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10日·海西晨报·
第A06版
·
城市读本
|
 |
扫描二维码 听谈股论金 |
|
作者:陈文强
上期笔者说过,本次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核心是管理层改革,即证监会实现“监审分离”。全面注册制改革在带动主板改革的同时,也带动券商改革,使A股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投融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机构化进程加速。从而改变“蚂蚁雄兵”的状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蔚然成风,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
主板改革后,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等组合指标,制定多元化、差异化的上市条件,同时优化盈利上市标准,取消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限制等要求,并新增“预计市值+收入+现金流”“预计市值+收入”两套指标体系,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包容性。
统计数据显示,注册制下板块融资项目数量、规模显著提升。2020年8月-12月,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后,首发上市公司达到64家,同比增加178%,募集资金663亿元,同比增加448%。此次全面注册制改革提高了审核发行效率,审核部门关注发行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且不再强制要求连续三年净利润为正,因此优质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渠道得以畅通。代表技术升级、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大政方针的新兴科技板块将直接获益,如新能源、医药生物等领域。
在政策支持与时事背景下,国企优质子公司分拆上市、红筹国企回流等资本运作,也有望获益于此次全面注册制改革。国资委于2022年5月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指出促进有实现价值的子公司分拆上市,释放了强烈的政策信号。2022年8月,中石油、中石化等5家国企将ADR从纽交所自愿退市;今年1月,南航、东航也发布ADR退市公告,引发市场对国企股权进一步回流A股的期待。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推进,预计2023年股权融资规模尤其是IPO融资规模有望保持增长趋势。而受益于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市场扩容,券商有望迎来业绩增量。
全面实行注册制的背景下,投行业务条线宜深刻理解“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内涵,沿着“以投资的眼光选项目”的行业逻辑,实现从“可批性”向“可投性”的观念转换。改革将促进投行业务集中度提升、强者恒强,监管将引导券商投行业务做精做优,头部券商在项目储备及综合服务能力上优势更明显,投行特色券商将充分受益。
券商板块机会多多
|
 |
扫描二维码 听谈股论金 |
|
作者:陈文强
上期笔者说过,本次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核心是管理层改革,即证监会实现“监审分离”。全面注册制改革在带动主板改革的同时,也带动券商改革,使A股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升,投融资便利性进一步提高,机构化进程加速。从而改变“蚂蚁雄兵”的状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蔚然成风,构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
主板改革后,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现金流等组合指标,制定多元化、差异化的上市条件,同时优化盈利上市标准,取消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限制等要求,并新增“预计市值+收入+现金流”“预计市值+收入”两套指标体系,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包容性。
统计数据显示,注册制下板块融资项目数量、规模显著提升。2020年8月-12月,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后,首发上市公司达到64家,同比增加178%,募集资金663亿元,同比增加448%。此次全面注册制改革提高了审核发行效率,审核部门关注发行人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且不再强制要求连续三年净利润为正,因此优质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渠道得以畅通。代表技术升级、符合国家产业转型大政方针的新兴科技板块将直接获益,如新能源、医药生物等领域。
在政策支持与时事背景下,国企优质子公司分拆上市、红筹国企回流等资本运作,也有望获益于此次全面注册制改革。国资委于2022年5月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指出促进有实现价值的子公司分拆上市,释放了强烈的政策信号。2022年8月,中石油、中石化等5家国企将ADR从纽交所自愿退市;今年1月,南航、东航也发布ADR退市公告,引发市场对国企股权进一步回流A股的期待。
业内人士预测,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推进,预计2023年股权融资规模尤其是IPO融资规模有望保持增长趋势。而受益于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市场扩容,券商有望迎来业绩增量。
全面实行注册制的背景下,投行业务条线宜深刻理解“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内涵,沿着“以投资的眼光选项目”的行业逻辑,实现从“可批性”向“可投性”的观念转换。改革将促进投行业务集中度提升、强者恒强,监管将引导券商投行业务做精做优,头部券商在项目储备及综合服务能力上优势更明显,投行特色券商将充分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