稚嫩的脸庞写满认真。紧接着,孩子们转战“小泥塘”,挑战“浑水摸鱼”。他们小心摸索、迅速出击,笑声不断。五年(3)班的祝梦佳说:“捉泥鳅和黄鳝看起来简单,其实很考验技巧,要眼疾手快才行!”
孩子们还化身“小小科学家”,操作土壤酸碱测试实验。他们屏气凝神,观察试纸颜色的神奇变化。随后,他们走进农具展示区,了解犁、耙、锄头等传统工具的用途,并合力体验犁地,在真实劳作中体悟农民伯伯的辛苦与智慧。
离开田地,孩子们奔赴色彩与创意的奇妙旅程——非遗扎染体验。他们先将布料折叠、固定,再将其浸泡在从板蓝根、栀子花等植物里提取的天然染料溶液中。待展开晾晒,布面上便呈现出奇妙的图案。六年(4)班的罗梦婷兴奋地说:“扎染就像魔法,真是充满惊喜!”
接下来,孩子们走进香气四溢的食育课堂,体验传统的糍粑制作流程。他们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中,轮流抡起木槌,将糯米捶打至软糯黏稠,再揉成团,裹上花生碎与红糖。一口咬下,糍粑软糯香甜,令人回味无穷。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传统民俗的实践过程中,不仅深刻感悟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辛勤劳作后品尝到了收获的甘甜。
农耕运动会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拉开帷幕。大家分组进行“挑扁担运粮”接力赛,不仅要挑着两筐“农作物”奔跑,而且要努力保持平衡。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童趣与汗水交织成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
采摘果蔬 感受丰收喜悦
三五丘七彩田园同样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小农人”。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孩子们通过农耕实践、趣味游戏与知识课堂,感受田野劳作的魅力,领悟“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踏入三五丘七彩田园,孩子们瞬间被农作物吸引,纷纷撸起袖子,开启了大头菜采摘之旅。孩子们蹲在田间,仔细辨别叶片形状,拔出饱满的大头菜。装进竹筐时,他们还不忘比一比谁的“战利品”个头最大。二年(1)班梁怀瑾开心地表示:“拔菜的时候,感受到农民伯伯的辛苦,真的很有收获。”
最令孩子们兴奋的莫过于“牛耕地”体验。孩子们扶着犁具,深一脚浅一脚地翻动泥土。尽管他们动作生疏,但课本中的“农耕文化”在他们心中变得清晰可触。田间还设置了“蔬菜连连看”“玩转飞盘”“滚铁环”等趣味游戏,孩子们欢笑不断,既锻炼了协作能力,又加深了对农作物的认知。
此次研学还特别设置了农业发展史课堂。在乡村振兴馆内,讲解员绘声绘色地介绍各式农业用具。从上古时候的农耕用具,到如今的机械化耕种,讲解员娓娓道来,孩子们纷纷瞪大好奇的双眼,用心感受几千年来的农业变迁史。
本版图片 记者 唐光峰 摄
乐享春日 农耕拾趣
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开启春季研学之旅
 |
齐心协力犁地忙。 |
|
 |
抡起木槌打糍粑。 |
|
 |
“浑水摸鱼”乐趣多。 |
|
 |
非遗扎染惊喜多。 |
|
 |
挑扁担运粮接力。 |
|
 |
田间插秧乐陶陶。 |
|
晨报记者 陈起鸿 通讯员 易奕
春意盎然的三月,正是踏青好时节。近日,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走进厦门天竺山研学基地、三五丘七彩田园,化身“小农人”,种下秧苗、采摘蔬果,汲取农业知识,体验趣味游戏,享受了一场沉浸式的春季研学之旅。
从书香四溢的课堂到硕果丰收的田野,让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全力推进“励志教育”办学特色,注重激活学生成长型思维,通过创造性劳动激发学生成就感,也让学生领悟“劳动创造价值”的自强内核,让自立意识扎根于真实劳动场景中。
童手插秧 趣探农耕世界
当天,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前往厦门天竺山研学基地。他们在田野间撒欢、在泥泞中摸鱼,在非遗体验中感受文化魅力。每一项精心设计的活动都成为孩子们收获成长、快乐与感动的珍贵印记。
活动伊始,孩子们迈入一片湿润柔软的泥土地,开启了他们的农耕初体验。大家挽起裤腿、卷起衣袖,小心翼翼地将一株株秧苗插入泥中,稚嫩的脸庞写满认真。紧接着,孩子们转战“小泥塘”,挑战“浑水摸鱼”。他们小心摸索、迅速出击,笑声不断。五年(3)班的祝梦佳说:“捉泥鳅和黄鳝看起来简单,其实很考验技巧,要眼疾手快才行!”
孩子们还化身“小小科学家”,操作土壤酸碱测试实验。他们屏气凝神,观察试纸颜色的神奇变化。随后,他们走进农具展示区,了解犁、耙、锄头等传统工具的用途,并合力体验犁地,在真实劳作中体悟农民伯伯的辛苦与智慧。
离开田地,孩子们奔赴色彩与创意的奇妙旅程——非遗扎染体验。他们先将布料折叠、固定,再将其浸泡在从板蓝根、栀子花等植物里提取的天然染料溶液中。待展开晾晒,布面上便呈现出奇妙的图案。六年(4)班的罗梦婷兴奋地说:“扎染就像魔法,真是充满惊喜!”
接下来,孩子们走进香气四溢的食育课堂,体验传统的糍粑制作流程。他们将蒸熟的糯米倒入石臼中,轮流抡起木槌,将糯米捶打至软糯黏稠,再揉成团,裹上花生碎与红糖。一口咬下,糍粑软糯香甜,令人回味无穷。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传统民俗的实践过程中,不仅深刻感悟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在辛勤劳作后品尝到了收获的甘甜。
农耕运动会在孩子们的期待中拉开帷幕。大家分组进行“挑扁担运粮”接力赛,不仅要挑着两筐“农作物”奔跑,而且要努力保持平衡。现场欢呼声此起彼伏,童趣与汗水交织成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
采摘果蔬 感受丰收喜悦
三五丘七彩田园同样迎来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小农人”。厦门市高殿中心小学一、二、三年级的孩子们通过农耕实践、趣味游戏与知识课堂,感受田野劳作的魅力,领悟“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踏入三五丘七彩田园,孩子们瞬间被农作物吸引,纷纷撸起袖子,开启了大头菜采摘之旅。孩子们蹲在田间,仔细辨别叶片形状,拔出饱满的大头菜。装进竹筐时,他们还不忘比一比谁的“战利品”个头最大。二年(1)班梁怀瑾开心地表示:“拔菜的时候,感受到农民伯伯的辛苦,真的很有收获。”
最令孩子们兴奋的莫过于“牛耕地”体验。孩子们扶着犁具,深一脚浅一脚地翻动泥土。尽管他们动作生疏,但课本中的“农耕文化”在他们心中变得清晰可触。田间还设置了“蔬菜连连看”“玩转飞盘”“滚铁环”等趣味游戏,孩子们欢笑不断,既锻炼了协作能力,又加深了对农作物的认知。
此次研学还特别设置了农业发展史课堂。在乡村振兴馆内,讲解员绘声绘色地介绍各式农业用具。从上古时候的农耕用具,到如今的机械化耕种,讲解员娓娓道来,孩子们纷纷瞪大好奇的双眼,用心感受几千年来的农业变迁史。
本版图片 记者 唐光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