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6月08日·海西晨报·
第A06版
·
城市读本
 |
活动中,相关老师开公开课展示教学成果。 |
|
晨报记者 陈晓青
近期,翔安区教育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翔安区举办第十七届“城乡教育共同体”教学研讨及成果展示活动。活动历时两天半,主要围绕“大单元教学视域下以学为中心的灵动课堂”展开积极研讨,现场设置有20节研讨课及10场专题讲座,实现“十大学科全覆盖”。
据了解,翔安区城乡教育共同体教学研讨及成果展示活动,每年举办两届,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七届。通过活动,翔安区倾力打造了“四个平台”——城乡教育交流平台、专家名师示范引领平台、年轻教师成长历练平台和学校办学成果展示平台。“青年教师通过相关平台得到锻炼,这让我们的教师队伍越来越专业。”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王永富告诉记者,下一步,活动还将与新课标精神紧密结合,进一步为青年教师搭建更好、更专业的发展平台。
其实从2013年开始,翔安区就研究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教学研讨与成果展示模式,秉承“城乡互动,均衡发展;加强校际交流,共享教育资源”的理念,以区直属校、中心校为龙头,上联市内外优质学校,下聚基层农村小学,构建起一个翔安区典型的“城乡教育共同体”。
而当“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起来后,就要扣紧研究主题,构建高效课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翔安区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示范作用和名优学校辐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开展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教育规律的方法、策略与途径,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厦门实验小学副校长陈倩荣坦言:“翔安区‘城乡教育共同体’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形式,我们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与周边兄弟学校开展了更深入的交流。”
当然,除了本地教师的交流互动,翔安区还不忘引入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来助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据统计,十年来,从全国各地应邀到翔安区参与指导互动、现场开课、开讲座或教学点评的专家已超百人次,其中不乏课程专家、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市名师等,而参与系列研讨活动的翔安教师已超5000人次。
不难看出,翔安区正通过“城乡互动”方式缩小教育差距,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更广泛覆盖。着眼未来,翔安区还会提出更多务实创新之举,推进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城乡互动”缩小教育差距
 |
活动中,相关老师开公开课展示教学成果。 |
|
晨报记者 陈晓青
近期,翔安区教育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翔安区举办第十七届“城乡教育共同体”教学研讨及成果展示活动。活动历时两天半,主要围绕“大单元教学视域下以学为中心的灵动课堂”展开积极研讨,现场设置有20节研讨课及10场专题讲座,实现“十大学科全覆盖”。
据了解,翔安区城乡教育共同体教学研讨及成果展示活动,每年举办两届,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七届。通过活动,翔安区倾力打造了“四个平台”——城乡教育交流平台、专家名师示范引领平台、年轻教师成长历练平台和学校办学成果展示平台。“青年教师通过相关平台得到锻炼,这让我们的教师队伍越来越专业。”翔安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王永富告诉记者,下一步,活动还将与新课标精神紧密结合,进一步为青年教师搭建更好、更专业的发展平台。
其实从2013年开始,翔安区就研究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教学研讨与成果展示模式,秉承“城乡互动,均衡发展;加强校际交流,共享教育资源”的理念,以区直属校、中心校为龙头,上联市内外优质学校,下聚基层农村小学,构建起一个翔安区典型的“城乡教育共同体”。
而当“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起来后,就要扣紧研究主题,构建高效课堂,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翔安区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示范作用和名优学校辐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开展合作交流,积极探索符合新时代教育规律的方法、策略与途径,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厦门实验小学副校长陈倩荣坦言:“翔安区‘城乡教育共同体’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形式,我们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与周边兄弟学校开展了更深入的交流。”
当然,除了本地教师的交流互动,翔安区还不忘引入全国各地的优质教育资源,来助力“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据统计,十年来,从全国各地应邀到翔安区参与指导互动、现场开课、开讲座或教学点评的专家已超百人次,其中不乏课程专家、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市名师等,而参与系列研讨活动的翔安教师已超5000人次。
不难看出,翔安区正通过“城乡互动”方式缩小教育差距,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更广泛覆盖。着眼未来,翔安区还会提出更多务实创新之举,推进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