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 |
守护“银发”幸福 筑牢金融防线 |
| ||
|
晨报记者 王温萍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让更多老年人健康快乐地度过晚年生活,想必是许多人所关心的。厦门工行长期关注“银发”群体,通过增设“敬老专区”、贴心上门服务等举措优化适老服务。此外,为了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反诈骗风险能力,厦门工行主动作为,多方配合做好各项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贴心呵护 适老服务有温度
在厦门工行江头支行网点,前来办卡的李阿婆正闲坐在书架边翻阅着养生书籍。她告诉记者:“工行网点为我们老年人设置了敬老服务专区,并且有呼叫铃,每次我来办业务的时候,只需按下呼叫铃,客服经理就会来协助我办理业务。”
这样暖心贴心的服务是厦门工行服务老年群体的缩影。近年来,厦门工行持续推进网点适老化服务,设置“敬老服务专区”,设置敬老爱心专座、放大镜、血压仪、按摩器等,座位旁加设了拄拐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作为移动金融服务领跑者,2019年7月起,工商银行推出适老亲老的手机银行幸福生活版,满足老年客户偏好字号较大、操作简单、区域分隔明显等需求特点,便于老年群体查找使用常用功能。
而对于一些存在不同程度办卡困难的老人,厦门工行主动担当、克服困难、特事特办上门服务,及时解决老年群体的用卡需求。
去年7月,厦门工行翔安支行的上门办卡小分队前往客户吴女士家中,为其行动不便的90岁父亲办理市民卡。吴女士告诉记者,“厦门工行一听说我父亲丢失了社保卡并且无法前往网点办理,马不停蹄带着设备上门服务,为他们的暖心贴心点赞。”据悉,吴女士家属为网点送来了锦旗。
林阿伯是一名近百岁的退伍老军人,前阵子因行动不便需要办理优待证的业务难住了他。得知林阿伯情况后,厦门工行吕岭支行工作人员上门为林阿伯办理了优待证。林阿伯告诉记者:“真诚周到的工行服务让我感到心里暖暖的。”
反诈在线 守护客户钱袋子
网络信息时代,防范金融风险显得尤为重要。厦门工行主动积极履行大行职责,多举措保障消费者金融安全。
记者了解到,2022年厦门工行依托工行自主研发并投产的外部欺诈风险管理系统“融安e信”,成功拦截近630笔虚假信息诈骗,拦截资金1231万多元,切实有效地保护了客户的资金安全。随着“融安e信”的推出并向其他行业延伸,厦门工行外部欺诈风险管理系统的运用领域不断扩大,应用成效更加显著,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同时,厦门工行不断强化警银合作,密切配合市反诈骗中心开展防范各类虚假信息诈骗工作,对各类涉案账户进行快速查询、锁定及冻结。其中,2022年共配合公安机关锁定账户202户,冻结账户154户,冻结金额约846万元,有力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此外,在做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宣传同时,工行各营业网点工作人员积极推荐厦门工行客户和本行员工关注“国家反诈中心”官方号,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以提高全民安全防范意识。
亮点
筑牢反洗钱防线 为金融安全保驾护航
工商银行厦门分行始终致力于筑牢反洗钱防线,切实履行国有大行的反洗钱责任,维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连续多年获评“厦门市反洗钱先进单位”。
厦门工行创新宣传,将反洗钱宣传与防范非法集资、反诈防骗等专项工作有机融合,重点加强法律政策引导、风险提示教育、金融知识普及等三方面的宣传。
厦门分行坚持惠民底色,持续打造“工行驿站”品牌,将驿站打造成为助力反洗钱宣传的阵地。通过在全辖网点客户等候区或宣传教育区统一投放宣传物料、举办反洗钱主题厅堂微沙龙活动等,进一步引导客户抵制洗钱违法犯罪行为,增强客户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制观念,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保课堂
在生活中,碰上电信网络诈骗是常有的事情。那么当消费者碰上电信诈骗时该如何应对呢?厦门工行提醒广大消费者,首先,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其次,尽快拨打110或者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报案;再者,及时准确将骗子的账号和账户姓名提供给民警,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
在生活中,消费者应不轻信陌生人、不透露个人重要信息、不轻易汇款、不轻易扫码、不点击不明链接、不轻易接听转接电话。
此外,还有一些小贴士可以帮助广大消费者做好个人账户安全保护。
1.及时将磁条卡升级为安全性更高的芯片卡。
2.妥善保管银行卡、身份证、电子银行认证介质等,拒绝出租、出借或买卖行为。
3.不随意向他人透露银行卡号、账户密码、有效期、安全码、身份证号、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4.刷卡消费时,不要让银行卡离开视线范围,使用密码交易时应尽可能用身体或另一只手遮挡操作手势。
5.不使用公共WIFI接入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不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登录不明网站,使用完网银及时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