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 |
3年实现108个行政村治理全覆盖 |
|
|
2023年05月18日·海西晨报·
第A02版
·
重点关注
晨报讯(记者 叶子申)近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印发《厦门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共包括10项主要工作内容,要求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攻坚、三年全覆盖”的时序安排,自2023年启动试点,利用3年时间实现108个行政村治理全覆盖。此举旨在扎实推进我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建设平安幸福、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行动方案》包括治理规划、道路提升、市政提升等10项主要工作内容。我市将坚持社区服务改革提升,开展“一村一策”策划、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分批分步骤生成城中村治理项目。
我市将提升城中村公共道路建设标准,增补无障碍设施,整治破损道路,设置道路标识标线,具备条件的道路实行人车分流,合理增设城中村道路智能化管控软硬件设施;整治城中村路灯管线,增设高效节能公共照明设施,修复破损灯具,不留照明盲区;按标准配建垃圾收集点、转运站,整治不规范收集点、转运站,完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
同时,我市将努力打造“15分钟便利生活圈”,合理布局、科学选址,通过盘活村(居)集体闲置资产、鼓励企业参与等方式,建设完善城中村及周边停车库(场)、智能信报箱、物业用房、适老化和无障碍设施、车辆充电设施、文化休闲设施、体育健身设施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增设养老、托育、社区食堂、家政保洁、便利店、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等社区生活服务设施。
此外,我市探索将城中村范围内的市容卫生、道路养护、绿化保洁、路灯管养、公共停车管理等“市政物业”委托专业经营单位实施物业管理,逐步形成以公共管理事项及经营性生活服务内容为一体的长效管理模式。
三年行动
2023年
打造样板阶段
筛选条件较为成熟的25个城中村作为治理试点,精心策划治理项目,打造首批精品村(思明区2个、湖里区3个、集美区4个、海沧区4个、同安区6个、翔安区6个)。各区在试点村中挑选2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治理,重点打造为样板村。样板村由各区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挂钩推进
2024年
提升推广阶段
将适度扩大治理范围,推动40个城中村重点治理建设(湖里区3个、集美区9个、海沧区3个、同安区15个、翔安区10个)
2025年
全面完成目标
推动剩余43个城中村治理(湖里区4个、集美区8个、海沧区3个、同安区19个、翔安区9个),实现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全覆盖
《厦门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
3年实现108个行政村治理全覆盖
晨报讯(记者 叶子申)近日,厦门市人民政府印发《厦门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共包括10项主要工作内容,要求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攻坚、三年全覆盖”的时序安排,自2023年启动试点,利用3年时间实现108个行政村治理全覆盖。此举旨在扎实推进我市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建设平安幸福、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行动方案》包括治理规划、道路提升、市政提升等10项主要工作内容。我市将坚持社区服务改革提升,开展“一村一策”策划、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分批分步骤生成城中村治理项目。
我市将提升城中村公共道路建设标准,增补无障碍设施,整治破损道路,设置道路标识标线,具备条件的道路实行人车分流,合理增设城中村道路智能化管控软硬件设施;整治城中村路灯管线,增设高效节能公共照明设施,修复破损灯具,不留照明盲区;按标准配建垃圾收集点、转运站,整治不规范收集点、转运站,完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
同时,我市将努力打造“15分钟便利生活圈”,合理布局、科学选址,通过盘活村(居)集体闲置资产、鼓励企业参与等方式,建设完善城中村及周边停车库(场)、智能信报箱、物业用房、适老化和无障碍设施、车辆充电设施、文化休闲设施、体育健身设施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增设养老、托育、社区食堂、家政保洁、便利店、邮政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等社区生活服务设施。
此外,我市探索将城中村范围内的市容卫生、道路养护、绿化保洁、路灯管养、公共停车管理等“市政物业”委托专业经营单位实施物业管理,逐步形成以公共管理事项及经营性生活服务内容为一体的长效管理模式。
三年行动
2023年
打造样板阶段
筛选条件较为成熟的25个城中村作为治理试点,精心策划治理项目,打造首批精品村(思明区2个、湖里区3个、集美区4个、海沧区4个、同安区6个、翔安区6个)。各区在试点村中挑选2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治理,重点打造为样板村。样板村由各区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挂钩推进
2024年
提升推广阶段
将适度扩大治理范围,推动40个城中村重点治理建设(湖里区3个、集美区9个、海沧区3个、同安区15个、翔安区10个)
2025年
全面完成目标
推动剩余43个城中村治理(湖里区4个、集美区8个、海沧区3个、同安区19个、翔安区9个),实现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