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18日·海西晨报·
第A01版
·
封面
晨报记者 陈起鸿
“今年螃蟹个头大,味道好得很。”渔民老林一边忙着称重,一边用闽南话介绍着自家好货。绵延的渔船和忙于采购的市民游客构成了一幅热闹的开渔盛景。
随着伏季休渔的结束,停泊了三个半月的渔船纷纷开启了新一轮“耕海”之旅。一筐筐生猛海鲜被运输上岸,吸引市民争相挑选。昨日,记者来到翔安琼头渔村,一睹新鲜渔获上岸的丰收景象。
渔民凌晨出海抢鲜
空气中弥漫着海腥味,耳边传来阵阵吆喝声。昨日7时30分,记者在琼头渔村码头看到,十多艘渔船停靠在岸边,渔民们正忙着卸下新鲜渔获。一筐筐兰花蟹、青蟹、黄翅鱼等令人目不暇接,就地浸润在海水中,供市民游客挑选。
兰花蟹价格从每公斤200元到400元不等,“蟹王”足足有0.5公斤,很快就被眼疾手快的市民抢购走了。鳗鱼每公斤从36元到60元不等,渔民介绍说,鳗鱼个头小的适合油炸,个头大的更宜煲汤,各有各的风味。
作为“抢鲜”大军的一员,渔民老林昨日凌晨便踏上自家渔船,前往临近的鳄鱼岛捕捞。经过一夜的辛苦忙碌,昨日7时,他便带着满舱渔获和丰收喜悦回到琼头,向往来的市民游客兜售。
“鲜货不愁没人买,半小时就差不多卖完了!”另一位渔民满脸笑意地告诉记者,和往年一样,不少熟客早早就与他取得了联系,抢先预订佳品海鲜。
市民采购热情高涨
纵使艳阳高照,也难掩市民的采购热情。
市民林先生昨日一早便买了5公斤多的新鲜渔获。“好料尤其多,不用挑来挑去,自然买得快!”他说。
作为琼头渔村海鲜的忠实“粉丝”,每逢开渔,林先生都会专程从附近的城场村前来选购。为了不辜负这口舌尖滋味,林先生还邀请了三五好友来家中做客,打算把酒言欢,共同尝鲜。“大螃蟹香煎一下,小螃蟹拿去煮汤,剩下的小鱼来个酱油水就齐活了!”谈及烹饪方式,林先生如数家珍。
吃货林女士穿梭在琳琅满目的海鲜中,游刃有余。为了这趟选鲜之旅,林女士还专程请了假。林女士作为土生土长的琼头人,成年后告别故土在外拼搏,但每年开渔时都会回到琼头,只为吃上一口原汁原味的海鲜。
相关新闻
收鲜船满载而归 昨抵达高崎渔港
昨日15时15分,三艘满载渔获的收鲜船抵达高崎渔港。这是今年开渔后,厦门首批回港的收鲜船,共带回了72吨渔获。
提货、传递、装车……收鲜船刚刚靠岸,船员们就投入到紧锣密鼓的搬运工作中,争取第一时间锁“鲜”。除了部分被预订的渔获外,其余渔获都将在保证鲜活的前提下,就近送往附近的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
“斑节虾不错!值得一试!”闽厦渔运72006船长钟海建表示,他从七八条渔船上收鲜回来,整整载了17吨渔获,其中活鲜有1吨多,剩下的都是冰鲜,如巴浪鱼、梭子鱼等,数量都颇为可观。
据了解,随着各式各样的渔获涌入市场,市民朋友在一饱口福的同时,也将明显感受到海鲜品质更优、价格更实惠。
收鲜船满载抵渔港 市民开心尝鲜
·A2
晨报记者 陈起鸿
“今年螃蟹个头大,味道好得很。”渔民老林一边忙着称重,一边用闽南话介绍着自家好货。绵延的渔船和忙于采购的市民游客构成了一幅热闹的开渔盛景。
随着伏季休渔的结束,停泊了三个半月的渔船纷纷开启了新一轮“耕海”之旅。一筐筐生猛海鲜被运输上岸,吸引市民争相挑选。昨日,记者来到翔安琼头渔村,一睹新鲜渔获上岸的丰收景象。
渔民凌晨出海抢鲜
空气中弥漫着海腥味,耳边传来阵阵吆喝声。昨日7时30分,记者在琼头渔村码头看到,十多艘渔船停靠在岸边,渔民们正忙着卸下新鲜渔获。一筐筐兰花蟹、青蟹、黄翅鱼等令人目不暇接,就地浸润在海水中,供市民游客挑选。
兰花蟹价格从每公斤200元到400元不等,“蟹王”足足有0.5公斤,很快就被眼疾手快的市民抢购走了。鳗鱼每公斤从36元到60元不等,渔民介绍说,鳗鱼个头小的适合油炸,个头大的更宜煲汤,各有各的风味。
作为“抢鲜”大军的一员,渔民老林昨日凌晨便踏上自家渔船,前往临近的鳄鱼岛捕捞。经过一夜的辛苦忙碌,昨日7时,他便带着满舱渔获和丰收喜悦回到琼头,向往来的市民游客兜售。
“鲜货不愁没人买,半小时就差不多卖完了!”另一位渔民满脸笑意地告诉记者,和往年一样,不少熟客早早就与他取得了联系,抢先预订佳品海鲜。
市民采购热情高涨
纵使艳阳高照,也难掩市民的采购热情。
市民林先生昨日一早便买了5公斤多的新鲜渔获。“好料尤其多,不用挑来挑去,自然买得快!”他说。
作为琼头渔村海鲜的忠实“粉丝”,每逢开渔,林先生都会专程从附近的城场村前来选购。为了不辜负这口舌尖滋味,林先生还邀请了三五好友来家中做客,打算把酒言欢,共同尝鲜。“大螃蟹香煎一下,小螃蟹拿去煮汤,剩下的小鱼来个酱油水就齐活了!”谈及烹饪方式,林先生如数家珍。
吃货林女士穿梭在琳琅满目的海鲜中,游刃有余。为了这趟选鲜之旅,林女士还专程请了假。林女士作为土生土长的琼头人,成年后告别故土在外拼搏,但每年开渔时都会回到琼头,只为吃上一口原汁原味的海鲜。
相关新闻
收鲜船满载而归 昨抵达高崎渔港
昨日15时15分,三艘满载渔获的收鲜船抵达高崎渔港。这是今年开渔后,厦门首批回港的收鲜船,共带回了72吨渔获。
提货、传递、装车……收鲜船刚刚靠岸,船员们就投入到紧锣密鼓的搬运工作中,争取第一时间锁“鲜”。除了部分被预订的渔获外,其余渔获都将在保证鲜活的前提下,就近送往附近的夏商国际水产交易中心。
“斑节虾不错!值得一试!”闽厦渔运72006船长钟海建表示,他从七八条渔船上收鲜回来,整整载了17吨渔获,其中活鲜有1吨多,剩下的都是冰鲜,如巴浪鱼、梭子鱼等,数量都颇为可观。
据了解,随着各式各样的渔获涌入市场,市民朋友在一饱口福的同时,也将明显感受到海鲜品质更优、价格更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