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区大同街道东宅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发展: |
盘活闲置资源 扮靓村容村貌 |
|
|
2023年06月06日·海西晨报·
第A06版
·
城市读本
 |
苏发展介绍东宅村的“房前屋后”。 曾雅欣 摄 |
|
晨报记者 曾雅欣
盛夏时节,走进同安区大同街道东宅村便能看到,原本闲置的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一栋栋干净整洁的农家庭院旁,蔬果高低错落,长春花盛开着,散发出淡淡花香,引得蝴蝶飞舞其间。
“趁着开展农村房前屋后整治的契机,我们利用闲置房屋、边角地等资源空间,把20余户小庭院做成小花园、小菜园。”东宅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发展介绍,通过统一定制篱笆围栏,组织农户因地制宜种植鲜花蔬菜,扮靓了乡村“面子”。
“针对本次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在街道的指导下,东宅村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建立每日组织巡查、每周召开例会的机制,以网格为单位,在工作群公布成效动态,确保整治工作天天有进展、周周有变化。”苏发展说,党员干部不惧炎热、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感染了许多村民,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扫帚,主动加入整治行动,一起将房前屋后垃圾清理干净,并把村容村貌整治向田间地头延伸。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东宅村聘请了19名村民担任专职保洁员,一旦出现环境问题就能迅速到达现场处理,在压缩响应时间的同时也提升了管理效率。
作为大同街道农村房前屋后整治工作的示范村,今年4月以来,东宅村“三支队伍”亮身份、走前头、作表率,动员群众290余人次,劝导村民规范家禽圈养8户;清理乱堆放468处1170平方米;田间地头整治废弃物2吨,清除田间农膜67袋、农药瓶47个、田间排水沟29处。
此外,记者了解到东宅村农家书屋、文化广场(敬祖公园)等惠民设施的投入使用,不仅极大程度改善了村居环境需求,还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在东宅村工作二十年了,从刚开始村里没有一条水泥路到如今‘面子里子’一再优化提升,我感触很深。”苏发展表示,下一步将从修建苏颂文化园、红色文化纪念展馆等新地标入手,让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要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安区大同街道东宅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发展:
盘活闲置资源 扮靓村容村貌
 |
苏发展介绍东宅村的“房前屋后”。 曾雅欣 摄 |
|
晨报记者 曾雅欣
盛夏时节,走进同安区大同街道东宅村便能看到,原本闲置的农田里水稻长势喜人;一栋栋干净整洁的农家庭院旁,蔬果高低错落,长春花盛开着,散发出淡淡花香,引得蝴蝶飞舞其间。
“趁着开展农村房前屋后整治的契机,我们利用闲置房屋、边角地等资源空间,把20余户小庭院做成小花园、小菜园。”东宅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发展介绍,通过统一定制篱笆围栏,组织农户因地制宜种植鲜花蔬菜,扮靓了乡村“面子”。
“针对本次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在街道的指导下,东宅村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建立每日组织巡查、每周召开例会的机制,以网格为单位,在工作群公布成效动态,确保整治工作天天有进展、周周有变化。”苏发展说,党员干部不惧炎热、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感染了许多村民,大家纷纷拿出自己的扫帚,主动加入整治行动,一起将房前屋后垃圾清理干净,并把村容村貌整治向田间地头延伸。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东宅村聘请了19名村民担任专职保洁员,一旦出现环境问题就能迅速到达现场处理,在压缩响应时间的同时也提升了管理效率。
作为大同街道农村房前屋后整治工作的示范村,今年4月以来,东宅村“三支队伍”亮身份、走前头、作表率,动员群众290余人次,劝导村民规范家禽圈养8户;清理乱堆放468处1170平方米;田间地头整治废弃物2吨,清除田间农膜67袋、农药瓶47个、田间排水沟29处。
此外,记者了解到东宅村农家书屋、文化广场(敬祖公园)等惠民设施的投入使用,不仅极大程度改善了村居环境需求,还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在东宅村工作二十年了,从刚开始村里没有一条水泥路到如今‘面子里子’一再优化提升,我感触很深。”苏发展表示,下一步将从修建苏颂文化园、红色文化纪念展馆等新地标入手,让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要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