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9日·海西晨报·
第A01版
·
封面
晨报记者 谢祯
方格有限,大爱无限。晨报本年度“六一爱心格子”双向征集一经推出,一些困境孩子及家长,纷纷通过晨报新闻热线8080000或官方微信,发来“六一”微心愿。您是否愿意跟我们并肩一起,完成他们的微心愿?而那些一年又一年坚持往“爱心格子”里填充爱心的善心人士,也纷纷出手,延续这份大爱。
微心愿透露出无奈
阿岩今年9岁,听力残疾三级,因此缓学了一年。妈妈患有白血病,需要长期吃药治疗。阿岩还有一个哥哥同样在读小学,家中生活来源仅靠父亲一人工作,生活压力大。阿岩的“六一”愿望,是希望得到生活救助。
同样希望得到生活救助的,还有9岁的小奕,他精神残疾三级,其哥哥则为精神残疾二级,兄弟俩要定期进行康复训练,母亲需要照顾他们无法外出工作,家里生活来源仅靠父亲一人的工资,生活压力比较大。
而4岁的小宇,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跟爷爷居住在一个公寓的保安室。不久前,小宇不幸遭遇车祸,做了开颅手术后,从ICU转入普通病房。他的爷爷是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奶奶是小区保洁员,家庭收入微薄。
小学五年级的小琪是闽侯县人,父母双亡的他,现跟奶奶在厦门生活。小琪的收入只有孤儿补助每月900元,而再婚的奶奶,其对象只为她提供吃住。
虽然我们都相信,他们遭遇的困境是暂时的,但如今的他们,“六一”愿望非常简单而心酸:希望得到生活救助。
每年六一前夕,晨报“六一爱心格子”都会如约启动,用小小方格见证大爱,在孩子们与爱心人士、爱心单位之间架起一座温暖的桥梁。今年的晨报“六一爱心格子”,我们把目标设定为困境儿童,为他们圆微心愿。如果您身边有这样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可以向我们代为求助。如果您愿意为他们搭一把手,请跟我们联系。
一年一年坚持的力量
为邀请更多爱心市民和爱心企业参与这一活动,并对大家的爱心善举表示感谢,今年6月1日,晨报将继续把当天的报纸头版,分成100个爱心格子,企业、市民可按每格200元(或以上)的爱心款认捐,并可在格子里刊发照片、企业标志或自己想说的话。欢迎广大热心企业、市民踊跃献爱心。
“爱心是一场欲罢不能的旅行。”来自同安的叶少静,在这个夏天,如约给“六一爱心格子”送上800元善款,认捐了4个“爱心格子”。认捐“爱心格子”,已经成了叶少静每年“六一”前的一个习惯。每年到这个时候,她都会联系晨报记者,认捐800元,用她爱女许多伊伊的照片,填满4个“爱心格子”。
每年,“爱心格子”里,都留下了许多伊伊成长的见证。转眼间,许多伊伊已经24岁了,但作为妈妈,叶少静依然带领女儿一起行善,这也让女儿一样对爱心活动充满关注。
记者了解到,和叶少静一样,有不少爱心人士从晨报“爱心格子”推出起,就一年又一年地坚持奉献爱心,把爱填入“爱心格子”。
“六一爱心格子”邀请您共同参与
·A7·
晨报记者 谢祯
方格有限,大爱无限。晨报本年度“六一爱心格子”双向征集一经推出,一些困境孩子及家长,纷纷通过晨报新闻热线8080000或官方微信,发来“六一”微心愿。您是否愿意跟我们并肩一起,完成他们的微心愿?而那些一年又一年坚持往“爱心格子”里填充爱心的善心人士,也纷纷出手,延续这份大爱。
微心愿透露出无奈
阿岩今年9岁,听力残疾三级,因此缓学了一年。妈妈患有白血病,需要长期吃药治疗。阿岩还有一个哥哥同样在读小学,家中生活来源仅靠父亲一人工作,生活压力大。阿岩的“六一”愿望,是希望得到生活救助。
同样希望得到生活救助的,还有9岁的小奕,他精神残疾三级,其哥哥则为精神残疾二级,兄弟俩要定期进行康复训练,母亲需要照顾他们无法外出工作,家里生活来源仅靠父亲一人的工资,生活压力比较大。
而4岁的小宇,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跟爷爷居住在一个公寓的保安室。不久前,小宇不幸遭遇车祸,做了开颅手术后,从ICU转入普通病房。他的爷爷是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奶奶是小区保洁员,家庭收入微薄。
小学五年级的小琪是闽侯县人,父母双亡的他,现跟奶奶在厦门生活。小琪的收入只有孤儿补助每月900元,而再婚的奶奶,其对象只为她提供吃住。
虽然我们都相信,他们遭遇的困境是暂时的,但如今的他们,“六一”愿望非常简单而心酸:希望得到生活救助。
每年六一前夕,晨报“六一爱心格子”都会如约启动,用小小方格见证大爱,在孩子们与爱心人士、爱心单位之间架起一座温暖的桥梁。今年的晨报“六一爱心格子”,我们把目标设定为困境儿童,为他们圆微心愿。如果您身边有这样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可以向我们代为求助。如果您愿意为他们搭一把手,请跟我们联系。
一年一年坚持的力量
为邀请更多爱心市民和爱心企业参与这一活动,并对大家的爱心善举表示感谢,今年6月1日,晨报将继续把当天的报纸头版,分成100个爱心格子,企业、市民可按每格200元(或以上)的爱心款认捐,并可在格子里刊发照片、企业标志或自己想说的话。欢迎广大热心企业、市民踊跃献爱心。
“爱心是一场欲罢不能的旅行。”来自同安的叶少静,在这个夏天,如约给“六一爱心格子”送上800元善款,认捐了4个“爱心格子”。认捐“爱心格子”,已经成了叶少静每年“六一”前的一个习惯。每年到这个时候,她都会联系晨报记者,认捐800元,用她爱女许多伊伊的照片,填满4个“爱心格子”。
每年,“爱心格子”里,都留下了许多伊伊成长的见证。转眼间,许多伊伊已经24岁了,但作为妈妈,叶少静依然带领女儿一起行善,这也让女儿一样对爱心活动充满关注。
记者了解到,和叶少静一样,有不少爱心人士从晨报“爱心格子”推出起,就一年又一年地坚持奉献爱心,把爱填入“爱心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