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歌舞唱出竹坝幸福生活 |
南洋周末小乐队倾情演绎迎接八方来客,展示竹坝文化魅力 |
|
2022年11月15日·海西晨报·
第A16版
·
特别报道
 |
南洋周末小乐队载歌载舞为游客献上精彩演出。记者 陈佩珊 摄 |
|
晨报记者 陈佩珊
近日,向日葵小记者走进“田园竹坝”,感受浓浓南洋风情。活动中,小记者一行邂逅了一支特殊的乐队——南洋周末小乐队。在侨安社区居委会旁的树荫下,这几位老人或弹琴、或唱跳,用音乐热情迎接来到这里的每一位游客。他们唱的歌,听得懂的人不多,这歌声的背后是一段侨胞归根故土、融合发展的暖心故事。
演绎多首歌曲
讲述幸福生活
在现场,看着围观的游客越来越多,乐队即兴演绎了多首南洋歌曲。几首歌曲结束后,乐队成员曾庆宏举起话筒,向游客们介绍了他们的乐队,讲述了身为归国华侨的他们在竹坝扎根、拼搏的故事,热情邀请游客与他们一起唱歌跳舞,感受他们的幸福。
参与乐队演出的这些老人年龄都在70岁以上,大部分出生在印尼。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在福建、海南、广东等地先后建设84家国营华侨农场,其中福建18家,竹坝农场就是其一。来自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的侨胞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离开耕耘了几代人的异国家园,回到祖国的怀抱。也就是那时候,年仅10岁的曾庆宏和乐队另一团员张敦友分别从万隆和雅加达坐上同一艘船,来到了陌生的同安竹坝。
在大家的关爱下,这一批归国华侨从种植农业开始,乘着改革的春风,如火如荼建设自己的家园。十余年前,曾庆宏和同是归国华侨的妻子黄莉珍在竹坝的小木屋里开起了他们的南洋小吃店,带来了地道的新加坡肉骨茶、泰国冬阴功汤、马来西亚咖喱、印尼烤肉串、越南春卷蔬菜卷等南洋美味。
业余时间,他们坚持用歌舞丰富生活,表达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曾庆宏退休之后买了第一台电子琴自学,随后又购入了第二台电子琴、电子鼓、手提琴、非洲鼓及音响设备等。2020年,曾庆宏、黄莉珍、张敦友和另一团员阮蕰真共同组建了周末小乐队。“一开始组乐队纯粹就是我们自娱自乐。”曾庆宏告诉记者,偶有老朋友们自带乐器加入他们,一起在歌舞中度过快乐时光。
游客沉浸式体验
感受竹坝文化
这几年,曾庆宏和黄莉珍夫妇经常受邀表演,出现在竹坝教育基地、旅游集散中心,为来访的游客献上精彩演出。他们唱《哎呦妈妈》等印尼民歌老歌,也唱《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经典红歌,载歌载舞,一片欢乐。
通常,游客们还会发现一个别致的竹筒乐器——印尼的国宝级乐器昂格隆,这是2012年曾庆宏托人从印尼带回来的。演奏昂格隆时,演奏者只需轻轻摇动,两只竹筒撞击后便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来。买来这乐器后,曾庆宏先是自学,后来又教会了妻子。
很多时候,乐队还会换上南洋传统服饰。这些充满南洋风情的服装、乐器,加上满是异域风情的旋律、歌曲,乐队的演奏已成为竹坝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曾庆宏还非常重视与游客们互动,常邀请游客上台歌唱等,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现竹坝人的热情好客,让游客们沉浸式感受竹坝特殊的文化魅力。
“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们才过上了幸福生活。”在向游客介绍完乐队、竹坝生活后,曾庆宏总会加上这一句。“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曾庆宏等人将这一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国爱侨,侨爱国”这双向奔赴的爱正为竹坝更好发展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动力。
特色歌舞唱出竹坝幸福生活
南洋周末小乐队倾情演绎迎接八方来客,展示竹坝文化魅力
 |
南洋周末小乐队载歌载舞为游客献上精彩演出。记者 陈佩珊 摄 |
|
晨报记者 陈佩珊
近日,向日葵小记者走进“田园竹坝”,感受浓浓南洋风情。活动中,小记者一行邂逅了一支特殊的乐队——南洋周末小乐队。在侨安社区居委会旁的树荫下,这几位老人或弹琴、或唱跳,用音乐热情迎接来到这里的每一位游客。他们唱的歌,听得懂的人不多,这歌声的背后是一段侨胞归根故土、融合发展的暖心故事。
演绎多首歌曲
讲述幸福生活
在现场,看着围观的游客越来越多,乐队即兴演绎了多首南洋歌曲。几首歌曲结束后,乐队成员曾庆宏举起话筒,向游客们介绍了他们的乐队,讲述了身为归国华侨的他们在竹坝扎根、拼搏的故事,热情邀请游客与他们一起唱歌跳舞,感受他们的幸福。
参与乐队演出的这些老人年龄都在70岁以上,大部分出生在印尼。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在福建、海南、广东等地先后建设84家国营华侨农场,其中福建18家,竹坝农场就是其一。来自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的侨胞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离开耕耘了几代人的异国家园,回到祖国的怀抱。也就是那时候,年仅10岁的曾庆宏和乐队另一团员张敦友分别从万隆和雅加达坐上同一艘船,来到了陌生的同安竹坝。
在大家的关爱下,这一批归国华侨从种植农业开始,乘着改革的春风,如火如荼建设自己的家园。十余年前,曾庆宏和同是归国华侨的妻子黄莉珍在竹坝的小木屋里开起了他们的南洋小吃店,带来了地道的新加坡肉骨茶、泰国冬阴功汤、马来西亚咖喱、印尼烤肉串、越南春卷蔬菜卷等南洋美味。
业余时间,他们坚持用歌舞丰富生活,表达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曾庆宏退休之后买了第一台电子琴自学,随后又购入了第二台电子琴、电子鼓、手提琴、非洲鼓及音响设备等。2020年,曾庆宏、黄莉珍、张敦友和另一团员阮蕰真共同组建了周末小乐队。“一开始组乐队纯粹就是我们自娱自乐。”曾庆宏告诉记者,偶有老朋友们自带乐器加入他们,一起在歌舞中度过快乐时光。
游客沉浸式体验
感受竹坝文化
这几年,曾庆宏和黄莉珍夫妇经常受邀表演,出现在竹坝教育基地、旅游集散中心,为来访的游客献上精彩演出。他们唱《哎呦妈妈》等印尼民歌老歌,也唱《歌唱祖国》《我们走在大路上》等经典红歌,载歌载舞,一片欢乐。
通常,游客们还会发现一个别致的竹筒乐器——印尼的国宝级乐器昂格隆,这是2012年曾庆宏托人从印尼带回来的。演奏昂格隆时,演奏者只需轻轻摇动,两只竹筒撞击后便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来。买来这乐器后,曾庆宏先是自学,后来又教会了妻子。
很多时候,乐队还会换上南洋传统服饰。这些充满南洋风情的服装、乐器,加上满是异域风情的旋律、歌曲,乐队的演奏已成为竹坝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曾庆宏还非常重视与游客们互动,常邀请游客上台歌唱等,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展现竹坝人的热情好客,让游客们沉浸式感受竹坝特殊的文化魅力。
“感谢这个美好的时代,我们才过上了幸福生活。”在向游客介绍完乐队、竹坝生活后,曾庆宏总会加上这一句。“华侨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爱国、爱乡、爱自己的家人。”曾庆宏等人将这一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国爱侨,侨爱国”这双向奔赴的爱正为竹坝更好发展提供着源源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