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鼓浪屿土著讲“老房子”故事 |
《鼓浪屿老房子的“古早味”》读书分享会昨在外图书城举办 |
|
2022年09月26日·海西晨报·
第A06版
·
城市读本
 |
→鼓浪屿上的殷承宗住宅。 林聪明 摄 |
|
 |
林聪明在分享会现场。 叶子申 摄 |
|
晨报记者 叶子申
坐在台上的林聪明精神矍铄,目光炯炯,说话铿锵有力,鼓浪屿的人和事,他更是信手拈来。
昨日,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林聪明在外图厦门书城的《鼓浪屿老房子的“古早味”》读书分享会上,与特邀主持陈仲义教授对谈交流,为读者讲述鼓浪屿老房子背后的故事。
新挖掘故事占六成
林聪明的微信昵称是“三丘田农民”。这是因为,他出生成长的三丘田是鼓浪屿一个依海为生的聚落。作为土生土长的鼓浪屿人,林聪明在岛上工作过28年。因此,他对鼓浪屿有着深深的眷念,熟悉那里的人、事、风土民情。林聪明说,他在鼓浪屿工作期间,曾对岛上的老房子进行多年的资料整理和写作。近年来,随着研究的积累和深化,他可以从更深更广的视角,感受老房子的血脉筋络,窥视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
在《鼓浪屿老房子的“古早味”》一书里,林聪明选择了10座老房子作为讲述对象,其中新挖掘整理的占到六成,如《延平戏院演绎出鼓浪屿的文化记忆》《洪永明家族一泓情深的琴音和爱国情》《雷厝深藏巷陌鲜为人知的“轶闻”》《廖家别墅和廖家的那些如烟往事》等。
在《台湾名士林尔嘉和林氏府的人与事》一文中,林聪明首次多维度地介绍林尔嘉家族的历史,尤其对林氏府的生活、林尔嘉妻妾和子女的人生,做了生动具体的叙述。而《重返殷承宗钢琴人生和殷宅的动人旋律》一文呈现的,是一位卓越中国钢琴家的鲜活人生,而非概念性的介绍。此外,林聪明还首次披露了林全诚早期对创设厦门自来水工程勘察的经历,以及抗战时期林全诚在香港主持“桐油借款”事务、参加香港“国际工合组织”的传奇故事。
对于那些别人已经讲述过的素材,林聪明则力求有新材料、新角度。
呈现老房子“古早味”
关于鼓浪屿上的“老房子”的故事,已经有不少著述和专文介绍。那么,林聪明为什么还要出这本口述史呢?对此,林聪明告诉记者,这些年,在鼓浪屿“老房子”的讲述与挖掘中,存在着一些失实,甚至“以讹传讹”的东西,导致不少人对鼓浪屿的历史人文存在误解。
他说,鼓浪屿“老房子”所蕴含的丰厚底蕴,仍有许多可以挖掘。而“寻宝”不仅需要更多的历史资料和严谨的考证,更需要找到熟谙“老房子”的本地土著,只有这些知情人才能讲出鲜为人知、别样多彩的细节,呈现出老房子的“古早味”。
“鼓浪屿人性格内敛,当年世家的后人更不会随便向外人透露家族秘籍。没有对你的知根知底,没有对你人格的信任,老鼓浪屿人不会轻易掀开压在箱底下的往事。”林聪明说,正是基于现状,他作为老鼓浪屿人,很自然获得“接地气”的优势。
于是,在他笔下,鼓浪屿上一个个家族隐藏多年的历史不断呈现,共同组成了别样多彩的丰富画面。鼓浪屿在中西文化大潮的碰撞中,在南洋文化的氤氲里,散发着令人着迷的气息。
听鼓浪屿土著讲“老房子”故事
《鼓浪屿老房子的“古早味”》读书分享会昨在外图书城举办
 |
→鼓浪屿上的殷承宗住宅。 林聪明 摄 |
|
 |
林聪明在分享会现场。 叶子申 摄 |
|
晨报记者 叶子申
坐在台上的林聪明精神矍铄,目光炯炯,说话铿锵有力,鼓浪屿的人和事,他更是信手拈来。
昨日,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林聪明在外图厦门书城的《鼓浪屿老房子的“古早味”》读书分享会上,与特邀主持陈仲义教授对谈交流,为读者讲述鼓浪屿老房子背后的故事。
新挖掘故事占六成
林聪明的微信昵称是“三丘田农民”。这是因为,他出生成长的三丘田是鼓浪屿一个依海为生的聚落。作为土生土长的鼓浪屿人,林聪明在岛上工作过28年。因此,他对鼓浪屿有着深深的眷念,熟悉那里的人、事、风土民情。林聪明说,他在鼓浪屿工作期间,曾对岛上的老房子进行多年的资料整理和写作。近年来,随着研究的积累和深化,他可以从更深更广的视角,感受老房子的血脉筋络,窥视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
在《鼓浪屿老房子的“古早味”》一书里,林聪明选择了10座老房子作为讲述对象,其中新挖掘整理的占到六成,如《延平戏院演绎出鼓浪屿的文化记忆》《洪永明家族一泓情深的琴音和爱国情》《雷厝深藏巷陌鲜为人知的“轶闻”》《廖家别墅和廖家的那些如烟往事》等。
在《台湾名士林尔嘉和林氏府的人与事》一文中,林聪明首次多维度地介绍林尔嘉家族的历史,尤其对林氏府的生活、林尔嘉妻妾和子女的人生,做了生动具体的叙述。而《重返殷承宗钢琴人生和殷宅的动人旋律》一文呈现的,是一位卓越中国钢琴家的鲜活人生,而非概念性的介绍。此外,林聪明还首次披露了林全诚早期对创设厦门自来水工程勘察的经历,以及抗战时期林全诚在香港主持“桐油借款”事务、参加香港“国际工合组织”的传奇故事。
对于那些别人已经讲述过的素材,林聪明则力求有新材料、新角度。
呈现老房子“古早味”
关于鼓浪屿上的“老房子”的故事,已经有不少著述和专文介绍。那么,林聪明为什么还要出这本口述史呢?对此,林聪明告诉记者,这些年,在鼓浪屿“老房子”的讲述与挖掘中,存在着一些失实,甚至“以讹传讹”的东西,导致不少人对鼓浪屿的历史人文存在误解。
他说,鼓浪屿“老房子”所蕴含的丰厚底蕴,仍有许多可以挖掘。而“寻宝”不仅需要更多的历史资料和严谨的考证,更需要找到熟谙“老房子”的本地土著,只有这些知情人才能讲出鲜为人知、别样多彩的细节,呈现出老房子的“古早味”。
“鼓浪屿人性格内敛,当年世家的后人更不会随便向外人透露家族秘籍。没有对你的知根知底,没有对你人格的信任,老鼓浪屿人不会轻易掀开压在箱底下的往事。”林聪明说,正是基于现状,他作为老鼓浪屿人,很自然获得“接地气”的优势。
于是,在他笔下,鼓浪屿上一个个家族隐藏多年的历史不断呈现,共同组成了别样多彩的丰富画面。鼓浪屿在中西文化大潮的碰撞中,在南洋文化的氤氲里,散发着令人着迷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