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光影 风华重现 |
思明电影院完成改造提升,恢复营业 |
| ||
| ||
| ||
|
晨报记者 林爱玲
通讯员 蔡丽
“新面貌,老味道!”看着改造一新的思明电影院,前来参观的老员工、老影迷不约而同地赞叹道。9月24日,历经两年多的改造提升,思明电影院正式对外营业,以崭新的面貌和厦门市民见面,重现百年影院风华。
作为厦门市中山路街区标志性的百年老建筑,思明电影院于1927年投资建设,与厦门共同经历百年银幕春秋,是目前厦门市电影行业中仅存的持续运营的国有文化服务场所。在许多厦门人的心目中,思明电影院是一道抹不去的城市记忆。
重挂思明戏院招牌 尽显复古南洋风情
24日,记者在思北路口看到,提升改造后的电影院建筑外墙没有“思明电影院”五个大字,影院名字转而放置在了一层骑楼廊柱新装的胶片造型灯箱上。外墙原有的广告牌等装饰也不见了,露出了骑楼墙体和花雕装饰。门头重新挂上了“思明戏院”招牌,尽显复古南洋风情。
走进电影院,记者发现一楼大厅采用电影胶片质感的霓虹装饰,大厅右侧的售票处被设计成吧台模样,和销售处连成一体。
最引人注目的是大厅中央一块三四平方米的砖红色石壁,上面的老鹰雕塑振翅欲飞,下方刻有思明电影院图标上的英文名字。这块石壁正是影院建设时的奠基石壁,和大门处天花板上的雕花纹饰一样,保留着最初的风采。“以前这面墙壁和天花板都被包裹着,现在恢复它本来的样子,让大家感受老电影院风貌。”厦门文广电影控股有限公司影院运营副总监洪志伟告诉记者。
电影院二楼整体装饰以绿色和金色为主色调,拐角处放置了三台老式电影放映机,让人瞬间有时空穿越之感。左侧是宽敞的休息等候区,铺着闽南花砖,窗边就是思北路口街景。
记者获悉,改造提升后的思明电影院共设置6个影厅,同时引进了新技术、配置了新设备,安装了最新激光4K放映机及舒适的软皮座椅,希望给市民带来舒适的观影体验。
老厦门人城市记忆 抹不去的乡愁情结
得知思明电影院恢复对外营业,最兴奋的莫过于曾在这里工作、观影的老员工和老影迷。
59岁的老影迷张少湧是北方人,1990年就到了厦门。他回忆说,当时厦门的电影院非常少,喜欢看电影的他有段时间几乎每个周末都往思明电影院跑。“那时候我和太太两个人喜欢步行过来,看场电影,逛逛中山路,吃吃沙茶面、土笋冻,这里最能感受厦门的城市文化。”
黄真丽是思明电影院的退休场务。在思明电影院工作的日子,她仍历历在目。“我1996年到这里工作,2007年退休,经历了影院的黄金十年。那时候,来思明电影院看电影的人真的很多。”
黄真丽说,至今还记得1998年电影《泰坦尼克号》上映时的火爆场面。“当时从早上8点到隔天凌晨四五点通宵放映,买票的队伍排了十几米。”黄真丽说,那时票价25元一张,是名副其实的“大片”。“《珍珠港》也很火爆,可以说当时很多厦门人看的‘大片’都是在我们电影院看的,当时我们的放映设备在全市首屈一指。”黄真丽颇为自豪。对于这次改造提升的效果,黄真丽真心点赞,说:“有新面貌,也保留了老味道,希望更多新老观众走进思明电影院。”
“85后”李琳是思明电影院的现任员工。作为在厦门老城区长大的孩子,思明电影院是她珍贵的童年回忆之一。“还记得小学时学校组织我们到这里看《狮子王》,真的很开心。”李琳说,当时票窗是沿街的,小小一个,二楼、三楼还是“大通天”,座椅也都是木头的,感觉很复古。“和我一样,很多老城区的居民对思明电影院有很深的感情。”李琳说。
历经百年见证时代 “修旧如初”涅槃重生
思明电影院前身是思明戏院,1952年改名为思明电影院。这栋老建筑自1929年建成以来一直是厦门的标志性建筑。屹立近百年,饱经风霜的思明电影院一直随着时代环境的发展更新升级。
自兴建以来,思明电影院分别于1988年、2010年进行了内部局部加固和影厅装修,但骑楼和塔楼部分未曾修复。近几年,骑楼和塔楼多处墙体出现裂缝,且外建筑墙体略微倾斜,墙面钢筋暴露并被氧化,楼板也出现沙化等情况,经专业机构检测,建筑已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需立即进行加固建设。
2020年,在厦门市委宣传部、思明区人民政府、中山路片区改造提升工程指挥部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厦门文广电影控股有限公司投入自有资金启动“百年影院”改造提升工程。该项工程是思明电影院建成近百年来,投入资金最多、最大规模的修缮工程。该项目也获得了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
2021年,思明电影院被列为厦门市第五批历史风貌建筑。厦门文广电影控股有限公司秉承“修旧如初”、保护百年建筑历史风貌的基本原则,通过对影院文化品牌和智能设备的全面提升,实现电影公共服务、文化旅游、智能应用的突破性创新。
“思明电影院在厦门人心中是个特别的存在。”厦门文广电影控股有限公司影院运营副总监洪志伟告诉记者,思明电影院将引入主题影展、文化沙龙、电影主题脱口秀等,给影迷送上更丰富多彩的电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