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3月03日·海西晨报·
第A11版
·
财经解读
 |
厦门实验小学翔安校区孩子们在新校区参加校园运动会。 校方供图 |
|
晨报记者 陈晓青
3月的第一天,翔安区就迎来了一个好消息——翔安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师范大学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在合作共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翔安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上师大翔安附校”)的基础上,还将共建基础教育改革协同创新实验区,并以此为平台深入拓展校地产学研合作,为翔安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是翔安区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后的首个合作办学项目,却只是近年来该区引进多个优质教育资源的其中之一。
2021年9月,厦门实验小学翔安校区开办,迎来首批160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去年3月,火炬实验学校与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去年7月,振南中学与双十中学合作办学;去年9月,双十中学翔安校区高中部成功开办;今年1月,翔安区人民政府与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标杆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共建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1所独立高中……
如今在翔安,每隔不远就能看到名校的影子。名校“开花”背后隐藏的,正是这些年翔安区不断扇动臂膀,不遗余力引入优质教育力量、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付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教育,资金投入是第一步。翔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据了解,十年来翔安区累计投入教育基建项目经费44亿元,教育经费年均增长14%,优质学位增长数居全市首位。
教育补短板,“借力”同样关键。为进一步加快教育补短板项目建设,翔安区主动对接“名校跨岛”、合作办学。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翔安区高水平开办中小学幼儿园38所,先后与厦门大学、福建教育学院等9所岛内名校、高校及国内知名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33人,招录新教师1236人,其中国家及省属院校优秀毕业生312人。
众所周知,好的教育资源,势必会成为区域吸引人才的“金字招牌”。连续的投入、不断“借力”,翔安教育的综合实力较2003年建区时实现了大幅提升——2020年翔安区在省教育“两项督导”评估中排名全省第三;2022年全区新竣工教育基建项目、新开办学校、新增学位数量均为全市最多。
从十年前较落后的“教育洼地”,到如今名校陆续落地的厦门东部教育“新高地”,翔安不断用教育软实力助推新区跨越发展。当然,现在要谈岛内外教育均衡已实现为时过早,还需要时间和教育智慧。
翔安名校“开花”,奥妙何在
 |
厦门实验小学翔安校区孩子们在新校区参加校园运动会。 校方供图 |
|
晨报记者 陈晓青
3月的第一天,翔安区就迎来了一个好消息——翔安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师范大学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在合作共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翔安实验学校(以下简称“上师大翔安附校”)的基础上,还将共建基础教育改革协同创新实验区,并以此为平台深入拓展校地产学研合作,为翔安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这是翔安区启动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后的首个合作办学项目,却只是近年来该区引进多个优质教育资源的其中之一。
2021年9月,厦门实验小学翔安校区开办,迎来首批160名小学一年级学生;去年3月,火炬实验学校与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去年7月,振南中学与双十中学合作办学;去年9月,双十中学翔安校区高中部成功开办;今年1月,翔安区人民政府与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标杆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共建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1所独立高中……
如今在翔安,每隔不远就能看到名校的影子。名校“开花”背后隐藏的,正是这些年翔安区不断扇动臂膀,不遗余力引入优质教育力量、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付出。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展教育,资金投入是第一步。翔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据了解,十年来翔安区累计投入教育基建项目经费44亿元,教育经费年均增长14%,优质学位增长数居全市首位。
教育补短板,“借力”同样关键。为进一步加快教育补短板项目建设,翔安区主动对接“名校跨岛”、合作办学。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翔安区高水平开办中小学幼儿园38所,先后与厦门大学、福建教育学院等9所岛内名校、高校及国内知名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33人,招录新教师1236人,其中国家及省属院校优秀毕业生312人。
众所周知,好的教育资源,势必会成为区域吸引人才的“金字招牌”。连续的投入、不断“借力”,翔安教育的综合实力较2003年建区时实现了大幅提升——2020年翔安区在省教育“两项督导”评估中排名全省第三;2022年全区新竣工教育基建项目、新开办学校、新增学位数量均为全市最多。
从十年前较落后的“教育洼地”,到如今名校陆续落地的厦门东部教育“新高地”,翔安不断用教育软实力助推新区跨越发展。当然,现在要谈岛内外教育均衡已实现为时过早,还需要时间和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