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壮大“朋友圈” 共赴发展新征程 |
投洽会期间翔安区共对接推动项目61个,投资总额436亿元 |
|
2023年09月09日·海西晨报·
第A07版
·
特别报道
 |
第二十三届投洽会翔安区签约大会隆重举行。李毓琳 摄 |
|
晨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叶晓菲 朱煜真
九八逢白露,鹭岛秋风至。昨日下午,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翔安区签约大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投洽会期间,翔安区共对接推动项目61个,投资总额436亿元,其中区级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额216亿元,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建筑业、金融产业等。
签约只是一个新起点。翔安区领导在活动现场表示,后续翔安区将以更加高效的服务,全力为广大企业家提供最优质的环境,让项目“落下来、扎下根”,让大家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实现共赢发展。
引入“活水”
助推高质量发展
此次签约的项目中,与“能源”相关的项目最为亮眼,这也彰显了翔安区布局新能源赛道的决心。
在翔安科华数据高端装备产业园项目中,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将在翔安建设“云基础设施”和“新能源”两个子产业园,其中新能源园区专注于可再生新能源业务。针对新能源的具体运用,也有新项目落地,天津昊野科技公司准备在翔安建立研发生产基地,开发新能源水中动力系统。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惟有血脉通畅,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强劲有力。此次签约有两个金融产业项目,其中浩悦资本将发起规模7亿元人民币医疗产业基金,投资细分领域包括创新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IVD与生命科学、健康服务与智慧医疗等;再石资本将发起规模5亿元人民币产业基金,主要投资可再生能源领域和先进制造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两支产业基金所聚焦的领域,都是翔安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实力加潜力
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有句话说得好:“拼经济,拼的就是营商环境。”记者了解到,为了擦亮营商环境这块金字招牌,翔安区深入开展“益企飞翔”服务行动,建立区领导挂钩企业、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机制,着力打造“服务最优、政策最好、兑现最快”的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投资者在翔安办事一路绿灯、事业一路长虹。翔安区创新推出“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市率先实行“不见面审批”,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是全省唯一的区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政务服务“园区办”模式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营商环境绩效考核连续三年位列全市各区前列。
产业发展好,营商环境自然就好。近年来,翔安着力构建“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做优做强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已拥有2条五百亿级产业链,是全省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厦门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已成为翔安的鲜明特质。其间,生物医药、航空临空、海洋高新,三个特色重点产业加快推进;旅游会展、文创体育、数字产业,三种新兴潜力产业成势迅猛,经济能级持续跃升。
而在区位资源方面,翔安也颇有“潜力”。在全市“十四五”规划布局上,翔安是全市唯一的“三中心”定位的行政区,包括东部市级中心、航空新城城市副中心、翔安区级中心,承担着全市最多的重大片区开发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全市开发建设的11个重大片区中有6个在翔安,保税区、自贸区也在翔安扩区。这些重大发展平台的建设,为翔安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壮大“朋友圈” 共赴发展新征程
投洽会期间翔安区共对接推动项目61个,投资总额436亿元
 |
第二十三届投洽会翔安区签约大会隆重举行。李毓琳 摄 |
|
晨报记者 陈晓青
通讯员 叶晓菲 朱煜真
九八逢白露,鹭岛秋风至。昨日下午,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翔安区签约大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投洽会期间,翔安区共对接推动项目61个,投资总额436亿元,其中区级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额216亿元,项目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建筑业、金融产业等。
签约只是一个新起点。翔安区领导在活动现场表示,后续翔安区将以更加高效的服务,全力为广大企业家提供最优质的环境,让项目“落下来、扎下根”,让大家放心投资、安心创业、顺心发展,实现共赢发展。
引入“活水”
助推高质量发展
此次签约的项目中,与“能源”相关的项目最为亮眼,这也彰显了翔安区布局新能源赛道的决心。
在翔安科华数据高端装备产业园项目中,科华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未来将在翔安建设“云基础设施”和“新能源”两个子产业园,其中新能源园区专注于可再生新能源业务。针对新能源的具体运用,也有新项目落地,天津昊野科技公司准备在翔安建立研发生产基地,开发新能源水中动力系统。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惟有血脉通畅,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强劲有力。此次签约有两个金融产业项目,其中浩悦资本将发起规模7亿元人民币医疗产业基金,投资细分领域包括创新药、生物技术、医疗器械、IVD与生命科学、健康服务与智慧医疗等;再石资本将发起规模5亿元人民币产业基金,主要投资可再生能源领域和先进制造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两支产业基金所聚焦的领域,都是翔安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实力加潜力
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有句话说得好:“拼经济,拼的就是营商环境。”记者了解到,为了擦亮营商环境这块金字招牌,翔安区深入开展“益企飞翔”服务行动,建立区领导挂钩企业、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等机制,着力打造“服务最优、政策最好、兑现最快”的营商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投资者在翔安办事一路绿灯、事业一路长虹。翔安区创新推出“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全市率先实行“不见面审批”,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是全省唯一的区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政务服务“园区办”模式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营商环境绩效考核连续三年位列全市各区前列。
产业发展好,营商环境自然就好。近年来,翔安着力构建“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做优做强平板显示、半导体和集成电路、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已拥有2条五百亿级产业链,是全省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厦门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工业立区、产业强区,已成为翔安的鲜明特质。其间,生物医药、航空临空、海洋高新,三个特色重点产业加快推进;旅游会展、文创体育、数字产业,三种新兴潜力产业成势迅猛,经济能级持续跃升。
而在区位资源方面,翔安也颇有“潜力”。在全市“十四五”规划布局上,翔安是全市唯一的“三中心”定位的行政区,包括东部市级中心、航空新城城市副中心、翔安区级中心,承担着全市最多的重大片区开发和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全市开发建设的11个重大片区中有6个在翔安,保税区、自贸区也在翔安扩区。这些重大发展平台的建设,为翔安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