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巧手编织幸福晚年 |
同安区86岁彭梅英练就目不视手不停的精湛技艺 |
2023年08月25日·海西晨报·
第A06版
·
城市读本
| ||
|
晨报记者 林燕萍
借助几根棒针、钩针,几团毛线在同安区86岁老人彭梅英的手中轻松变成帽子、手提包、婴儿鞋等。
8月22日,记者来到彭梅英女儿高艺敏家中,此时彭梅英正端坐在桌前醉心编织,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作品。“这些作品不全是用钩针做的,有的直接用棒针就能完成。”虽已是耄耋之年,但彭梅英手部动作依然利落干脆、丝滑流畅。在她的手里,毛线仿佛有了生命。
“别看她老花眼,穿针引线不在话下。”高艺敏告诉记者,彭梅英经常不戴老花眼镜,长年的经验积累,让彭梅英有了目不视、手不停的精湛技艺,作品针脚紧密齐整。
据介绍,14岁时,彭梅英接触到了编织技艺,从此乐此不疲。如今,彭梅英一年仍能创作出200多件作品,女儿、孙女和孙子都是穿着她织的毛衣、吊带裤、婴儿鞋长大的。
退休后,彭梅英将更多时间投入编织中,还会买书来学习,琢磨如何让作品款式花样锦上添花。从复古麻花、格子拼色、花片拼接到珍珠钩嵌,彭梅英的技艺水平不断提高,作品越来越精美、多样。“一方面是爱好,另一方面是觉得编织能锻炼手指灵活度,也能锻炼脑力,可以防止老年痴呆。”彭梅英笑着说。
近几年,除了毛线编织外,彭梅英又迷上了串珠、做香包等手工艺。在女儿的帮助下,彭梅英报名参加了同安区老年大学手工艺课程。她创作出龙、大白菜、小兔子等造型的串珠作品,赠送给社区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