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家不离村 养老有滋味 |
翔安区民政局推动农村幸福院实现全区行政村全覆盖 |
|
2022年09月26日·海西晨报·
第A10版
·
特别报道
 |
锄山村老人围坐一起,吃着免费午餐。 梁志阳 摄 |
|
晨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林悦忻
9月23日中午,翔安内厝镇锄山村“颐年堂”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村里36个阿公阿嬷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这是锄山村“颐年堂”揭牌后的第一餐。据悉,村里7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天可在这里免费用两餐,还能和老邻居们闲话家常,这种“离家不离村”的养老方式颇受村民喜爱。而能有这项福利的可不只锄山村,翔安内厝镇莲塘村、后垵村、鸿山村的老年人同样能享受“饭来张口”的幸福。
农村幸福院
覆盖全区30个行政村
“子女都在外地务工,老伴进城带孙子,家里就剩我,一个人的饭不好做,常常吃剩菜剩饭,现在有这地儿吃饭、聊天,日子过得有意思多了。”87岁的宋水说。
据了解,翔安区现有户籍人口40.04万人,老年人口5.98万人,老龄化率14.94%。近年来,为解决近6万名老人的养老问题,翔安区财政共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42个幸福院和5个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农村幸福院在全区30个行政村的全覆盖,总面积约30210.94平方米,着力为老年人创造优美舒适的养老环境。
“农村幸福院建设用地一般比较紧张,我们鼓励村(居)利用闲置厂房、校舍、村(居)委会等集体用房修缮改造幸福院。”翔安区民政局局长王广兵向记者透露,区新圩镇诗坂村、面前埔村、内厝镇鸿山村、新垵村都是利用民房改造成幸福院,有效满足农村老人“离家不离村”养老需求,让老人们住得更开心、放心、舒心。
配送餐服务
全区120个村(居)都有
身体尚可的老人愿意到“颐年堂”吃饭、拓展交际圈,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怎么办呢?这一点翔安区也想到了。
针对老人居住较为分散、部分老人行动不便的情况,翔安区创新志愿送餐模式,依托幸福院和长者食堂平台,发挥各村(社区)助老员优势,通过助老员发动各村爱心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成功打通送餐“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目前翔安区享受用餐补助人群2100多人,每天用餐老人1200多人,已实现配送餐服务在全区120个村(居)的全覆盖,行动不便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饭来张口”的幸福。
此外,按照“村级主办、政府扶持、群众参与、社会捐赠、互助服务”要求,翔安区大力推广莲塘村“老人之家”互助养老模式,现已在友民、后垵、鸿山、锄山等4个村(社区)落地开展服务,内厝镇琼坑村、民安街道山亭社区等村(社区)也正筹备开办长者食堂。
“走,晚饭时间快到了,我们一起去颐年堂。”78岁的宋淀出门前,习惯叫上91岁的黄兼。这种邻里互助之情,情暖老人心。
相关链接
农村幸福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指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就餐服务、日间休息、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综合性服务的公益性互助养老服务场所。翔安区农村幸福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由区民政局指导各镇(街)监督村(居)委会建立经费使用、人员聘用、就餐住宿、设备管理等规章制度。
离家不离村 养老有滋味
翔安区民政局推动农村幸福院实现全区行政村全覆盖
 |
锄山村老人围坐一起,吃着免费午餐。 梁志阳 摄 |
|
晨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林悦忻
9月23日中午,翔安内厝镇锄山村“颐年堂”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村里36个阿公阿嬷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这是锄山村“颐年堂”揭牌后的第一餐。据悉,村里7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天可在这里免费用两餐,还能和老邻居们闲话家常,这种“离家不离村”的养老方式颇受村民喜爱。而能有这项福利的可不只锄山村,翔安内厝镇莲塘村、后垵村、鸿山村的老年人同样能享受“饭来张口”的幸福。
农村幸福院
覆盖全区30个行政村
“子女都在外地务工,老伴进城带孙子,家里就剩我,一个人的饭不好做,常常吃剩菜剩饭,现在有这地儿吃饭、聊天,日子过得有意思多了。”87岁的宋水说。
据了解,翔安区现有户籍人口40.04万人,老年人口5.98万人,老龄化率14.94%。近年来,为解决近6万名老人的养老问题,翔安区财政共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42个幸福院和5个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农村幸福院在全区30个行政村的全覆盖,总面积约30210.94平方米,着力为老年人创造优美舒适的养老环境。
“农村幸福院建设用地一般比较紧张,我们鼓励村(居)利用闲置厂房、校舍、村(居)委会等集体用房修缮改造幸福院。”翔安区民政局局长王广兵向记者透露,区新圩镇诗坂村、面前埔村、内厝镇鸿山村、新垵村都是利用民房改造成幸福院,有效满足农村老人“离家不离村”养老需求,让老人们住得更开心、放心、舒心。
配送餐服务
全区120个村(居)都有
身体尚可的老人愿意到“颐年堂”吃饭、拓展交际圈,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怎么办呢?这一点翔安区也想到了。
针对老人居住较为分散、部分老人行动不便的情况,翔安区创新志愿送餐模式,依托幸福院和长者食堂平台,发挥各村(社区)助老员优势,通过助老员发动各村爱心志愿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成功打通送餐“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目前翔安区享受用餐补助人群2100多人,每天用餐老人1200多人,已实现配送餐服务在全区120个村(居)的全覆盖,行动不便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饭来张口”的幸福。
此外,按照“村级主办、政府扶持、群众参与、社会捐赠、互助服务”要求,翔安区大力推广莲塘村“老人之家”互助养老模式,现已在友民、后垵、鸿山、锄山等4个村(社区)落地开展服务,内厝镇琼坑村、民安街道山亭社区等村(社区)也正筹备开办长者食堂。
“走,晚饭时间快到了,我们一起去颐年堂。”78岁的宋淀出门前,习惯叫上91岁的黄兼。这种邻里互助之情,情暖老人心。
相关链接
农村幸福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是指为农村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就餐服务、日间休息、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综合性服务的公益性互助养老服务场所。翔安区农村幸福院(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由区民政局指导各镇(街)监督村(居)委会建立经费使用、人员聘用、就餐住宿、设备管理等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