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5日·海西晨报·
第A01版
·
封面
晨报讯(记者 张晓霏)制作古战车、遥控越野车、操控无人驾驶智能车……一辆辆小小的车模,在稚嫩的孩子们手中上演“速度与激情”。11月13日,2022年厦门市青少年车辆模型锦标赛在厦门三圈模型基地举行,来自全市58所学校的541名中小学运动员展开同场竞技。
活动由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教育局、共青团厦门市委、厦门市科协、厦门市体育总会主办;厦门市社会体育发展中心、厦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厦门体育产业集团赛事运营有限公司、海西晨报社承办;厦门市航空航海车辆模型运动协会、厦门三圈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三圈模型基地协办。
本次比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比赛项目有木制文创车辆模型制作赛、空气动力赛车直线竞速赛、橡筋动力车拼装定点赛、无人驾驶智能车任务赛、四驱车拼装竞速赛等10个项目。从2015年起,每一年厦门市青少年车辆模型锦标赛都在厦门三圈模型基地举办。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比赛场地从室内变成了户外,厦门三圈模型基地后勤保障组特意为运动员设计了赛车道、竞技场。“既是出于防疫考虑,也是希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轻松自在的比赛氛围,让他们沉浸其中,享受竞技的乐趣。”相关工作人员说。
无人驾驶赛道上,一辆辆“红军号”汽车正在名为“长征”的道路上较量。创意制作赛上,除了复古汽车模型制作,还有农耕道具创意制作赛。“我们会特意植入红色教育、农耕文化、汽车历史文化等知识,希望孩子们在比赛中不仅能锻炼定力、耐力、动手能力,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厦门市航空航海车辆模型运动协会会长黄佳毅说。
据介绍,厦门从2008年开始举办车辆模型比赛,最早只有几所学校参赛,而如今,许多学校都开设特色社团,培养了很多优秀的运动员。“自从比赛地点落地岛外,推动了岛外的很多学生加入社团,培养兴趣爱好。岛外的学生很踏实,能吃苦,我们培养的不少运动员如今已经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他们所学专业都跟车辆新能源有关。”黄佳毅说。
2022年厦门市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开赛,全市140支队伍大比拼
1621名中小学生放飞“航天梦”
晨报讯(记者 张晓霏)制作木质飞机,利用空气动力知识,让木飞机飞起来;操控模型飞机,绕过重重障碍,精准降落……11月12日,2022年厦门市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在厦门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学)举行,来自全市140支队伍的1621名中小学运动员在此展开航模大比武。
活动由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教育局、共青团厦门市委、厦门市科协、厦门市体育总会主办;厦门市社会体育发展中心、厦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厦门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学)、厦门体育产业集团赛事运营有限公司、海西晨报社承办;厦门市航空航海车辆模型运动协会协办。
比赛现场,电动自由飞竞赛、线操控飞机比赛、遥控固定翼飞机绕标赛等比赛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蓝天中,各种飞机模型展翅高飞。地面上,运动员密切关注不断变化的风向,根据气流方向进行调整操控,大家全神贯注,俨然是一个个“真正的飞行员”。教室内,飞机模型制作赛正在紧张地进行,“飞虎队”“箭鱼”“红色男爵”“信天翁”……参赛者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在比拼过程中了解了飞机发展演变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增了线操控飞机比赛、VR四轴飞行器任务赛等项目,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厦门市航空航海车辆模型运动协会会长黄佳毅告诉记者,航空模型运动大约于2007年在厦门兴起,目前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航空模型相关课程或组建了相关社团。“学校开始重视在科技领域培养储备人才。而我们,今年在设置比赛的时候,除了希望能一如既往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还希望进一步提升专业性,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技的种子。有了这一基础,相信不少孩子未来会因为这份热爱,而投身我国航空事业。”黄佳毅说。
作为承办校,厦门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学)已连续9年承办厦门市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我们学校是福建省科学基地示范校之一,‘双减’政策实施后,国家鼓励学生多元发展,学校也非常重视。每年我校的学生都会参加航空模型锦标赛,也获得了不少奖项。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类似的比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也希望学生在这样的比赛中得到历练,迅速成长。”厦门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学)副校长林珠冰说。
厦门中小学生展开 车模航模大比拼
·A10·
晨报讯(记者 张晓霏)制作古战车、遥控越野车、操控无人驾驶智能车……一辆辆小小的车模,在稚嫩的孩子们手中上演“速度与激情”。11月13日,2022年厦门市青少年车辆模型锦标赛在厦门三圈模型基地举行,来自全市58所学校的541名中小学运动员展开同场竞技。
活动由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教育局、共青团厦门市委、厦门市科协、厦门市体育总会主办;厦门市社会体育发展中心、厦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厦门体育产业集团赛事运营有限公司、海西晨报社承办;厦门市航空航海车辆模型运动协会、厦门三圈体育科技有限公司、厦门三圈模型基地协办。
本次比赛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比赛项目有木制文创车辆模型制作赛、空气动力赛车直线竞速赛、橡筋动力车拼装定点赛、无人驾驶智能车任务赛、四驱车拼装竞速赛等10个项目。从2015年起,每一年厦门市青少年车辆模型锦标赛都在厦门三圈模型基地举办。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比赛场地从室内变成了户外,厦门三圈模型基地后勤保障组特意为运动员设计了赛车道、竞技场。“既是出于防疫考虑,也是希望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轻松自在的比赛氛围,让他们沉浸其中,享受竞技的乐趣。”相关工作人员说。
无人驾驶赛道上,一辆辆“红军号”汽车正在名为“长征”的道路上较量。创意制作赛上,除了复古汽车模型制作,还有农耕道具创意制作赛。“我们会特意植入红色教育、农耕文化、汽车历史文化等知识,希望孩子们在比赛中不仅能锻炼定力、耐力、动手能力,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厦门市航空航海车辆模型运动协会会长黄佳毅说。
据介绍,厦门从2008年开始举办车辆模型比赛,最早只有几所学校参赛,而如今,许多学校都开设特色社团,培养了很多优秀的运动员。“自从比赛地点落地岛外,推动了岛外的很多学生加入社团,培养兴趣爱好。岛外的学生很踏实,能吃苦,我们培养的不少运动员如今已经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重点高校,他们所学专业都跟车辆新能源有关。”黄佳毅说。
2022年厦门市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开赛,全市140支队伍大比拼
1621名中小学生放飞“航天梦”
晨报讯(记者 张晓霏)制作木质飞机,利用空气动力知识,让木飞机飞起来;操控模型飞机,绕过重重障碍,精准降落……11月12日,2022年厦门市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在厦门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学)举行,来自全市140支队伍的1621名中小学运动员在此展开航模大比武。
活动由厦门市体育局、厦门市教育局、共青团厦门市委、厦门市科协、厦门市体育总会主办;厦门市社会体育发展中心、厦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厦门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学)、厦门体育产业集团赛事运营有限公司、海西晨报社承办;厦门市航空航海车辆模型运动协会协办。
比赛现场,电动自由飞竞赛、线操控飞机比赛、遥控固定翼飞机绕标赛等比赛项目如火如荼地进行。蓝天中,各种飞机模型展翅高飞。地面上,运动员密切关注不断变化的风向,根据气流方向进行调整操控,大家全神贯注,俨然是一个个“真正的飞行员”。教室内,飞机模型制作赛正在紧张地进行,“飞虎队”“箭鱼”“红色男爵”“信天翁”……参赛者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也在比拼过程中了解了飞机发展演变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增了线操控飞机比赛、VR四轴飞行器任务赛等项目,科技含量进一步提升。厦门市航空航海车辆模型运动协会会长黄佳毅告诉记者,航空模型运动大约于2007年在厦门兴起,目前很多中小学都开设了航空模型相关课程或组建了相关社团。“学校开始重视在科技领域培养储备人才。而我们,今年在设置比赛的时候,除了希望能一如既往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还希望进一步提升专业性,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技的种子。有了这一基础,相信不少孩子未来会因为这份热爱,而投身我国航空事业。”黄佳毅说。
作为承办校,厦门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学)已连续9年承办厦门市青少年航空模型锦标赛。“我们学校是福建省科学基地示范校之一,‘双减’政策实施后,国家鼓励学生多元发展,学校也非常重视。每年我校的学生都会参加航空模型锦标赛,也获得了不少奖项。我们希望通过举办类似的比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也希望学生在这样的比赛中得到历练,迅速成长。”厦门一中集美分校(灌口中学)副校长林珠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