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八方爱心 真情助老扶困 |
厦门市老年基金会助老志愿服务队在各项为老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
| ||
| ||
|
晨报记者 晋君 通讯员 黄勤
3月1日一早,厦门市老年基金会助老志愿服务队的老年志愿者们来到市老年活动中心,他们从市老年基金会领取了该会为困难失能老人采购的轮椅、助行器等护理用具,并搬上了自己车子的后备厢。
别看这些老年志愿者都是“奔七”的人,但是手脚麻利,动作轻盈。他们分为两组,兵分四路,利用两天的时间,自驾把这些困难失能、半失能老人迫切需要的护理用具送到28个老人家中。
不辞辛劳驾车 为老人送轮椅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由市老年基金会助老志愿服务队副队长陈子韻带队,同老年志愿者纪荣兴、林梅珠一起,来到海沧区东孚街道。
在助老员的带领下,记者跟随老年志愿者一行推着轮椅来到91岁的颜奶奶家。在昏暗的小屋中,看到了老人躺在床上。林梅珠说:“老人不能讲话,听说我们是来送轮椅的,就冲着我们点头微笑,表示感谢。”
虽然轮椅价值仅几百元,但是对一些像颜奶奶一样的困难失能老人家庭来说,仍然是“奢侈品”。颜奶奶的儿子已经年过七旬了,他也十分高兴,说道:“以后天气好我就可以把母亲抱到轮椅上,带她出去晒晒太阳了。”
了解老人需求 解其燃眉之急
在新阳街道新垵村,助老员邱小凤带着一行人来到邱老伯家。邱老伯今年62岁,是孤寡老人、低保户。他从小患有小儿麻痹,不能讲话,一直未婚未育,平时哥哥会关照一下他。邱老伯住在简陋的屋子里,几乎照射不到阳光。由于长期卧床,老人身上长了褥疮,脚踝处清晰可见还没有完全愈合的创面,他不时用手抓。平时,邱小凤和另一名助老员会帮邱老伯买药、送饭,这次他长褥疮,她们还送老人去了医院。
看到老年志愿者们给他送来了防褥疮床垫,邱老伯虽然不能说话,脸上一直带着笑容。“村里的困难失能老人都很感激市老年基金会,能够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邱小凤说。
林梅珠告诉记者:“今天来海沧送护理用具的3名老年志愿者年龄都在70岁上下,我们的团队很团结,大家身体都还可以,尽我们所能为有需要的老人做一点事,让他们感觉到社会的关爱。”
一天跑两个区 傍晚才回到家
名片
厦门市老年基金会助老志愿服务队于2016年9月29日成立,成立当天市老年基金会创会会长林源为该队授旗、授牌。助老服务成员由老、中、青三代组成,有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的中老年人,有乐于奉献的“老三届”知青,还有来自爱心企业的青年志愿者……
他们活跃在助老志愿活动一线,走访慰问困难失能老人,倾听困难老人家庭诉求,为需要帮助的老人解决问题,送去温暖和爱心。
市老年基金会副会长、市老年基金会助老志愿服务队队长张培军对老年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精神给予了肯定和鼓励。他表示:“希望他们在身体允许、本人自愿和家人支持的前提下,参与到助老志愿服务中来,继续发扬老年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精神,将我市‘老年志愿者’这张烫金名片继续发扬光大。”
镜头来到翔安区。老年志愿者陈淑祯和陈雪珍负责为翔安区的4户困难失能老人送护理用具。由于陈淑祯的车子后备厢比较小,装不下轮椅,陈雪珍的爱人李叔主动提出由自己开车送她们去。虽然李叔不是志愿者,但他十分支持爱人的志愿服务,曾多次帮忙开车运送护理用具。
为了节省时间,少走冤枉路,负责带队的陈淑祯提前一天就已经和相关社区的助老工作者联系好。“我们那天送过去很顺利,到了翔安大嶝岛和小嶝岛,一直到下午1点才把翔安区的护理用具都送完。”陈淑祯告诉记者,简单吃完午饭,他们觉得时间还早,就又驾车到同安区送了2户,一直到晚上5点多才回到家。
在送护理用具的过程中,翔安区内厝镇许厝村的民政员许国栋一直为老年志愿者们带路,他对老人的情况非常熟悉,一路为大家介绍老人的情况。“作为一线助老工作人员,许国栋二十年如一日,关心关爱老人,让我们非常感动。”陈淑祯说。
延伸阅读
老年志愿者参与
我市困难失能老人状况调研
去年12月,《全市建档困难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报告》出炉。该报告在市民政局指导下,由市老年基金会牵头,厦门晚报社、各区老年福利协会联手开展专项调研,市老年基金会助老志愿服务队的老年志愿者参与调研后形成。报告将为我市困难失能老人的落地帮扶提供翔实的依据和参考。
2022年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市老年基金会助老志愿服务队组织陈子韻、纪荣兴、卢明、曾玲娜等7名老年志愿者,从市民政局的550名困难失能老人数据库挑选出12个困难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并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通过与老人、民政员或助老员座谈,做出分析。志愿者纪荣兴告诉记者:“我们7个人互相讨论了很多次,最终由我执笔,完成了这个报告。”
市老年基金会副会长、市老年基金会助老志愿服务队队长张培军表示,借助老年志愿者,对我市困难失能老人做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旨在对近10年帮扶救助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进行认真的总结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帮扶救助工作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是本会领导的共识。“这一报告将为市老年基金会继续更好地利用好募集的善款救助困难家庭老人及困难失能老人,助推我市老年工作和老龄慈善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张培军说。
实际上,市老年基金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群策群力、募集基金,开办了厦门市爱心护理院,在全市各区创建“金秋老年乐园”,资助老年文化体育社团活动,支持鼓励老年人开展有益于老年人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的各项活动。
市老年基金会助老志愿服务队也活跃在各项为老服务品牌活动中,并发挥积极的作用。除了帮扶困难失能老人,他们还致力于提高老年人素质,如开展文明倡导活动和素质提升培训,组织老党员、老年志愿者参加抗击疫情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健步走、洁净家园和文艺演出活动,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