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城拉响警报 增强国防观念 |
厦门昨日试鸣防空警报,同步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
|
2023年05月11日·海西晨报·
第A04版
·
城市读本
 |
思明区联友小学举行防空防震减灾应急演练。记者 唐光峰 摄 |
|
 |
学生们学习消防安全救火技能。 |
|
 |
蓝天救援队利用专用设备,将“伤员”安全转移到地面。 |
|
 |
转运“伤员”,开展救治。 |
|
 |
消防救援人员高效灭火。 本组图片 记者 陈理杰 摄 |
|
晨报讯(记者 张玲玲)昨日是厦门市一年一度的“5·10”防空警报试鸣日。15时整,全市各类防空警报器同时拉响,其间全市一切活动照常,市民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相关部门同步举行“厦门市国防动员(人防专项行动)演练”。此次演练主题是“居安思危 动员先行”,包括战备等级转进、防空警报发放、紧急疏散、人防工程平战转换、重要目标救援等五项内容。
据介绍,此次演练设1个主指挥控制中心、7个分指挥协调中心、16个实兵演练现场。各实兵演练现场情况将通过市区两级人防指挥信息系统、无人机和单兵图传系统,实时传输至指挥控制中心。全市共有75万市民、学生同步参加紧急疏散行动演练。
主演练场设在集美区,共组织消防、电力、燃气、医疗等9支人防专业队开展重要目标防护与救援演练。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人防信息化业务水平,持续推动智慧人防建设,今年演练首次通过“i厦门”平台向用户发送预告,同步发送防空警报信号。防空警报鸣响时,市民打开手机“i厦门”平台,信息提示正在鸣响的警报类别,实现“防空警报在空中鸣响,人防导航在手机闪烁”,有效解决群众“不知道防空地下室在哪里”“不知道最短行进路线”等问题,切实增强群众防空防灾意识,提高城市综合防护能力。
此外,厦门市第一次组织带实战背景的平战转换行动演练,并将全国四大邮轮运输试点示范港之一的厦门邮轮母港片区作为此次演练场地。这是因为该区域地下人防工程建设完备,未来人口流量大,对人防要求及需求较高。据悉,厦门邮轮母港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人防试验段是依据《厦门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人民防空设计导则》设计建设的,系福建省首例综合管廊结合人防建设案例。该试验段能有效提高地下管廊战时生存能力,大幅度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
相关新闻
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馆在厦门启用
晨报讯(记者 张玲玲 朱海钰)昨日,厦门市红十字青少年生命教育馆(思明馆)正式启用。
据悉,该体验馆是我市唯一建设在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的省级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馆,涵盖红十字生命教育传播区、教学区、体验区,总建成面积300平方米。
该体验馆将成为承接思明区青少年学生、市民群众、企业团体接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的综合性体验场所,同时可辐射市属、同安区属中小学群体。它的建成与使用,将有效推动全市红十字会人道传播与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有机结合,提升青少年群体的自救与互救能力,同时也将引导和教育青少年成为红十字运动发展的后备力量,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校园深深扎根。
昨日,湖滨中学、外国语瑞景分校的学生们到馆参观体验了应急救护、消防安全、创伤救护、涉水安全、趣味绳结等项目,并表演了防灾避险情景剧。厦门市红十字培训中心的讲师为学生们演示了青少年应急救护技能,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老师进行了消防安全课程教学演示。
当天还举行了全市红十字青少年生命教育工作交流现场会。
背景
为什么选择5月10日?
1938年5月10日,日本侵略者在海、空火力的掩护下,强行侵占厦门,厦门由此沦陷长达七年之久。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中,空袭给厦门留下累累伤痕。铭记历史,警钟长鸣,我市2001年决定每年5月10日为防空警报试鸣日,随后将其写入《厦门市人民防空管理办法》。
在5月10日拉响防空警报,提醒我们务必增强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勿让历史重演。
全城拉响警报 增强国防观念
厦门昨日试鸣防空警报,同步开展应急疏散演练
 |
思明区联友小学举行防空防震减灾应急演练。记者 唐光峰 摄 |
|
 |
学生们学习消防安全救火技能。 |
|
 |
蓝天救援队利用专用设备,将“伤员”安全转移到地面。 |
|
 |
转运“伤员”,开展救治。 |
|
 |
消防救援人员高效灭火。 本组图片 记者 陈理杰 摄 |
|
晨报讯(记者 张玲玲)昨日是厦门市一年一度的“5·10”防空警报试鸣日。15时整,全市各类防空警报器同时拉响,其间全市一切活动照常,市民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相关部门同步举行“厦门市国防动员(人防专项行动)演练”。此次演练主题是“居安思危 动员先行”,包括战备等级转进、防空警报发放、紧急疏散、人防工程平战转换、重要目标救援等五项内容。
据介绍,此次演练设1个主指挥控制中心、7个分指挥协调中心、16个实兵演练现场。各实兵演练现场情况将通过市区两级人防指挥信息系统、无人机和单兵图传系统,实时传输至指挥控制中心。全市共有75万市民、学生同步参加紧急疏散行动演练。
主演练场设在集美区,共组织消防、电力、燃气、医疗等9支人防专业队开展重要目标防护与救援演练。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人防信息化业务水平,持续推动智慧人防建设,今年演练首次通过“i厦门”平台向用户发送预告,同步发送防空警报信号。防空警报鸣响时,市民打开手机“i厦门”平台,信息提示正在鸣响的警报类别,实现“防空警报在空中鸣响,人防导航在手机闪烁”,有效解决群众“不知道防空地下室在哪里”“不知道最短行进路线”等问题,切实增强群众防空防灾意识,提高城市综合防护能力。
此外,厦门市第一次组织带实战背景的平战转换行动演练,并将全国四大邮轮运输试点示范港之一的厦门邮轮母港片区作为此次演练场地。这是因为该区域地下人防工程建设完备,未来人口流量大,对人防要求及需求较高。据悉,厦门邮轮母港片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人防试验段是依据《厦门市城市综合管廊工程人民防空设计导则》设计建设的,系福建省首例综合管廊结合人防建设案例。该试验段能有效提高地下管廊战时生存能力,大幅度提高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
相关新闻
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馆在厦门启用
晨报讯(记者 张玲玲 朱海钰)昨日,厦门市红十字青少年生命教育馆(思明馆)正式启用。
据悉,该体验馆是我市唯一建设在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的省级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馆,涵盖红十字生命教育传播区、教学区、体验区,总建成面积300平方米。
该体验馆将成为承接思明区青少年学生、市民群众、企业团体接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的综合性体验场所,同时可辐射市属、同安区属中小学群体。它的建成与使用,将有效推动全市红十字会人道传播与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有机结合,提升青少年群体的自救与互救能力,同时也将引导和教育青少年成为红十字运动发展的后备力量,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校园深深扎根。
昨日,湖滨中学、外国语瑞景分校的学生们到馆参观体验了应急救护、消防安全、创伤救护、涉水安全、趣味绳结等项目,并表演了防灾避险情景剧。厦门市红十字培训中心的讲师为学生们演示了青少年应急救护技能,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老师进行了消防安全课程教学演示。
当天还举行了全市红十字青少年生命教育工作交流现场会。
背景
为什么选择5月10日?
1938年5月10日,日本侵略者在海、空火力的掩护下,强行侵占厦门,厦门由此沦陷长达七年之久。在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中,空袭给厦门留下累累伤痕。铭记历史,警钟长鸣,我市2001年决定每年5月10日为防空警报试鸣日,随后将其写入《厦门市人民防空管理办法》。
在5月10日拉响防空警报,提醒我们务必增强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勿让历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