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群年轻人将沙坡尾搬上舞台 |
厦门歌舞剧院原创音乐剧《我爱沙坡尾》连演8场,获专家市民好评 |
|
2023年08月22日·海西晨报·
第A08版
·
音乐厦门
 |
音乐剧《我爱沙坡尾》带领观众寻找沙坡尾的“独特色彩”。 |
|
 |
《我爱沙坡尾》通过女孩“晓航”的视角展开演绎。 |
|
晨报记者 陈佩珊
在你眼中,沙坡尾是个怎样的存在?日前,厦门歌舞剧院原创音乐剧《我爱沙坡尾》连演8场,带着观众寻找沙坡尾的“独特色彩”,赢得了满堂彩。
该音乐剧是2023年度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也是2022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讲述文化传承与青春成长
《我爱沙坡尾》剧本由“曹禺剧本奖”三度获得者、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曾学文创作,曾获“福建省第28届戏剧会演剧本征文”一等奖。
该剧讲述了年轻人的成长经历和文化记忆守护的故事。剧中,“沙坡尾艺术节”即将举办,沙坡尾女孩“晓航”无意间闯入排练场,表达了她关于沙坡尾“独特色彩”的看法,由此引发了一场如何凸显沙坡尾文化、保留文化记忆的思考。“晓航”遇到了真情与假意,遭受了挫折与失败,但收获了友情和亲情。“晓航”从沙坡尾造船老师傅和一群热爱沙坡尾的年轻人那里学会了如何尊重别人,逐渐明白了什么才是沙坡尾最宝贵的东西,并懂得了成长的真谛——即使失败,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明天的欢声笑语。
青年演员表演极具创造力
在《我爱沙坡尾》创排中,厦门歌舞剧院致力于发挥本院优秀演员的创造力,由孙智彦、林盛森、罗臣峰、杨优优、张洁琼、何小毅、侯朱昱等担纲主要角色。据介绍,主创团队平均年龄为30岁,导演曾涌麟从去年开始带领主创团队深入沙坡尾,进入二度创作的筹备阶段。作为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曾涌麟希望这部音乐剧能展现出厦门多样的人文色彩和人文精神。
11首风格不同的原创歌曲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主创团队注重发挥音乐剧综合性、现代性、多元性、商业性的特点,以现代、时尚、年轻人的审美语境来呈现,具有强烈的听觉、视觉冲击力。舞台美术实景和投影技术相结合,赋予艺术创作应有的想象。
这是一部市民高度参与的原创作品。5月底,厦门歌舞剧院发布了该剧的小演员招募,有近50人报名参与选拔。
匠心打磨期待更好地呈现
首演后,《我爱沙坡尾》专家研讨会就马不停蹄地举行,听取各方意见。
省艺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白勇华肯定了厦门歌舞剧院在该剧上的努力,“音乐剧给了我们很强的冲击力”。
省歌舞剧院原副院长、一级导演谢南点赞该剧:“从头至尾,我一直享受在舞蹈之中,享受在声乐之中,享受在语言对白之中。”
省舞蹈家协会主席、一级导演石振华用“出彩”二字评价该剧。“整个舞蹈编排非常时尚,注入了很多现代流行的元素。”石振华说。
厦门歌舞剧院院长马列告诉记者,主创团队将汲取宝贵意见与建议,努力打磨该剧。希望这部具有厦门特色的音乐剧能赋能文旅融合,拓展艺术创作的新领域,让更多观众走出剧院之后爱上厦门。
这群年轻人将沙坡尾搬上舞台
厦门歌舞剧院原创音乐剧《我爱沙坡尾》连演8场,获专家市民好评
 |
音乐剧《我爱沙坡尾》带领观众寻找沙坡尾的“独特色彩”。 |
|
 |
《我爱沙坡尾》通过女孩“晓航”的视角展开演绎。 |
|
晨报记者 陈佩珊
在你眼中,沙坡尾是个怎样的存在?日前,厦门歌舞剧院原创音乐剧《我爱沙坡尾》连演8场,带着观众寻找沙坡尾的“独特色彩”,赢得了满堂彩。
该音乐剧是2023年度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也是2022年度厦门市文艺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讲述文化传承与青春成长
《我爱沙坡尾》剧本由“曹禺剧本奖”三度获得者、厦门市台湾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曾学文创作,曾获“福建省第28届戏剧会演剧本征文”一等奖。
该剧讲述了年轻人的成长经历和文化记忆守护的故事。剧中,“沙坡尾艺术节”即将举办,沙坡尾女孩“晓航”无意间闯入排练场,表达了她关于沙坡尾“独特色彩”的看法,由此引发了一场如何凸显沙坡尾文化、保留文化记忆的思考。“晓航”遇到了真情与假意,遭受了挫折与失败,但收获了友情和亲情。“晓航”从沙坡尾造船老师傅和一群热爱沙坡尾的年轻人那里学会了如何尊重别人,逐渐明白了什么才是沙坡尾最宝贵的东西,并懂得了成长的真谛——即使失败,所有的努力都会成为明天的欢声笑语。
青年演员表演极具创造力
在《我爱沙坡尾》创排中,厦门歌舞剧院致力于发挥本院优秀演员的创造力,由孙智彦、林盛森、罗臣峰、杨优优、张洁琼、何小毅、侯朱昱等担纲主要角色。据介绍,主创团队平均年龄为30岁,导演曾涌麟从去年开始带领主创团队深入沙坡尾,进入二度创作的筹备阶段。作为土生土长的厦门人,曾涌麟希望这部音乐剧能展现出厦门多样的人文色彩和人文精神。
11首风格不同的原创歌曲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主创团队注重发挥音乐剧综合性、现代性、多元性、商业性的特点,以现代、时尚、年轻人的审美语境来呈现,具有强烈的听觉、视觉冲击力。舞台美术实景和投影技术相结合,赋予艺术创作应有的想象。
这是一部市民高度参与的原创作品。5月底,厦门歌舞剧院发布了该剧的小演员招募,有近50人报名参与选拔。
匠心打磨期待更好地呈现
首演后,《我爱沙坡尾》专家研讨会就马不停蹄地举行,听取各方意见。
省艺术研究院院长、研究员白勇华肯定了厦门歌舞剧院在该剧上的努力,“音乐剧给了我们很强的冲击力”。
省歌舞剧院原副院长、一级导演谢南点赞该剧:“从头至尾,我一直享受在舞蹈之中,享受在声乐之中,享受在语言对白之中。”
省舞蹈家协会主席、一级导演石振华用“出彩”二字评价该剧。“整个舞蹈编排非常时尚,注入了很多现代流行的元素。”石振华说。
厦门歌舞剧院院长马列告诉记者,主创团队将汲取宝贵意见与建议,努力打磨该剧。希望这部具有厦门特色的音乐剧能赋能文旅融合,拓展艺术创作的新领域,让更多观众走出剧院之后爱上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