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区内厝镇黄厝村 党委书记黄火明 |
当好“领头雁” 带领村民致富 |
|
|
2022年10月09日·海西晨报·
第A05版
·
城市读本
晨报记者 陈晓青
今年是黄火明当翔安区内厝镇黄厝村党委书记的第七年,也是他在黄厝村“两委”工作的第19个年头。今年48岁的黄火明还有一个身份——翔安区人大代表。
黄火明深知,村党委书记和人大代表都是沉甸甸的信任和使命,不管村里的工作多么复杂繁琐,他始终心系群众冷暖。“当好村民的‘领头雁’,做人民的好代表”,这是黄火明简单而朴实的心愿。
建言献策推动公厕建设
作为土生土长的黄厝村人,黄火明当上村党委书记后,始终着力于成为政府和百姓之间的“连心桥”,积极为村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2015年,翔安区几乎所有村庄里“脏乱差”的旱厕都拆除了,村庄环境变得干净整洁了不少,但同时也给村民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村里没有公厕,村民在田地里干活,不能就近如厕。外来人员想上厕所也没地方去,我们村有近1000名外来人员,十分不便。”为了掌握最基层的社情民意,黄火明时常到田间地头和村民聊天,了解村民需求,他还到出租屋去和外来务工人员交谈,只为能更好地为民发声。
2017年,黄火明提交了“关于加快翔安区公厕建设的建议”,引起相关部门关注。没过多久,黄厝村口、村里农田附近就新增了5个公厕,方便村民和外来人员如厕。村民们每次见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黄火明的这个建议还被评为“2017-2019年度优秀代表建议”。
无独有偶。黄火明等30名代表在翔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翔安区重点道路景观工程建设的议案”,也被评为“2017-2019年度优秀代表议案”。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黄厝村是千年古村,保留了很多闽南古厝。随着乡村振兴工作启动,黄厝村孵化产业项目、引进产业公司、成立合作社、发展庭院经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生根发芽……村民的钱袋越来越鼓。而这背后,都离不开黄火明的带头作用。
其实,早在2017年,黄火明就与92580志愿者联盟会长黄毓森、建筑设计师史文沧不谋而合,萌生了“乡村再造”的想法。当时黄火明租赁了30年的旧黄厝小学校舍还有十几年的租期,他率先让出来,想做“创业大本营”。如今,那里已经成为声名远播的“繁星基地”。
“当时在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引导下,包村干部提出充分挖掘闲人、闲地、闲房‘三闲’资源,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制定‘繁星1358计划’,将村民不住的老宅修旧如旧,提升改造,然后吸引文创工作室和艺术家入驻。”黄火明回忆,一开始愿意腾房的村民并不多,他就带头先干。
黄厝村第一批腾让了10处老宅,黄火明将自家、丈母娘家和妻子叔叔家的老宅都腾让出来。如今,这些老宅都成了充满文艺气息的文创场所。
谈起黄火明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村里有名的翔福饭店老板黄昆福充满了感激。8年前,黄昆福夫妻在同安打工,黄昆福当厨师,妻子在工厂上班,照顾不了家里的老小。那一年,夫妻俩回乡探亲,在黄火明劝说下决定回乡创业,开一家小饭店。如今,他们家盖起了三层小洋房,还买了汽车,生活过得越过越好。
跟黄昆福一样回乡从事餐饮业的黄厝人近年越来越多,发展休闲农业、家庭农场、大棚种植的也有十几家,看着村民们生活越过越好,黄火明比谁都开心。
这几天,黄火明在忙一件事——筹办“黄火明代表工作室”揭牌仪式。在他看来,不管是当人大代表,还是村党委书记,都是肩负着一份责任和村民的信任。“既然大家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就要做好群众代言人。”
翔安区内厝镇黄厝村 党委书记黄火明
当好“领头雁” 带领村民致富
晨报记者 陈晓青
今年是黄火明当翔安区内厝镇黄厝村党委书记的第七年,也是他在黄厝村“两委”工作的第19个年头。今年48岁的黄火明还有一个身份——翔安区人大代表。
黄火明深知,村党委书记和人大代表都是沉甸甸的信任和使命,不管村里的工作多么复杂繁琐,他始终心系群众冷暖。“当好村民的‘领头雁’,做人民的好代表”,这是黄火明简单而朴实的心愿。
建言献策推动公厕建设
作为土生土长的黄厝村人,黄火明当上村党委书记后,始终着力于成为政府和百姓之间的“连心桥”,积极为村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2015年,翔安区几乎所有村庄里“脏乱差”的旱厕都拆除了,村庄环境变得干净整洁了不少,但同时也给村民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村里没有公厕,村民在田地里干活,不能就近如厕。外来人员想上厕所也没地方去,我们村有近1000名外来人员,十分不便。”为了掌握最基层的社情民意,黄火明时常到田间地头和村民聊天,了解村民需求,他还到出租屋去和外来务工人员交谈,只为能更好地为民发声。
2017年,黄火明提交了“关于加快翔安区公厕建设的建议”,引起相关部门关注。没过多久,黄厝村口、村里农田附近就新增了5个公厕,方便村民和外来人员如厕。村民们每次见到他,都会竖起大拇指。黄火明的这个建议还被评为“2017-2019年度优秀代表建议”。
无独有偶。黄火明等30名代表在翔安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翔安区重点道路景观工程建设的议案”,也被评为“2017-2019年度优秀代表议案”。
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黄厝村是千年古村,保留了很多闽南古厝。随着乡村振兴工作启动,黄厝村孵化产业项目、引进产业公司、成立合作社、发展庭院经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生根发芽……村民的钱袋越来越鼓。而这背后,都离不开黄火明的带头作用。
其实,早在2017年,黄火明就与92580志愿者联盟会长黄毓森、建筑设计师史文沧不谋而合,萌生了“乡村再造”的想法。当时黄火明租赁了30年的旧黄厝小学校舍还有十几年的租期,他率先让出来,想做“创业大本营”。如今,那里已经成为声名远播的“繁星基地”。
“当时在镇党委、镇政府积极引导下,包村干部提出充分挖掘闲人、闲地、闲房‘三闲’资源,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制定‘繁星1358计划’,将村民不住的老宅修旧如旧,提升改造,然后吸引文创工作室和艺术家入驻。”黄火明回忆,一开始愿意腾房的村民并不多,他就带头先干。
黄厝村第一批腾让了10处老宅,黄火明将自家、丈母娘家和妻子叔叔家的老宅都腾让出来。如今,这些老宅都成了充满文艺气息的文创场所。
谈起黄火明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村里有名的翔福饭店老板黄昆福充满了感激。8年前,黄昆福夫妻在同安打工,黄昆福当厨师,妻子在工厂上班,照顾不了家里的老小。那一年,夫妻俩回乡探亲,在黄火明劝说下决定回乡创业,开一家小饭店。如今,他们家盖起了三层小洋房,还买了汽车,生活过得越过越好。
跟黄昆福一样回乡从事餐饮业的黄厝人近年越来越多,发展休闲农业、家庭农场、大棚种植的也有十几家,看着村民们生活越过越好,黄火明比谁都开心。
这几天,黄火明在忙一件事——筹办“黄火明代表工作室”揭牌仪式。在他看来,不管是当人大代表,还是村党委书记,都是肩负着一份责任和村民的信任。“既然大家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就要做好群众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