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三家银行前三季业绩迥异 |
厦门银行净利同比增长,厦门农商银行净利下滑,厦门国际银行单季度亏损 |
晨报记者 钟宝坤 白若雪
厦门本土三家银行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最近,厦门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和厦门农商银行分别发布了前三季度的财务数据,可谓喜忧参半。
厦门银行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突破20亿元;厦门国际银行则同比大跌58.82%;厦门农商银行下跌幅度更大,净利润同比下降68.58%。
厦门银行:
前三季净利润突破20亿
厦门银行于2020年10月27日正式踏入A股资本市场,成为福建省首家上市城商行。
上市三年来,厦门银行业务规模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0年至2023年三季度,资产总额、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0.86%、9.24%、14.24%;2020年至2022年度,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23%和17.26%。
近日披露的三季报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厦门银行总资产3786.4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0%;存款总额1966.94亿元,贷款总额2028.1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1%;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93亿元,同比下降3.5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3亿元,同比增长14.63%。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银行的资产质量方面依然表现亮眼,不良贷款率0.79%,较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达到上市以来最低水平,资产质量稳定趋好。
厦门国际银行:
第三季亏损额达7.15亿
近日,厦门国际银行发布报告,对今年前三季度的基本业绩作了简单披露。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厦门国际银行营业收入为97.11亿元,同比减少22.9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1亿元,同比减少58.82%。
厦门国际银行前三季度的净利润看起来并不差,但如果对比前三季度与上半年的营业数据,可以发现其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25.8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15亿元。这也是该行多年以来首次出现单季度大额亏损。
厦门国际银行一直谋划上市,但始终未能如愿。目前,厦门国际银行旗下公司厦门国际投资正全力准备港股上市。据公开报道,今年6月29日,厦门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华泰国际和兴证国际。
厦门农商银行:
前三季净利下滑近七成
近日,厦门农商银行发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信息披露报告。报告期内,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7.95亿元,同比下降16.46%;实现净利润1.43亿元,同比下降68.5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亿元。规模指标上,截至报告期末,厦门农商银行合并口径下资产总额1341.54亿元,负债总额1229.13亿元。
事实上,厦门农商银行从去年开始净利润就大幅下滑,该行2022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6.50亿元,同比下滑4.7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滑83.45%。而2020年和2021年,厦门农商银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9亿元和7.01亿元,2021年净利润虽然有所下滑,但真正大幅下滑是从2022年开始。
厦门农商银行登陆A股的道路也不顺畅。早在2017年,厦门农商行就已准备上市。2017年5月,厦门农商行在厦门证监局进行了IPO辅导备案。去年,厦门农商银行突然向证监会提交撤回A股上市申请,主动选择暂停IPO。其对外回应,基于股权优化目的,意在利用调整期着力梳理并优化股权,为下一步稳健发展和再次申请上市筑牢基础。
记者观察
业绩表现迥异的背后
从公开发布的业绩来看,厦门三家银行的表现可谓相差悬殊。那么,同是地方银行,在经济大环境相同的背景下,与厦门银行相比,厦门农商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在营收和净利两大核心财务指标上出现了明显下降,背后原因是什么呢?
先来看三家银行的资产质量。厦门银行的三季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末,厦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9%,而在2020至2022年各年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98%、0.91%、0.86%,呈现逐年下降态势。
反观厦门农商银行,该行不良贷款比例近两年持续上升。2020年至2022年各年度末,其不良贷款比例分别为0.94%、1.39%、2.06%,逐年上升。
此外,厦门国际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低,但也逐年上升。2020年至2022年各年度末,其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84%、1.06%和1.26%。由此可见,与厦门银行相比,厦门农商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在控制风险方面做得不够,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对业绩产生了影响。
我们知道,银行的收入和利润很大程度是存款和贷款的利息差带来的,但又不能过度依赖。厦门银行与去年相比总体保持稳定;厦门农商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4.92亿元,上年同期为15.33亿元,略有下滑,但该行实现投资收益2.74亿元,上年同期为4.23亿元,同比减少35.22%;厦门国际银行营收和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利息净收入大幅下滑,该行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为62.30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5.86%,其中利息收入为298.49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利息支出从178.62亿元增长至236.18亿元,增幅达到32.22%,直接导致利息净收入大幅缩水。分析人士指出,这或许是厦门国际银行过度“揽储”,导致存款激增,利息支出过大,影响了业绩。
三家银行的上市进程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们的形象和业绩。厦门银行2020年就登陆资本市场;厦门农商银行则冲刺上市多年无果,去年更是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厦门国际银行的A股IPO进程依然未有进展,如今其下属子公司欲在港股上市。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厦门农商银行和厦门国际银行近年来屡次收到罚单,说明银行的内控制度与合规工作管理存在较大的缺失,除了加大经营风险之外,监管部门的相关处罚也会影响业绩。
注:本文系海西晨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