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26日·海西晨报·
第A08版
·
特别报道
 |
厦门交行工作人员在互动中向小朋友讲述学习金融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
|
 |
交行多渠道拓展金融知识覆盖面。 |
|
为持续推动金融消费者教育和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引导广大金融消费者汇聚金融正能量,增强社会公众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的指导下,交通银行厦门分行积极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今年以来,厦门交行以网点为阵地,通过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切实有效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
晨报记者 钟宝坤 通讯员 姚星静
线上线下传播
拓宽宣传广度
厦门交行以营业网点的公众教育区为宣传阵地,对到店消费者开展教育宣传,在公众教育区展示《姣姣伴你成长》金融知识手册,网点的海报机滚动播放金融知识宣传海报,向在厅堂等候的消费者发放折页宣传金融知识,引导市民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金融知识技能和水平。
此外,厦门交行还组织员工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聚焦“一老一少”等重点群体,针对不同人群,宣传非法集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电信网络诈骗、银行卡盗刷、征信知识、科学理财观念等金融知识。
不仅如此,厦门交行还积极开展线上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姣姣说消保”“以案说险”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文章;运用交通银行手机银行App“消息盒子”功能向客户推送金融宣传消息。
此外,厦门交行还积极拓宽金融知识宣传的广度,积极运用户外广告资源,在厦门人流量大、交通枢纽BRT候车站点等地方,展示金融知识宣传海报,覆盖了包括火车站、金榜公园站、文灶站、思北站、开禾路口站、斗西路站等站点,扩大了金融知识普及面,增强了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
设立消保驿站
深入社区宣教
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期间,厦门交行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的号召,接连社区和学校成立4个金融消保驿站,并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
在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金融消保驿站,厦门交行与民立二小开展以“金融知识进校园”为活动主题的讲座,推动金融知识走进校园。讲座内容包含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银行卡知识等活动内容,让2000多名在校师生们近距离学习金融知识,进一步加大了校园金融知识宣传效果。
在兴隆社区“爱享厝”金融消保驿站,厦门交行委派经验丰富的消保工作联络员们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开设闽南语金融宣传教育课堂,向来往的3000多户社区居民、商户等宣传识别假币、安全用卡、保护征信、反诈拒赌、“以案说险”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官任社区金融消保驿站,针对社区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厦门交行工作人员向社区居民讲解理性消费爱惜征信、远离“负债陷阱”、远离非法网贷等内容,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获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在金尚社区金融消保驿站,厦门交行聚焦“一老一少”、新市民等重点人群,通过发放非法集资宣传页、反诈宣传手册、以案说险“风险提示”和基础金融知识普及等宣传材料,向社区居民宣传防范典型网络诈骗、反诈拒赌、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得到一致好评。
以案说险
案例1
信用卡出借他人
还涉嫌违法犯罪
一位信用卡客户来到交通银行厦门某支行,讲述了自己办卡后的经历。该客户通过交行的网上渠道办理了一张信用卡,正常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经朋友介绍,得知卡片借给张某某可以获得不少钱,于是将该卡片借给了张某某。事后,该客户发现对方根本没将自己卡内额度还上,之前说好的钱也没给他。该卡最后被冻结使用,客户也被列入征信黑名单。此后,该客户报了警。警察到场审问后,发现该客户涉嫌出租、出借、出售卡片罪,将他带走调查。
案例2
刷单返现难提现
原是惦记你的钱
今年2月,一名客户到交通银行厦门某支行咨询,她表示加入了一个刷单群,下载了云上天猫App,接任务刷单后返了佣金, 但提现不了。支行大堂经理第一反应是客户遇到了诈骗,马上通知了营运主管。营运主管查看了客户提供的信息后还了解到,客户当天中午按对方要求转入2万元做任务后无法提现,对方表示需再转入5万元完成其他任务才能提现。看到客户还在犹豫,交行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劝阻,告知这是刷单诈骗,并协助客户拨打110报警电话。10分钟后,反诈警官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后确认这就是刷单诈骗,并与交行工作人员对客户耐心讲解有关电信诈骗案例,阻止客户再转5万元。最后,客户对交行工作人员的及时劝阻表示了感谢。
案例3
账户年检有猫腻
原来是新型诈骗
今年7月,一位客户来到交通银行厦门某支行,咨询说要办理对公业务。支行营运主管询问客户具体办理什么类型的对公业务,客户称她是某公司的财务,收到银行的邮件,通知她过来办理对公账户的年检。营运主管一听“年检”两个字立马产生了警觉,意识到该客户可能是遇到了新型的电信诈骗。
于是该客户立刻将“交行总行厦门某支行”发送的年检邮件内容转发给营运主管,邮件里提到要联系“何经理”领取材料,预约至网点办理对公账户年审,邮件还提示支持添加何经理QQ线上收取材料。营运主管告知该客户,本网点并没有这位姓何的客户经理,而且交行近期也没通知客户到网点进行年检。
随后,交行工作人员给该客户普及了关于这类新型诈骗的通报,让客户不要添加该联系人,并对客户进行了反诈宣传,提醒客户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先跟银行进行核实确认,不要盲目信从,不要点开不明链接,更不要向陌生人指定的账户转账汇款。
以案说险 帮您守住“钱袋子”
交通银行厦门分行:
 |
厦门交行工作人员在互动中向小朋友讲述学习金融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
|
 |
交行多渠道拓展金融知识覆盖面。 |
|
为持续推动金融消费者教育和金融知识普及工作,引导广大金融消费者汇聚金融正能量,增强社会公众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的指导下,交通银行厦门分行积极开展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今年以来,厦门交行以网点为阵地,通过走进学校、走进社区、走进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切实有效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
晨报记者 钟宝坤 通讯员 姚星静
线上线下传播
拓宽宣传广度
厦门交行以营业网点的公众教育区为宣传阵地,对到店消费者开展教育宣传,在公众教育区展示《姣姣伴你成长》金融知识手册,网点的海报机滚动播放金融知识宣传海报,向在厅堂等候的消费者发放折页宣传金融知识,引导市民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金融知识技能和水平。
此外,厦门交行还组织员工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聚焦“一老一少”等重点群体,针对不同人群,宣传非法集资、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电信网络诈骗、银行卡盗刷、征信知识、科学理财观念等金融知识。
不仅如此,厦门交行还积极开展线上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姣姣说消保”“以案说险”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文章;运用交通银行手机银行App“消息盒子”功能向客户推送金融宣传消息。
此外,厦门交行还积极拓宽金融知识宣传的广度,积极运用户外广告资源,在厦门人流量大、交通枢纽BRT候车站点等地方,展示金融知识宣传海报,覆盖了包括火车站、金榜公园站、文灶站、思北站、开禾路口站、斗西路站等站点,扩大了金融知识普及面,增强了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
设立消保驿站
深入社区宣教
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周期间,厦门交行积极响应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厦门监管局的号召,接连社区和学校成立4个金融消保驿站,并深入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
在厦门市民立第二小学金融消保驿站,厦门交行与民立二小开展以“金融知识进校园”为活动主题的讲座,推动金融知识走进校园。讲座内容包含人民币的基本知识、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银行卡知识等活动内容,让2000多名在校师生们近距离学习金融知识,进一步加大了校园金融知识宣传效果。
在兴隆社区“爱享厝”金融消保驿站,厦门交行委派经验丰富的消保工作联络员们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开设闽南语金融宣传教育课堂,向来往的3000多户社区居民、商户等宣传识别假币、安全用卡、保护征信、反诈拒赌、“以案说险”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在官任社区金融消保驿站,针对社区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厦门交行工作人员向社区居民讲解理性消费爱惜征信、远离“负债陷阱”、远离非法网贷等内容,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获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在金尚社区金融消保驿站,厦门交行聚焦“一老一少”、新市民等重点人群,通过发放非法集资宣传页、反诈宣传手册、以案说险“风险提示”和基础金融知识普及等宣传材料,向社区居民宣传防范典型网络诈骗、反诈拒赌、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得到一致好评。
以案说险
案例1
信用卡出借他人
还涉嫌违法犯罪
一位信用卡客户来到交通银行厦门某支行,讲述了自己办卡后的经历。该客户通过交行的网上渠道办理了一张信用卡,正常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经朋友介绍,得知卡片借给张某某可以获得不少钱,于是将该卡片借给了张某某。事后,该客户发现对方根本没将自己卡内额度还上,之前说好的钱也没给他。该卡最后被冻结使用,客户也被列入征信黑名单。此后,该客户报了警。警察到场审问后,发现该客户涉嫌出租、出借、出售卡片罪,将他带走调查。
案例2
刷单返现难提现
原是惦记你的钱
今年2月,一名客户到交通银行厦门某支行咨询,她表示加入了一个刷单群,下载了云上天猫App,接任务刷单后返了佣金, 但提现不了。支行大堂经理第一反应是客户遇到了诈骗,马上通知了营运主管。营运主管查看了客户提供的信息后还了解到,客户当天中午按对方要求转入2万元做任务后无法提现,对方表示需再转入5万元完成其他任务才能提现。看到客户还在犹豫,交行工作人员及时进行劝阻,告知这是刷单诈骗,并协助客户拨打110报警电话。10分钟后,反诈警官到达现场,了解情况后确认这就是刷单诈骗,并与交行工作人员对客户耐心讲解有关电信诈骗案例,阻止客户再转5万元。最后,客户对交行工作人员的及时劝阻表示了感谢。
案例3
账户年检有猫腻
原来是新型诈骗
今年7月,一位客户来到交通银行厦门某支行,咨询说要办理对公业务。支行营运主管询问客户具体办理什么类型的对公业务,客户称她是某公司的财务,收到银行的邮件,通知她过来办理对公账户的年检。营运主管一听“年检”两个字立马产生了警觉,意识到该客户可能是遇到了新型的电信诈骗。
于是该客户立刻将“交行总行厦门某支行”发送的年检邮件内容转发给营运主管,邮件里提到要联系“何经理”领取材料,预约至网点办理对公账户年审,邮件还提示支持添加何经理QQ线上收取材料。营运主管告知该客户,本网点并没有这位姓何的客户经理,而且交行近期也没通知客户到网点进行年检。
随后,交行工作人员给该客户普及了关于这类新型诈骗的通报,让客户不要添加该联系人,并对客户进行了反诈宣传,提醒客户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先跟银行进行核实确认,不要盲目信从,不要点开不明链接,更不要向陌生人指定的账户转账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