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人先锋号”号长、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樊文军: |
让“中国芯”走进你我生活 |
|
|
2023年09月01日·海西晨报·
第A05版
·
城市读本
 |
樊文军(右一)和同事一起完成芯片制作任务。 |
|
名片
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LED芯片、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及第三代半导体芯片高端技术产业的公司。该公司生产部共有员工近500名,曾先后荣获2021年度厦门市“五一先锋号”、2022年度福建省“工人先锋号”、2023年度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身着无尘服、高筒靴,全神贯注盯着显微镜下的小小芯片,抛光、切割、镀膜,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进行着。在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部车间,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芯片技术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确保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确保芯片准时交付,让“中国芯”走进你我生活,是工作的职责。在生产部同仁眼中,芯片制造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使命与荣誉。在众多“造芯人”的接续奋斗下,我国的芯片事业从“缺芯少魂”到与国际并肩,从封锁打压到突出重围,已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芯片制造 好比针尖跳舞
我们制造的芯片有多小?像一根头发丝,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可以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我们制造的芯片有多牛?产品技术已位居全球前列。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实现量产,广泛应用于动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高端LED芯片在植物照明、医疗照明等领域大放光彩。今年年底,我们将实现月产6000片6英寸的SIC芯片的目标,助推国产芯片跑出中国速度。
制作芯片好比在针尖上跳舞。从进入生产车间前烦琐的准备工作便可窥见一斑。芯片生产区域对洁净度的要求很高,需要穿上全密封一体化操作服、防尘鞋、消毒口罩,再戴上全密封手套二次消毒。芯片制作前后有几十道甚至上百道的工序,每个步骤必须精准到位,每项技术必须拿捏得当。一个喷嚏的震动、一粒微尘的遮盖,都可能导致整批芯片报废。“用心做芯,全员参与,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理念,贯穿我们芯片制造的全过程。
集思广益 彰显匠“芯”本色
随着工艺制程复杂度的提高,芯片制造生产线在生产运营、厂务管理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生产部负责人,每日坐在办公室里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每天,我有一半的时间都“泡”在车间里,与员工现场交流。我们还组织开展劳动竞赛,鼓励员工参与提案,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生成更多合理化建议。很快,自动化技术代替重复流程,解放员工双手;物品摆放、工艺流程的优化串接,有效提高效率。大家的“金点子”培育出“金果子”,转化为产能创效的“金钥匙”。
制造流程中的难点,也是提升产能的增长点。成品芯片上排布了14万颗芯粒,即便在高倍显微镜下,芯粒也如同蚂蚁大小,检验难度大。长久坐在工位上,通过放大镜反复检查,对于员工来说是不小的负荷。看着他们疲惫的神情,我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一难题。为此,我们组织多部门攻坚克难,通过启用外观检测仪器、优化产线流程等方式,让工人检测效率实现翻番。
大家都说,制造高精芯片的工艺难度,相当于在一根头发上盖高楼,想要获得细微的提升都困难重重。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月百分百完成生产交付任务和各项交付指标。2022年生产交付任务产出同比提升7倍,各项交付指标数据也屡创新高,指标提升率300%。
生产组定期评选并公示“优秀员工”“优秀师傅”“优秀新员工”“进步之星”等,彰显榜样力量。生产组还开展形式多样活动,如中秋博饼活动、趣味运动会等,用心用情关爱员工生活和工作,打造职工暖心小家。
(晨报记者 彭怡郡 实习生 林晓峰 通讯员 卢月 徐航)
全国“工人先锋号”号长、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人樊文军:
让“中国芯”走进你我生活
 |
樊文军(右一)和同事一起完成芯片制作任务。 |
|
名片
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LED芯片、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器件及第三代半导体芯片高端技术产业的公司。该公司生产部共有员工近500名,曾先后荣获2021年度厦门市“五一先锋号”、2022年度福建省“工人先锋号”、2023年度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身着无尘服、高筒靴,全神贯注盯着显微镜下的小小芯片,抛光、切割、镀膜,一道道工序井然有序进行着。在厦门士兰明镓化合物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部车间,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芯片技术产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
确保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确保芯片准时交付,让“中国芯”走进你我生活,是工作的职责。在生产部同仁眼中,芯片制造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使命与荣誉。在众多“造芯人”的接续奋斗下,我国的芯片事业从“缺芯少魂”到与国际并肩,从封锁打压到突出重围,已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
芯片制造 好比针尖跳舞
我们制造的芯片有多小?像一根头发丝,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可以一睹其“庐山真面目”。
我们制造的芯片有多牛?产品技术已位居全球前列。第三代半导体芯片实现量产,广泛应用于动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高端LED芯片在植物照明、医疗照明等领域大放光彩。今年年底,我们将实现月产6000片6英寸的SIC芯片的目标,助推国产芯片跑出中国速度。
制作芯片好比在针尖上跳舞。从进入生产车间前烦琐的准备工作便可窥见一斑。芯片生产区域对洁净度的要求很高,需要穿上全密封一体化操作服、防尘鞋、消毒口罩,再戴上全密封手套二次消毒。芯片制作前后有几十道甚至上百道的工序,每个步骤必须精准到位,每项技术必须拿捏得当。一个喷嚏的震动、一粒微尘的遮盖,都可能导致整批芯片报废。“用心做芯,全员参与,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的理念,贯穿我们芯片制造的全过程。
集思广益 彰显匠“芯”本色
随着工艺制程复杂度的提高,芯片制造生产线在生产运营、厂务管理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生产部负责人,每日坐在办公室里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每天,我有一半的时间都“泡”在车间里,与员工现场交流。我们还组织开展劳动竞赛,鼓励员工参与提案,推广好经验、好做法,生成更多合理化建议。很快,自动化技术代替重复流程,解放员工双手;物品摆放、工艺流程的优化串接,有效提高效率。大家的“金点子”培育出“金果子”,转化为产能创效的“金钥匙”。
制造流程中的难点,也是提升产能的增长点。成品芯片上排布了14万颗芯粒,即便在高倍显微镜下,芯粒也如同蚂蚁大小,检验难度大。长久坐在工位上,通过放大镜反复检查,对于员工来说是不小的负荷。看着他们疲惫的神情,我下定决心要解决这一难题。为此,我们组织多部门攻坚克难,通过启用外观检测仪器、优化产线流程等方式,让工人检测效率实现翻番。
大家都说,制造高精芯片的工艺难度,相当于在一根头发上盖高楼,想要获得细微的提升都困难重重。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每月百分百完成生产交付任务和各项交付指标。2022年生产交付任务产出同比提升7倍,各项交付指标数据也屡创新高,指标提升率300%。
生产组定期评选并公示“优秀员工”“优秀师傅”“优秀新员工”“进步之星”等,彰显榜样力量。生产组还开展形式多样活动,如中秋博饼活动、趣味运动会等,用心用情关爱员工生活和工作,打造职工暖心小家。
(晨报记者 彭怡郡 实习生 林晓峰 通讯员 卢月 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