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 |
坚持金融为民 护航美好生活 |
|
|
2023年03月15日·海西晨报·
第A14版
·
特别报道
 |
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立足“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
|
 |
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宣传志愿者积极向市民群众宣传普及防诈骗知识。 |
|
随着金融经营业态的发展、金融服务需求层次的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消保工作已不仅是一项公益行为和社会责任实践,更与稳住经济大盘、增进民生福祉、创造美好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持续强化资源统筹、主动创新求变,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围绕“暖心服务、保护权益、防范风险、创造价值”消保工作重心,用心用情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以实际行动守护消费者权益,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获得感。晨报记者 王温萍 通讯员 陈臻祺 郑一声
守正创新 消保宣教深入人心
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认真对照厦门人行《厦门市金融知识宣教白皮书》要求,因地制宜推动建设“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统一行动+专题活动”的金融知识宣传网格。
聚焦重点人群,围绕“一老一小”、新市民、残障人士等重点人群的金融服务需求,该行常态化、分层次开展主题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聚焦社会关注热点和新业态盲点,及时调整宣传教育内容,针对性开展风险教育提示。据悉,该行主动融入厦门“近邻党建”工作,在厦门银保监局指导下推动“金融消保驿站”建设,持续用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该行积极联动营业网点所在街道、周边社区举办金融知识宣传普及主题活动,主动向消费者宣传存款保险、珍爱信用记录、反诈防骗、支付降费等金融知识,助力消费者提高安全意识和金融素养。
金融赋能 助新市民安居乐业
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积极向厦门新市民群体推广“1+3+N”专属金融服务体系,该体系以数字化、线上化为依托,重点围绕新市民关切的生活、就业、发展3个核心需求,打造N项量身定制的产品与服务,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提升金融促消费的支持力度。
记者了解到,聚焦新市民群体的消费需求,该行积极推广新市民专属借记卡——“幸福无限卡”,对新市民群体减免年费、工本费、短信通知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多项费用,有效降低新市民用卡成本,并针对新市民客群生活高频场景需求,设计适合新市民专属银行卡权益方案,让更多新市民群体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各类权益。该行还推出“兴安贷+新市民贷”产品,截至2023年2月末,该行“兴安贷+新市民贷”授信额度达1071万元,贷款余额达436万元。
此外,该行还通过“兴安贷+”“好康贷”“兴安花”等产品向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群体提供消费券及最高60万元的授信支持,为新市民群众日常小额消费、住房装修、职业技能培训、新能源购车、智能家电、教育等家庭综合消费和新型消费提供资金支持,切实支持新市民群体安居乐业,提升生活幸福感。
行长说消保
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颖彦:
金融为民 消保同行
金融事业起于为人民服务,兴于为人民服务。
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建、消保、业务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坚持将消保工作放在分行经营发展的突出位置并持续紧抓不懈,不断建立健全消保工作机制,通过多层次消保队伍建设与能力素质提升,多措并举提高消保工作质效。
创新“厦蜂说消保”“消保云直播”等多样化宣传教育形式,组织“i鹭金融宣传志愿联盟”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校园、企业、农村等,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金融风险,理性选择正规金融服务。
立足营业网点对客服务“前沿阵地”,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业务办理效率,畅通消费者诉求反映渠道和问题依法高效处理,夯实“卓越服务 暖心伴您”服务品牌,以高质量金融供给服务好扩大内需、用责任担当构筑起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坚实屏障,更好助力厦门“两高两化”城市建设。
亮点
积极作为 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好险!养老钱差点就被骗了!多亏了厦门国际银行及时帮我拦截!”市民吴老伯回忆此前经历仍心有余悸。原来,吴老伯急于将手头玉石藏品变现,将玉石送至某拍卖行,但“业务员”声称须先缴纳玉石拍卖手续费后方可完成拍卖并收回拍卖款项,吴老伯当即前往厦门国际银行营业网点办理转账业务。柜员和营业主管询问了解相关情况后,判断吴老伯疑似遭遇“套路拍”骗局并当即报警,在工作人员和派出所民警的解释劝说下,吴老伯最终放弃转账汇款。
近年来,该行坚持宣传引导、培训警示、规范操作、安全提示、阻断隔离、警银联动“六到位”全力筑牢案件防控壁垒,有效帮助客户避免资金损失,仅2022年该行堵截各类“断卡”和诈骗案件10起,切实帮助市民群众避免资金损失。
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
坚持金融为民 护航美好生活
 |
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立足“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
|
 |
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宣传志愿者积极向市民群众宣传普及防诈骗知识。 |
|
随着金融经营业态的发展、金融服务需求层次的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消保工作已不仅是一项公益行为和社会责任实践,更与稳住经济大盘、增进民生福祉、创造美好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与人民性,持续强化资源统筹、主动创新求变,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围绕“暖心服务、保护权益、防范风险、创造价值”消保工作重心,用心用情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以实际行动守护消费者权益,提高消费者满意度和获得感。晨报记者 王温萍 通讯员 陈臻祺 郑一声
守正创新 消保宣教深入人心
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理念,认真对照厦门人行《厦门市金融知识宣教白皮书》要求,因地制宜推动建设“线上+线下”“传统媒体+新媒体”“统一行动+专题活动”的金融知识宣传网格。
聚焦重点人群,围绕“一老一小”、新市民、残障人士等重点人群的金融服务需求,该行常态化、分层次开展主题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聚焦社会关注热点和新业态盲点,及时调整宣传教育内容,针对性开展风险教育提示。据悉,该行主动融入厦门“近邻党建”工作,在厦门银保监局指导下推动“金融消保驿站”建设,持续用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该行积极联动营业网点所在街道、周边社区举办金融知识宣传普及主题活动,主动向消费者宣传存款保险、珍爱信用记录、反诈防骗、支付降费等金融知识,助力消费者提高安全意识和金融素养。
金融赋能 助新市民安居乐业
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是发展普惠金融的必要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积极向厦门新市民群体推广“1+3+N”专属金融服务体系,该体系以数字化、线上化为依托,重点围绕新市民关切的生活、就业、发展3个核心需求,打造N项量身定制的产品与服务,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提升金融促消费的支持力度。
记者了解到,聚焦新市民群体的消费需求,该行积极推广新市民专属借记卡——“幸福无限卡”,对新市民群体减免年费、工本费、短信通知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多项费用,有效降低新市民用卡成本,并针对新市民客群生活高频场景需求,设计适合新市民专属银行卡权益方案,让更多新市民群体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各类权益。该行还推出“兴安贷+新市民贷”产品,截至2023年2月末,该行“兴安贷+新市民贷”授信额度达1071万元,贷款余额达436万元。
此外,该行还通过“兴安贷+”“好康贷”“兴安花”等产品向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群体提供消费券及最高60万元的授信支持,为新市民群众日常小额消费、住房装修、职业技能培训、新能源购车、智能家电、教育等家庭综合消费和新型消费提供资金支持,切实支持新市民群体安居乐业,提升生活幸福感。
行长说消保
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党委书记、行长陈颖彦:
金融为民 消保同行
金融事业起于为人民服务,兴于为人民服务。
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分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党建、消保、业务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坚持将消保工作放在分行经营发展的突出位置并持续紧抓不懈,不断建立健全消保工作机制,通过多层次消保队伍建设与能力素质提升,多措并举提高消保工作质效。
创新“厦蜂说消保”“消保云直播”等多样化宣传教育形式,组织“i鹭金融宣传志愿联盟”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校园、企业、农村等,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金融风险,理性选择正规金融服务。
立足营业网点对客服务“前沿阵地”,优化金融产品与服务,提升业务办理效率,畅通消费者诉求反映渠道和问题依法高效处理,夯实“卓越服务 暖心伴您”服务品牌,以高质量金融供给服务好扩大内需、用责任担当构筑起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坚实屏障,更好助力厦门“两高两化”城市建设。
亮点
积极作为 全力守护群众“钱袋子”
“好险!养老钱差点就被骗了!多亏了厦门国际银行及时帮我拦截!”市民吴老伯回忆此前经历仍心有余悸。原来,吴老伯急于将手头玉石藏品变现,将玉石送至某拍卖行,但“业务员”声称须先缴纳玉石拍卖手续费后方可完成拍卖并收回拍卖款项,吴老伯当即前往厦门国际银行营业网点办理转账业务。柜员和营业主管询问了解相关情况后,判断吴老伯疑似遭遇“套路拍”骗局并当即报警,在工作人员和派出所民警的解释劝说下,吴老伯最终放弃转账汇款。
近年来,该行坚持宣传引导、培训警示、规范操作、安全提示、阻断隔离、警银联动“六到位”全力筑牢案件防控壁垒,有效帮助客户避免资金损失,仅2022年该行堵截各类“断卡”和诈骗案件10起,切实帮助市民群众避免资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