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桂冠”花落厦门 |
● 厦门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 至此我市六个区全部获得这一殊荣 |
|
2022年11月21日·海西晨报·
第A01版
·
封面
 |
厦门环境优美,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5万公顷,绿化覆盖率45.65%。 (资料图片) |
|
·A3·
晨报讯(记者 黄伊娜 通讯员 陈智勇)11月19日,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厦门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全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副省级城市。这是继1997年获评首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16年在全省率先获评“国家生态市”后,我市获得的第三个国家级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性荣誉。
同时,同安区、翔安区双双获得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厦门6个区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覆盖。
记者从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我市不断健全高效有力的生态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立法优势,强化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制定《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等30余部法规,构建美丽和谐的生态安全体系,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走出一条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道路。厦门先后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荣誉,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2021年,厦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6,优良天数比例99.7%排名第2。河湖长制高标准通过水利部总结评估,东西溪水质连续六个月进入全国“前30红榜”,近岸海域全域消除劣四类水质,优良水质面积比例提升至87.2%。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5万公顷,绿化覆盖率45.65%,率先全省获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筼筜湖综合治理、海上环卫机制、五缘湾生态修复、多规合一和垃圾分类等五项改革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措施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东坪山片区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相关新闻
厦门两个单位 获评先进集体
晨报讯(记者 仇慧亮)11月19日,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表彰名单出炉,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思明区人民政府鼓浪屿街道办事处获评先进集体。
据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奖”2014年由中央批准设立,是生态环境部主办的重要政府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筼筜湖已由昔日浊浪翻滚的“臭水湖”蝶变为今日水清岸绿、碧波荡漾的生态景观湿地公园。据统计,筼筜湖生态指标持续改善,湖区游泳生物增加至63种以上。近年来湖区累计发现鸟类95种,每年吸引大批鸬鹚等候鸟前来越冬,水环境生态改善显著。
“绿色桂冠”花落厦门
● 厦门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 至此我市六个区全部获得这一殊荣
 |
厦门环境优美,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5万公顷,绿化覆盖率45.65%。 (资料图片) |
|
·A3·
晨报讯(记者 黄伊娜 通讯员 陈智勇)11月19日,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厦门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为全国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副省级城市。这是继1997年获评首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16年在全省率先获评“国家生态市”后,我市获得的第三个国家级生态环境领域综合性荣誉。
同时,同安区、翔安区双双获得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厦门6个区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覆盖。
记者从厦门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我市不断健全高效有力的生态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立法优势,强化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制定《厦门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等30余部法规,构建美丽和谐的生态安全体系,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走出一条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道路。厦门先后获得了“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荣誉,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2021年,厦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6,优良天数比例99.7%排名第2。河湖长制高标准通过水利部总结评估,东西溪水质连续六个月进入全国“前30红榜”,近岸海域全域消除劣四类水质,优良水质面积比例提升至87.2%。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5万公顷,绿化覆盖率45.65%,率先全省获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筼筜湖综合治理、海上环卫机制、五缘湾生态修复、多规合一和垃圾分类等五项改革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措施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东坪山片区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相关新闻
厦门两个单位 获评先进集体
晨报讯(记者 仇慧亮)11月19日,在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南昌年会上,“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表彰名单出炉,厦门市筼筜湖保护中心、思明区人民政府鼓浪屿街道办事处获评先进集体。
据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奖”2014年由中央批准设立,是生态环境部主办的重要政府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经过不懈努力,筼筜湖已由昔日浊浪翻滚的“臭水湖”蝶变为今日水清岸绿、碧波荡漾的生态景观湿地公园。据统计,筼筜湖生态指标持续改善,湖区游泳生物增加至63种以上。近年来湖区累计发现鸟类95种,每年吸引大批鸬鹚等候鸟前来越冬,水环境生态改善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