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7日·海西晨报·
第A09版
·
城市读本
 |
无人机和旋耕机配合,开展“飞播”作业。同民安供图 |
|
晨报记者 洪艳艳
谷雨时节,农事正酣。近来,同安区的沃野田畴间到处都是“铁牛”闹春耕、无人机飞越农田的繁忙景象。
在同安区汀溪镇褒美村御蔬佳生态专业合作社农田基地,农机手熟练驾驶插秧机,启动、变速、取秧、栽播、变向、喂秧……插秧机来回穿梭,一丛丛绿油油的秧苗被整齐地插入田间。“机器一开,省时又省力,10多分钟就能完成1亩田的插秧任务。”御蔬佳生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泓达说,近来,合作社已经陆续完成500亩早稻插秧作业。
作为辖区的种植大户,黄泓达购置了拖拉机、起垄机、移栽机、收割机等机械化设备20多台。以水稻种植为例,基地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一天可以轻松播种30亩水稻,而过去依靠人工,一天只能播种1亩。
现代农业的科技力量还不止于此。无人机在农田上方盘旋飞舞,旱稻种子便可精准均匀撒落田间,10分钟左右便可完成80亩稻田播种任务。
连日来,厦门顺仔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植保无人机飞手奔波于同安区莲花镇、汀溪镇、五显镇等地,开展无人机“飞播”作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志顺告诉记者,合作社于2023年购入两台无人机,今年以来无人机“飞播”作业逐步被推广熟知,订单接连不断,截至目前已经接了上千亩“飞播”订单,比去年翻了一番不止。
无人机“飞播”作业不仅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播种也更均匀、精准。据了解,在“飞播”前,旱稻种子已经过浸泡、沥干、暗化催芽等处理,还与拌种悬浮剂进行充分融合,提升成活率。无人机“飞播”后,旋耕机会接着进行一轮浅旋作业,为种子覆盖上一层土,助力种子生根发芽。“无人机从起飞算起,1分钟可以完成8亩地播种任务,无人机和旋耕机配合,1天可以完成300亩的播种作业。”张志顺说。
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让农耕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同安区是厦门市的水稻主要种植区域,在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中占半壁江山。目前,同安区水稻种植已能实现打田、插秧、采收、烘干等全过程机械化,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机械化作业。数据显示,同安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突破80%。插秧机、旋耕机、农业无人机等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生动诠释了从“面朝黄土”到“指尖种田”的产业升级。
虽说科技赋予农耕生产大能量,但面对同安小农生产多、地块零散、多山地丘陵等现状,还需根据现实需求及地域特色“借势而兴”。未来,通过引入更多适合山区生产的农机设备、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举措,可以让田间管理更科学、农业生产更高效,进一步推动同安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全市农业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经验。
同安春耕里的“科技范儿”
 |
无人机和旋耕机配合,开展“飞播”作业。同民安供图 |
|
晨报记者 洪艳艳
谷雨时节,农事正酣。近来,同安区的沃野田畴间到处都是“铁牛”闹春耕、无人机飞越农田的繁忙景象。
在同安区汀溪镇褒美村御蔬佳生态专业合作社农田基地,农机手熟练驾驶插秧机,启动、变速、取秧、栽播、变向、喂秧……插秧机来回穿梭,一丛丛绿油油的秧苗被整齐地插入田间。“机器一开,省时又省力,10多分钟就能完成1亩田的插秧任务。”御蔬佳生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泓达说,近来,合作社已经陆续完成500亩早稻插秧作业。
作为辖区的种植大户,黄泓达购置了拖拉机、起垄机、移栽机、收割机等机械化设备20多台。以水稻种植为例,基地采用全程机械化种植,一天可以轻松播种30亩水稻,而过去依靠人工,一天只能播种1亩。
现代农业的科技力量还不止于此。无人机在农田上方盘旋飞舞,旱稻种子便可精准均匀撒落田间,10分钟左右便可完成80亩稻田播种任务。
连日来,厦门顺仔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植保无人机飞手奔波于同安区莲花镇、汀溪镇、五显镇等地,开展无人机“飞播”作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志顺告诉记者,合作社于2023年购入两台无人机,今年以来无人机“飞播”作业逐步被推广熟知,订单接连不断,截至目前已经接了上千亩“飞播”订单,比去年翻了一番不止。
无人机“飞播”作业不仅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播种也更均匀、精准。据了解,在“飞播”前,旱稻种子已经过浸泡、沥干、暗化催芽等处理,还与拌种悬浮剂进行充分融合,提升成活率。无人机“飞播”后,旋耕机会接着进行一轮浅旋作业,为种子覆盖上一层土,助力种子生根发芽。“无人机从起飞算起,1分钟可以完成8亩地播种任务,无人机和旋耕机配合,1天可以完成300亩的播种作业。”张志顺说。
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让农耕变得更加高效便捷。同安区是厦门市的水稻主要种植区域,在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中占半壁江山。目前,同安区水稻种植已能实现打田、插秧、采收、烘干等全过程机械化,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机械化作业。数据显示,同安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突破80%。插秧机、旋耕机、农业无人机等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生动诠释了从“面朝黄土”到“指尖种田”的产业升级。
虽说科技赋予农耕生产大能量,但面对同安小农生产多、地块零散、多山地丘陵等现状,还需根据现实需求及地域特色“借势而兴”。未来,通过引入更多适合山区生产的农机设备、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举措,可以让田间管理更科学、农业生产更高效,进一步推动同安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全市农业现代化提供可复制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