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厦门记忆 书写热血故事 |
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长篇小说《客从何处来》研讨会举办 |
|
2022年11月21日·海西晨报·
第A06版
·
音乐厦门
 |
长篇小说《客从何处来》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 |
|
|
晨报记者 叶子申
11月19日,2022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长篇小说《客从何处来》研讨会在厦门市文联大厦举行。多位来自省内外的文艺评论家、作家等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围绕作品展开了热烈讨论。
创作
“写作时掉了不少头发”
长篇小说《客从何处来》系福建省文学院签约项目、福建省文学院长篇小说精品工程首批资助项目、福建省文联推进实施“优秀中长篇小说创作工程”重点项目、厦门市2019年度重点扶持项目。小说全篇25万余字,以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为时代背景,串联起福建事变、厦门建市以及厦门早期市政开发等历史事件,讲述了南洋华侨郑家明重回祖籍地,接手阿爸郑堂秋遗留的戏院生意,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
“这本书的创作历时3年,三易其稿,最终于2020年底完成。这也是迄今为止我认为写得最难的一部小说。”该书作者黄宁说,在创作时,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特别耗神,压力比较大,掉了不少头发。”
此前,《客从何处来》已被改编成20集同名电视“讲古”系列节目,并于2021年5月在厦门卫视播出。此外,小说也已被改编成同名话剧,将于2023年进行首演。
评价
奋斗故事抓住读者的心
“《客从何处来》是一部具有当代价值和丰富艺术的小说,也是一部叙事技术较为成熟的小说。”《福建文学》常务副主编、《海峡文艺评论》主编、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石华鹏表示,在小说中,黄宁设置了一个复合型的故事体例,人物价值观多元,个性塑造充分。尤其是主人公人生的曲折和奋斗精神,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唐诗人认为,《客从何处来》有一种为《小城春秋》写前传的雄心,补充了读者对于厦门、福建抗战的多维度认知。
厦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何况表示,《客从何处来》中的众多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同时,小说“厦门元素”鲜明丰富,更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感与贴近性,突显厦门地域文化。
“《客从何处来》是一部带有浓郁厦门城市历史痕迹的小说。”福建省作协青年作家委员会副主任李秋沅说,书写带有历史痕迹的小说,需要作家的勇气与智慧。《客从何处来》所做的艰辛尝试非常有价值,它书写了厦门的城市记忆,弘扬了海外华侨爱国爱乡的赤胆忠心。
研讨
呼应时代,关注社会现实
“研讨会能够顺利举办,要感谢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的资助。”黄宁表示,创作与评论是文学发展的双翼,缺一不可。文学创作与批评,理应在不断呼应时代主题、关注社会现实中互动相生。举办作品研讨会,就是呼应了评论对创作的推动促进作用。
黄宁说,入选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让他的作品有机会得到有针对性的评论批评,势必能够提升作品的影响力,同时也能提升他的创作水平。
挖掘厦门记忆 书写热血故事
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长篇小说《客从何处来》研讨会举办
 |
长篇小说《客从何处来》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 |
|
|
晨报记者 叶子申
11月19日,2022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长篇小说《客从何处来》研讨会在厦门市文联大厦举行。多位来自省内外的文艺评论家、作家等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围绕作品展开了热烈讨论。
创作
“写作时掉了不少头发”
长篇小说《客从何处来》系福建省文学院签约项目、福建省文学院长篇小说精品工程首批资助项目、福建省文联推进实施“优秀中长篇小说创作工程”重点项目、厦门市2019年度重点扶持项目。小说全篇25万余字,以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为时代背景,串联起福建事变、厦门建市以及厦门早期市政开发等历史事件,讲述了南洋华侨郑家明重回祖籍地,接手阿爸郑堂秋遗留的戏院生意,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
“这本书的创作历时3年,三易其稿,最终于2020年底完成。这也是迄今为止我认为写得最难的一部小说。”该书作者黄宁说,在创作时,他查阅了大量资料。“特别耗神,压力比较大,掉了不少头发。”
此前,《客从何处来》已被改编成20集同名电视“讲古”系列节目,并于2021年5月在厦门卫视播出。此外,小说也已被改编成同名话剧,将于2023年进行首演。
评价
奋斗故事抓住读者的心
“《客从何处来》是一部具有当代价值和丰富艺术的小说,也是一部叙事技术较为成熟的小说。”《福建文学》常务副主编、《海峡文艺评论》主编、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石华鹏表示,在小说中,黄宁设置了一个复合型的故事体例,人物价值观多元,个性塑造充分。尤其是主人公人生的曲折和奋斗精神,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
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唐诗人认为,《客从何处来》有一种为《小城春秋》写前传的雄心,补充了读者对于厦门、福建抗战的多维度认知。
厦门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何况表示,《客从何处来》中的众多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同时,小说“厦门元素”鲜明丰富,更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感与贴近性,突显厦门地域文化。
“《客从何处来》是一部带有浓郁厦门城市历史痕迹的小说。”福建省作协青年作家委员会副主任李秋沅说,书写带有历史痕迹的小说,需要作家的勇气与智慧。《客从何处来》所做的艰辛尝试非常有价值,它书写了厦门的城市记忆,弘扬了海外华侨爱国爱乡的赤胆忠心。
研讨
呼应时代,关注社会现实
“研讨会能够顺利举办,要感谢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的资助。”黄宁表示,创作与评论是文学发展的双翼,缺一不可。文学创作与批评,理应在不断呼应时代主题、关注社会现实中互动相生。举办作品研讨会,就是呼应了评论对创作的推动促进作用。
黄宁说,入选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让他的作品有机会得到有针对性的评论批评,势必能够提升作品的影响力,同时也能提升他的创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