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传承千年“为民治世”力量 |
两大“烫金IP”文化节合办,同安区打造文化交流新高地 |
|
2022年12月12日·海西晨报·
第A06版
·
城市读本
 |
全国首创的文库实体“同安文库”正式揭牌。夏海滨 摄 |
|
晨报记者 林燕萍 通讯员 黄静怡
12月10日上午,以“历史自信与守正创新”为主题,第十一届厦门(同安)苏颂国际文化节暨第七届厦门(同安)朱子国际文化节在同安旧县衙拉开帷幕。200余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以及市民游客齐聚首,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探寻与传承苏颂和朱子(朱熹)文化中跨越千年的“为民治世”力量。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同安区委宣传部、同安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
串珠成链
提升同安文化影响力
穿越千年历史,苏颂和朱熹精神历久弥新。本次活动在展示海内外专家学者发来的一封封贺词中盛大启幕。
据了解,北宋一代贤相苏颂祖籍同安,他为官耿介,政绩颇著,在天文、机械、药物、外交、文学等方面均取得卓越成就,其创制的“水运仪象台”号称“时钟之祖”。南宋大儒朱熹在同安主簿任上,兴教育、启民智,让古同安成为闻名遐迩的“海滨邹鲁”。
多年来,作为厦门文化原点、闽南文化发祥地和闽学文化源头,同安秉持着文化自信与历史自觉,深入挖掘苏颂与朱子文化,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打造了苏颂国际文化节和朱子国际文化节两大“烫金IP”,不断提升同安文化品牌影响力,并推动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同安首次将苏颂、朱子两大国际文化节庆活动合并举办。同安区社科联秘书长陈曼璐介绍,目前同安区已连续举办了10届苏颂国际文化节和6届朱子国际文化节,影响日益广泛。此次两大“烫金IP”文化节的合办,有利于同安将历史文化资源串点成线、串珠成链、串联古今,多维展示闽学源头文化特色的新探索与新举措。
深入挖掘
续写古城文化新篇章
为了深入挖掘同安古文化,留住同安文化印记,此次活动设置了“专业发布、高峰论坛、文化产品建设”三大板块。
开幕式上,主办方为全国首创的文库实体“同安文库”、收藏闽南生活老物件的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共享民间谱牒资源的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揭牌,进一步擦亮厦门城市文化底色。主办方还举行了《咱厝的乡音,咱厝的腔调》新书发布仪式,并为同安苏颂本草园基地授牌。
以古励今,以史育人。当天下午,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孙桂平,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省特级教师束景南,集美大学马列学院教授、原院长肖仕平,暨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京州等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从国家视角、艺术视角、生活视角、人文视角,对苏颂与朱子文化内涵展开研讨。此外,为进一步挖掘同安古文化,昨日,厦门(同安)家风家谱展暨家风家谱研讨会也在同安旧县衙举行。
同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党的二十大的新起点上,同安将始终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持续完善“闽学源头”“宰相故里”“提督摇篮”等论述,系统梳理“古同安,今厦门”历史文化脉络,有机融合同安的“古”与厦门的“新”,用实实在在的举措,着力打造文化交流新高地,奋力续写千年古城文化新篇章,有力推动同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意化传播。
探寻传承千年“为民治世”力量
两大“烫金IP”文化节合办,同安区打造文化交流新高地
 |
全国首创的文库实体“同安文库”正式揭牌。夏海滨 摄 |
|
晨报记者 林燕萍 通讯员 黄静怡
12月10日上午,以“历史自信与守正创新”为主题,第十一届厦门(同安)苏颂国际文化节暨第七届厦门(同安)朱子国际文化节在同安旧县衙拉开帷幕。200余名专家学者、嘉宾代表以及市民游客齐聚首,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共同探寻与传承苏颂和朱子(朱熹)文化中跨越千年的“为民治世”力量。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同安区委宣传部、同安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
串珠成链
提升同安文化影响力
穿越千年历史,苏颂和朱熹精神历久弥新。本次活动在展示海内外专家学者发来的一封封贺词中盛大启幕。
据了解,北宋一代贤相苏颂祖籍同安,他为官耿介,政绩颇著,在天文、机械、药物、外交、文学等方面均取得卓越成就,其创制的“水运仪象台”号称“时钟之祖”。南宋大儒朱熹在同安主簿任上,兴教育、启民智,让古同安成为闻名遐迩的“海滨邹鲁”。
多年来,作为厦门文化原点、闽南文化发祥地和闽学文化源头,同安秉持着文化自信与历史自觉,深入挖掘苏颂与朱子文化,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打造了苏颂国际文化节和朱子国际文化节两大“烫金IP”,不断提升同安文化品牌影响力,并推动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同安首次将苏颂、朱子两大国际文化节庆活动合并举办。同安区社科联秘书长陈曼璐介绍,目前同安区已连续举办了10届苏颂国际文化节和6届朱子国际文化节,影响日益广泛。此次两大“烫金IP”文化节的合办,有利于同安将历史文化资源串点成线、串珠成链、串联古今,多维展示闽学源头文化特色的新探索与新举措。
深入挖掘
续写古城文化新篇章
为了深入挖掘同安古文化,留住同安文化印记,此次活动设置了“专业发布、高峰论坛、文化产品建设”三大板块。
开幕式上,主办方为全国首创的文库实体“同安文库”、收藏闽南生活老物件的闽台民俗文化展示馆、共享民间谱牒资源的海峡两岸家风家谱研究中心揭牌,进一步擦亮厦门城市文化底色。主办方还举行了《咱厝的乡音,咱厝的腔调》新书发布仪式,并为同安苏颂本草园基地授牌。
以古励今,以史育人。当天下午,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孙桂平,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省特级教师束景南,集美大学马列学院教授、原院长肖仕平,暨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王京州等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从国家视角、艺术视角、生活视角、人文视角,对苏颂与朱子文化内涵展开研讨。此外,为进一步挖掘同安古文化,昨日,厦门(同安)家风家谱展暨家风家谱研讨会也在同安旧县衙举行。
同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党的二十大的新起点上,同安将始终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持续完善“闽学源头”“宰相故里”“提督摇篮”等论述,系统梳理“古同安,今厦门”历史文化脉络,有机融合同安的“古”与厦门的“新”,用实实在在的举措,着力打造文化交流新高地,奋力续写千年古城文化新篇章,有力推动同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意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