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海西晨报·
第A01版
·
封面
 |
孩子给妈妈戴上自己亲手制作的3D饰品。记者 唐光峰 摄 |
|
·A4·
晨报讯(记者 许蔚菡)5月10日,一场以“传家风 报春晖”为主题的母亲节活动在厦门市青少年宫红领巾广场举行,孩子们用歌舞、手作与互动,编织成献给母亲的深情告白,更让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童心的浸润中生根发芽。
上午9时,一曲悠扬的《瑶族舞曲》拉开活动序幕。古筝弦动间,民族舞班的小演员化身灵动的孔雀翩翩起舞,《霓裳羽衣舞盛世》的华美唐风更将观众带入千年文化长河。而最动人的画面,莫过于“献给妈妈的爱”环节——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3D饰品轻轻戴在母亲颈间。这些融合传统纹样与家风家训的手工艺品,是青少年宫老师带领孩子们耗时许久的成果。“妈妈喜欢兰花,我做了兰花图样的耳环,希望她永远优雅美丽。”9岁的小雨说。
舞台下,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让亲子互动更添深意。鹭华国风工作室“笄礼”打卡点前,身着汉服的母女手持团扇定格温馨瞬间;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投壶游戏区,孩子们在父母指导下体验“六艺”雅趣。游园摊位人气高涨,成语填空、优冻对对碰等游戏,让亲子在欢声笑语中重温文化记忆。带着女儿参与活动的陈女士感慨:“孩子第一次知道‘画荻教子’的典故,这样的家风教育比说教更有温度。”
活动现场,故宫文物展板串联起文明对话,《少年志更高》的闽南语童谣唱出文化自信。主办方表示:“我们不仅是在庆祝母亲节,更希望通过孝亲文化与家国情怀的交织,培育青少年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正如少儿合唱团《最亮的星星》所唱,当传统文化以创新形式融入生活,那些关于爱与感恩、责任与传承的种子,终将在新一代心中长成照亮前路的光芒。
这场由市青少年宫精心策划的活动,以文化为纽带,让母爱升华出家风传承的时代意义。当稚嫩的手牵起母亲衣角,当千年礼乐遇见童真笑颜,鹭岛初夏清风里,正流淌着文明赓续的温暖力量。
感恩母爱
母亲节鲜花热销,市民用各种形式祝福母亲
 |
孩子给妈妈戴上自己亲手制作的3D饰品。记者 唐光峰 摄 |
|
·A4·
晨报讯(记者 许蔚菡)5月10日,一场以“传家风 报春晖”为主题的母亲节活动在厦门市青少年宫红领巾广场举行,孩子们用歌舞、手作与互动,编织成献给母亲的深情告白,更让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童心的浸润中生根发芽。
上午9时,一曲悠扬的《瑶族舞曲》拉开活动序幕。古筝弦动间,民族舞班的小演员化身灵动的孔雀翩翩起舞,《霓裳羽衣舞盛世》的华美唐风更将观众带入千年文化长河。而最动人的画面,莫过于“献给妈妈的爱”环节——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3D饰品轻轻戴在母亲颈间。这些融合传统纹样与家风家训的手工艺品,是青少年宫老师带领孩子们耗时许久的成果。“妈妈喜欢兰花,我做了兰花图样的耳环,希望她永远优雅美丽。”9岁的小雨说。
舞台下,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让亲子互动更添深意。鹭华国风工作室“笄礼”打卡点前,身着汉服的母女手持团扇定格温馨瞬间;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投壶游戏区,孩子们在父母指导下体验“六艺”雅趣。游园摊位人气高涨,成语填空、优冻对对碰等游戏,让亲子在欢声笑语中重温文化记忆。带着女儿参与活动的陈女士感慨:“孩子第一次知道‘画荻教子’的典故,这样的家风教育比说教更有温度。”
活动现场,故宫文物展板串联起文明对话,《少年志更高》的闽南语童谣唱出文化自信。主办方表示:“我们不仅是在庆祝母亲节,更希望通过孝亲文化与家国情怀的交织,培育青少年对传统美德的认同感。”正如少儿合唱团《最亮的星星》所唱,当传统文化以创新形式融入生活,那些关于爱与感恩、责任与传承的种子,终将在新一代心中长成照亮前路的光芒。
这场由市青少年宫精心策划的活动,以文化为纽带,让母爱升华出家风传承的时代意义。当稚嫩的手牵起母亲衣角,当千年礼乐遇见童真笑颜,鹭岛初夏清风里,正流淌着文明赓续的温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