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区食堂 抓住年轻人的胃 |
吃腻了外卖,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环境卫生、性价比高的社区食堂就餐 |
|
2023年08月11日·海西晨报·
第A01版
·
封面
 |
开元街道阳台山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食堂深受年轻人青睐。记者 陈理杰 摄 |
|
·A3·
晨报记者 林爱玲
实习生 冯诗佳
继“成人小饭桌”火了之后,不少吃腻了外卖的年轻人又盯上了社区食堂。日前,记者了解发现,原本主要服务老年群体的社区食堂意外“出圈”,厦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进社区食堂解决吃饭问题,甚至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社区食堂打卡攻略。
为什么社区食堂“火”了?跟着晨报记者去看一看。
年轻人老年人错峰用餐
昨日11时30分许,记者来到位于思明区太子山庄内的开元街道阳台山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阳台山的社区食堂就开在这里。此时,食堂里已经排起了长队,队伍中不仅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
清蒸黄花鱼、闽南卤肉、苦瓜炒肉片……这家社区食堂现炒现卖、菜品丰富,并且采用称重式自助餐的模式。记者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掏出手机扫描立在服务台处的二维码,充值并录入人脸信息后,就可以拿取餐盘,刷脸按需取菜。之后,把餐盘放在固定区域,便可自动计算菜品重量和价格。全程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对年轻人十分便捷。
在附近上班的小王和小谢是第一次来社区食堂,用餐体验不错。小王告诉记者,之前中午下班时经常路过阳台山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但看到“养老”的字样,就以为这里只为老年人供餐。“今天看到队伍里年轻人不少,赶紧来试试。”小王说,工作单位附近的小餐馆他都吃遍了,外卖也吃腻了,到社区食堂来吃饭感觉很新鲜。“感觉很卫生,味道也不错,性价比挺高。”
阳台山社区党委书记苏文伟告诉记者,现在来社区食堂用餐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作为省为民办实事项目,我们社区食堂优先保障辖内60周岁以上老人用餐,这类人群用餐是可以享受优惠的。”苏文伟说,60周岁以下的人群也可以到社区食堂用餐,但按市场行情收费。
“我们社区食堂提供午餐和晚餐,每天平均为300名左右60岁以上老人提供助餐服务,仍有余力满足部分年轻人的用餐需求。”苏文伟告诉记者,一是社区食堂会提前准备餐食,二是因为老人和年轻人用餐时间基本错开。“老人家一般吃饭比较早,年轻人吃饭比较晚,实现了错峰用餐。”
方便卫生受消费者青睐
记者又先后走访了位于筼筜街道振兴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社区食堂,以及位于中华街道镇邦路49号的社区食堂,同样看到人气十足的画面。在用餐人群中,年轻人“含量”挺高,这和这两家社区食堂的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近年来,厦门不少街道拿出核心黄金位置布局社区食堂,这两个社区食堂是其中典型。
比如,筼筜街道的社区食堂位于湖滨中路地铁口附近,周边商务楼宇不少,人流量大。而中华社区更是毗邻中山路步行街,有不少游客前来社区食堂“打卡”。
中华街道社建办负责人苏江圳告诉记者,社区食堂在不少人眼中是老年食堂,主要为社区里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但事实上,社区食堂是面向所有社会人群开放,只不过不符合条件的人群不享受用餐优惠。中华街道社区食堂还依托古龙小厨,新添了酱油冰淇淋、烧肉粽等美食,希望抓住年轻人的味蕾。
筼筜街道社建办负责人叶佳斌告诉记者,筼筜街道的社区食堂很受周边白领群体欢迎。“很多年轻白领点外卖还要等待,而社区食堂就在边上,可以随时来。”叶佳斌说。
社区食堂价格方面的优势也不容忽视。“年轻人吃一餐,三菜一汤只要18元。”湖里区吕岭社区敬老餐厅相关负责人林佩芬表示,社区食堂性价比较高,加之卫生更有保障,因此受到年轻人追捧,在附近居住、上班的年轻人纷纷走进食堂,和老年人成为“饭搭子”。
社区食堂 抓住年轻人的胃
吃腻了外卖,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到环境卫生、性价比高的社区食堂就餐
 |
开元街道阳台山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食堂深受年轻人青睐。记者 陈理杰 摄 |
|
·A3·
晨报记者 林爱玲
实习生 冯诗佳
继“成人小饭桌”火了之后,不少吃腻了外卖的年轻人又盯上了社区食堂。日前,记者了解发现,原本主要服务老年群体的社区食堂意外“出圈”,厦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进社区食堂解决吃饭问题,甚至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发布社区食堂打卡攻略。
为什么社区食堂“火”了?跟着晨报记者去看一看。
年轻人老年人错峰用餐
昨日11时30分许,记者来到位于思明区太子山庄内的开元街道阳台山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阳台山的社区食堂就开在这里。此时,食堂里已经排起了长队,队伍中不仅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不少年轻人的身影。
清蒸黄花鱼、闽南卤肉、苦瓜炒肉片……这家社区食堂现炒现卖、菜品丰富,并且采用称重式自助餐的模式。记者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掏出手机扫描立在服务台处的二维码,充值并录入人脸信息后,就可以拿取餐盘,刷脸按需取菜。之后,把餐盘放在固定区域,便可自动计算菜品重量和价格。全程自动化、智能化的操作,对年轻人十分便捷。
在附近上班的小王和小谢是第一次来社区食堂,用餐体验不错。小王告诉记者,之前中午下班时经常路过阳台山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但看到“养老”的字样,就以为这里只为老年人供餐。“今天看到队伍里年轻人不少,赶紧来试试。”小王说,工作单位附近的小餐馆他都吃遍了,外卖也吃腻了,到社区食堂来吃饭感觉很新鲜。“感觉很卫生,味道也不错,性价比挺高。”
阳台山社区党委书记苏文伟告诉记者,现在来社区食堂用餐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作为省为民办实事项目,我们社区食堂优先保障辖内60周岁以上老人用餐,这类人群用餐是可以享受优惠的。”苏文伟说,60周岁以下的人群也可以到社区食堂用餐,但按市场行情收费。
“我们社区食堂提供午餐和晚餐,每天平均为300名左右60岁以上老人提供助餐服务,仍有余力满足部分年轻人的用餐需求。”苏文伟告诉记者,一是社区食堂会提前准备餐食,二是因为老人和年轻人用餐时间基本错开。“老人家一般吃饭比较早,年轻人吃饭比较晚,实现了错峰用餐。”
方便卫生受消费者青睐
记者又先后走访了位于筼筜街道振兴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社区食堂,以及位于中华街道镇邦路49号的社区食堂,同样看到人气十足的画面。在用餐人群中,年轻人“含量”挺高,这和这两家社区食堂的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近年来,厦门不少街道拿出核心黄金位置布局社区食堂,这两个社区食堂是其中典型。
比如,筼筜街道的社区食堂位于湖滨中路地铁口附近,周边商务楼宇不少,人流量大。而中华社区更是毗邻中山路步行街,有不少游客前来社区食堂“打卡”。
中华街道社建办负责人苏江圳告诉记者,社区食堂在不少人眼中是老年食堂,主要为社区里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但事实上,社区食堂是面向所有社会人群开放,只不过不符合条件的人群不享受用餐优惠。中华街道社区食堂还依托古龙小厨,新添了酱油冰淇淋、烧肉粽等美食,希望抓住年轻人的味蕾。
筼筜街道社建办负责人叶佳斌告诉记者,筼筜街道的社区食堂很受周边白领群体欢迎。“很多年轻白领点外卖还要等待,而社区食堂就在边上,可以随时来。”叶佳斌说。
社区食堂价格方面的优势也不容忽视。“年轻人吃一餐,三菜一汤只要18元。”湖里区吕岭社区敬老餐厅相关负责人林佩芬表示,社区食堂性价比较高,加之卫生更有保障,因此受到年轻人追捧,在附近居住、上班的年轻人纷纷走进食堂,和老年人成为“饭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